应用点安全系数分析基坑边坡三维稳定性
本文选题:基坑 + 边坡 ; 参考:《岩土力学》2014年06期
【摘要】:复杂基坑边坡具有明显的三维效应,目前计算方法尚不便准确计算其三维稳定性,不便于确定其空间失稳范围。在三维数值计算结果的基础上,选用Bezier双三次曲面对通过节点的位移等值面进行拟合,以位移等值面作为基坑边坡局部破坏面,据此计算出垂直破坏面的正应力和滑动方向的剪应力,提出新的点安全系数定义为该点抗剪强度与滑动方向上剪应力的比值,整体安全系数为等值面上点安全系数对面积的加权平均值。分析了某师范大学基坑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点安全系数在剖面分布上呈中部小,内、外高的分布特征,小于1.06的区域从坡脚延伸至坡顶,揭示了滑动面的位置,最危险滑动面为15 mm的位移等值面。通过与刚体极限平衡法比较,验证了特定剖面上二者计算结果的一致性。
[Abstract]:The slope of complex foundation pit has obvious three-dimensional effect. At present, it is not convenient to accurately calculate the three-dimensional stability of complex foundation pit slope and to determine its spatial instability range.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3D numerical calculation, Bezier bicubic curved face is selected to fit through the displacement isosurface of the node, and the displacement iso-surface is used as the local failure surface of the slope of foundation pit. Based on this, the normal stress of the vertical failure surface and the shear stress in the sliding direction are calculated, and the new point safety factor is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point to the shear stress in the sliding direction. The overall safety factor is the weighted average of the area of the point safety factor on the isosurface. The stability of foundation pit slope of a normal university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int safety factor is small in the middle, high i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and the area less than 1.06 extends from the foot of the slope to the top of the slope, reveal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liding surface. The most dangerous slip surface is 15 mm displacement isosurface. By comparing with the rigid body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the consistency of the two results is verified.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178402) 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No.2011 318 740 24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分类号】:TU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跃平;基坑边坡稳定分析[J];水运工程;1993年09期
2 朱良平;张真武;;论基坑边坡支护工程的监理控制方法[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年07期
3 龚旭亚;刘天乐;;康桥小区1~#楼基坑边坡水平位移监测方案[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8期
4 李敬峰;郭健;赵杰;;基坑土钉支护边坡的稳定性分析[J];今日科苑;2009年10期
5 陈启元;;简化Bishop法和有限元法在某矿区基坑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现代矿业;2009年08期
6 马金伟;;桩和自旋锚管体系在基坑中的支护效果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0期
7 王荣彦;;土钉支护技术在松散砂土基坑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6年03期
8 李周荣;袁天瑞;李永强;李军庆;;锚喷支护在建筑基坑边坡中的应用与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9期
9 李文智;;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设计[J];广东建材;2007年12期
10 李现敏;刘琼;栗东平;;石质坑底的基坑边坡设计及其滑移线选取研究[J];工程勘察;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向阳;张勇;齐震;顾雷雨;;软弱土质基坑边坡的加固[A];第一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何守业;姚仰平;;浸水造成黄土基坑工程事故及其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3 张政;梁秀英;;基坑边坡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分析和比较[A];2009全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与勘察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9年
4 张振东;汪河;;距离测量对建筑基坑边坡进行水平位移监测[A];2009全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与勘察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吴建武;张展;焦丰云;;基坑边坡喷锚支护施工技术[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6 牟春梅;李佰锋;;某饭店基坑边坡喷锚网稳定性验算[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潘建涛;张艳;;基坑边坡土钉墙支护在工程中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8 杨雪强;刘祖德;何世秀;;基坑边坡土钉支护的设计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时南翔;;土钉墙与预应力锚固复合支护结构在红粘土基坑边坡中的应用[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10 黄伟;李雪;;基坑边坡喷锚网支护施工技术[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肖来朋 通讯员尚艳妮;演练有备无患 遇事沉着应对[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
2 潘文国 葛家君;项目工程应急预案编制研究[N];建筑时报;2006年
3 杨建安邋通讯员 方长勋;伊川护坡 享誉京城[N];洛阳日报;2007年
4 张明杰;筑牢安全生产的防线[N];中华建筑报;2011年
5 薛长福;我省将对所有在建工程进行拉网式检查[N];青海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亚军;基坑工程中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及边坡稳定性的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岩峰;杂填土工程特性及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D];海南大学;2013年
2 刘亚洋;海南红土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D];海南大学;2010年
3 彭立新;降雨入渗对地铁基坑边坡变形影响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勇军;基于MathCAD的无黏性土积水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软件的开发[D];吉林大学;2012年
5 吕兆庆;地面超载作用下的基坑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年
6 邓小鹏;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有限元数值分析[D];长安大学;2004年
7 王立祥;吉大一院深基坑支护的应用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文罕;北京地铁回龙观东大街站深基坑支护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周远;冻融循环作用下细粒土抗剪强度特性参数改变及对土钉锚固效果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10 汪勉涛;锚管式土钉支护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1943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943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