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气孔结构对其强度及界面过渡区的影响
本文选题:混凝土 + 气孔结构 ; 参考:《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为便于高性能混凝土引气剂的开发和应用,采用定量体视学图像分析法,测定掺有9种引气剂的混凝土28d气孔结构参数,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范围孔径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采用显微硬度仪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各范围孔径与抗压强度的关联性均为负;但不同的范围孔径对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的影响有所不同,混凝土总孔隙率相近条件下,增加10~200μm范围孔径的气孔孔隙率,减少200~1 600μm范围孔径的气孔孔隙率,使气孔的平均孔径及平均间距系数减小,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宽度缩短,显微硬度提高,有利于减小因引气而造成的抗压强度损失.
[Abstract]: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ir entraining agent for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quantitative stereoscopic image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ore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concrete with 9 kinds of air entraining agents for 28 days, and the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ore sizes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was studied, and the transition zone of concrete interface was measured and analyzed by microhardness tes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re size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negative, but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range aperture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is different. When the total porosity of concrete is similar, the porosity of concrete is increased in the range of 10 ~ 200 渭 m. The decrease of pore porosity in the range of 1 600 渭 m can decrease the average pore diameter and average spacing coefficient, shorten the width of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and increase the microhardness of concret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loss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caused by air entrainment.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E27B0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391)
【分类号】:TU528.0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世云,王培铭,陈志源;聚合物改性砂浆界面过渡区的电导特性[J];硅酸盐学报;2004年10期
2 张文恩;;提高混凝土性能的方法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3 张华英;孙仲健;;净浆裹石工艺在配制高强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岳汉威;文俊强;刘叶栋;马振珠;;利用FT-IR研究硫酸盐侵蚀后混凝土表层的胀裂(英文)[J];硅酸盐通报;2011年04期
5 张遵海;孙文标;田坤云;;绿色混凝土的水化硬化特征研究[J];混凝土;2011年07期
6 王荃;詹炳根;杨磊;周万良;孙道胜;;粉煤灰抑制ASR的机理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金理强;张俊民;徐锦平;;矿物掺合料改良混凝土微观结构机理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16期
8 石运中;王琦;贾丽莉;;丙烯酸钙改性集料对砂浆性能影响的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1年09期
9 叶正茂;常钧;芦令超;黄世峰;程新;;硫铝酸盐水泥砂浆界面过渡区的改性[J];硅酸盐学报;2006年04期
10 刘明辉;王元丰;;混凝土四重球弹性模量随龄期发展预测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晨;张亚梅;;骨料尺寸与水灰比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微结构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叶正茂;常钧;芦令超;程新;周宗辉;;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栋民;左彦峰;扈世凯;李俏;;高性能膨胀混凝土(HPEC)的界面结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栋民;逄鲁峰;左彦峰;龙俊余;;高性能膨胀混凝土(HPEC)的界面结构研究[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彭鹏飞;余其俊;韦江雄;;憎水剂对EPS保温砂浆性能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邱树恒;陆宇兰;廖秀华;牛存涛;何欠;;多孔高强生态型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制[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管学茂;张海波;勾密峰;;表面改性对橡胶水泥石性能影响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马保国;高英力;王信刚;金宇;;功能梯度混凝土管片的设计及材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商品混凝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2006全国商品混凝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高建明;董祥;蒋亚清;;聚合物对纤维增强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孙增智;申爱琴;赵永祥;;外掺材料对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智光;混凝土破坏过程细观数值模拟与动态力学特性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杨婷婷;基于集料功能设计的水泥石界面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徐洪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热变形损伤机理及抑制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汪秀石;铁尾矿砂自密实水泥基材料性能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李林;珊瑚混凝土的基本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6 石建光;再生骨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7 杨林虎;橡胶集料混凝土的微观解析及其结构理论的探索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曾俊杰;高性能管桩混凝土材料设计与节能制备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黄莹;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机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10 覃荷瑛;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研究及细观数值模拟[D];广西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军华;人造骨料可循环混凝土中界面过渡区结构演变及其对性能的影响[D];济南大学;2013年
2 杨磊;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特点与碱硅酸反应的关系[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马德利;锂盐抑制混凝土碱硅酸反应的机理[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连丽;混凝土显微结构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郑蓉美;盐对界面过渡区组成与结构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吴静新;混凝土内氯离子传输模型及其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段平;海水环境下混凝土孔结构演变规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丁沙;低温度敏感性混凝土的制备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耿海宁;混凝土显微结构与耐久性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邢琳琳;钢渣稳定性与钢渣粗骨料混凝土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49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94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