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织物与吹填土界面作用特性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拉拔(直剪)试验 + 速率 ; 参考:《岩土力学》2014年10期
【摘要】:筋-土界面强度参数是加筋结构设计和稳定分析的关键技术指标。拉拔试验能较好模拟现场加筋行为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基于拉拔和直剪试验研究了拉拔(剪切)速率对筋-土界面特性和吹填砂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及机制,同时探讨了不同填料界面、筋材类型的加筋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拉拔(剪切)速率的增大,吹填砂-筋材-吹填砂界面的抗剪强度下降明显,而软土-筋材-吹填砂界面以及砂本身强度则变化不大。从强度指标来看,拉拔速率增大,筋-砂界面强度的降低主要表现为似黏聚力的降低,筋-软土界面抗剪强度的增加表现为内摩擦角增大,剪切速率对吹填砂则基本无影响。筋-土界面特性受拉拔速率和正应力的共同影响,与筋材类型和填料特性有关。筋-土界面内摩擦角小于填料摩擦角,但在一定正应力下低速剪切时(如0.53 mm/min)可获得高于填料的抗剪强度。宜根据似黏聚力大小合理选择摩擦参数进行加筋结构的设计与评价。
[Abstract]:The strength parameters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reinforcement and soil are the key technical indexes for the design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reinforced structures. Drawing test is widely used to simulate the field reinforcement behavior. Based on the pull-out and direct-shear tests, the influence of drawing (shear) rat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reinforcement and soil and the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blowing sand was studie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 of different filler interface and type of reinforcement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drawing (shear) rate,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interface is obviously decreased, but the strength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soft soil and reinforcement and sand itself does not change much.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trength index, the tensile rate increases, the interfacial strength decreases as cohesion force decreases, the shear strength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and the shear rate has no effect on the sand filling. The interfa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inforcement and soil are affected by the drawing rate and normal stress, and are related to the type of reinforce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ller.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reinforcement and the soil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filler, but the shear strengt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iller at low speed shear (such as 0.53 mm / min) under certain normal stress.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reinforced structure should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cohesion force and the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friction parameters.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增城市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472279) 广东水利科技创新项目(No.2011-04)
【分类号】:TU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翔,石名磊,刘松玉;加筋粘性土筋土界面剪切特性的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5期
2 徐林荣;陈鸿志;;筋土界面参数研究综述[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10期
3 吴景海,王德群,陈环;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砂土三轴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4 徐林荣;筋土界面参数测试方法合理选择研究[J];岩土力学;2003年03期
5 李志斌;徐超;叶观宝;廖星樾;;影响HDPE膜与砂土接触面摩擦特性因素的斜板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6年12期
6 刘文白;周健;;土工格栅与土界面作用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4期
7 史旦达;刘文白;水伟厚;梁永辉;;单、双向塑料土工格栅与不同填料界面作用特性对比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8期
8 周杰;周国庆;赵光思;徐宾宾;李晓俊;;高应力下剪切速率对砂土抗剪强度影响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9期
9 徐超;孟凡祥;;剪切速率和材料特性对筋-土界面抗剪强度的影响[J];岩土力学;2010年10期
10 徐肖峰;魏厚振;孟庆山;韦昌富;艾东海;;直剪剪切速率对粗粒土强度与变形特性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亦唐,钟国强,俞进,赵惠敏,葛晓旭;塑料土工格栅加筋土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2 马明江;某泵站边坡土质特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3 李辉;曾月进;曾明顺;姜建华;杨彩虹;裴寒蕊;;土的弹塑性与先期固结压力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4 吴波;汪东林;程桦;;软土流变特性试验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5 李德章;;复杂环境下超浅埋地下通道施工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陶太江,,王志建;粘土变形的弹性非线性K~G模型试验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7 郑久富;;CFG桩复合地基固结计算研究[J];安徽建筑;2010年02期
8 郝福生;惠治鑫;;科里奥利力对黄河沿岸水体流失的影响及当前治理措施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9 张玉军;热—水—应力耦合弹塑性二维有限元程序研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10 齐明山,冯翠霞,谢永利,刘保健;原状黄土连续加荷k_0固结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欣;张家生;刘聪聪;;尾矿料的力学性试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尾矿库安全运行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杨锡阶;王时越;黄志静;孙本强;王东伟;;加载速率对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断裂强力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3 殷宗泽;朱俊高;;真三轴仪的改进[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徐超;石志龙;;循环荷载作用下筋土界面的力学特性[A];2010’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苏伯芩;;宁波软土流变特性及在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6 赵泽三;李群丰;;成都粘土的力学特性[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7 郑铣鑫;李振东;;从“预压固结线”探讨宁波地面沉降的机理及控制[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8 马晓轩;林碧华;;深圳黄田滨海淤泥工程地质特性及跑道地基弹塑性固结变形分析[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9 朱今凡;徐小武;马田;刘枫;;白山水电站高孔挑流鼻坎裂缝成因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A];寒区水资源研究[C];2008年
10 王海清;毛显中;;关于土工格栅节(结)点的试验研究—抗弯刚度仪的研制[A];全国第六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浜葭;冻融和渗流耦合作用下风积土路基结构性演变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胡光海;东海陆坡海底滑坡识别及致滑因素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徐玉胜;大能量强夯置换法处理深圳地区软土地基的应用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4 朱崇辉;筑坝土料的水利工程性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董彦莉;土工格栅加筋砂土的特性研究及加筋垫层的承载力计算[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石茜;稻草加筋滨海盐渍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D];兰州大学;2011年
7 周淮;静载下H-V加筋土挡墙的作用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徐望国;加筋强风化软岩粗粒土路堤填料工程性质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陈铖;基于模糊集塑性理论的无粘性土循环荷载本构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李青松;加强型袋装砂井综合治理可液化砂土—淤泥质软粘土互层地基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亚帮;膨胀性充填裂隙水力特性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纠永志;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饱和黏土一维非线性固结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黄向群;路基荷载下软土地基侧向变形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倩;水化学环境变化对多孔介质强度和渗透性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紫红;半空间地基梁的位移变分解法[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晓磊;邯郸粉质粘土Duncan-Chang模型及应力—应变归一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7 王克红;粉煤灰处理软基的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8 李建华;降雨条件下膨胀土与土钉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李梓光;露天采坑内尾矿充填体力学性能监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10 孙凤玲;柔性荷载下刚柔长短组合桩网复合地基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广庆,杨春玲;土工格栅拉拔试验影响因素分析[J];地下空间;2004年01期
2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发布施行[J];产业用纺织品;1999年02期
3 万剑平,万智,李志勇;土与土工格室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4年03期
4 刘崇权,汪稔;钙质砂在三轴剪切中颗粒破碎评价及其能量公式[J];工程地质学报;1999年04期
5 赵建军,王思敬,尚彦军,岳中琦;香港全风化花岗岩饱和直剪试验中的剪胀问题[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1期
6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示范工程验收总结[J];公路;2000年10期
7 高翔,石名磊,刘松玉;加筋粘性土筋土界面剪切特性的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5期
8 肖衡林,王钊,张训祥;处理废弃轮胎的一种有效方法——轮胎加筋土结构[J];环境工程;2002年03期
9 杨一清;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在垃圾填埋场基底防渗层中的应用[J];环境卫生工程;2001年03期
10 马学宁,杨有海;土工格栅与土界面特性的试验研究[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林荣;筋土界面相互作用参数和加筋垫层处理软基的性状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明雄,何皎皎,杨米加;土工织物加固机理及其实验研究[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2 程少敏;王光海;;土工织物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年12期
3 刘宏坤;孙峻峰;;关于土工织物在软土地基中应用的探讨[J];民营科技;2007年05期
4 袁雪萍;;土工织物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0期
5 钟克勤;;基建工程的新材料——土工织物[J];今日科技;1988年06期
6 程广杰;;关于土工织物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4年02期
7 刘慧影;宿文锋;;浅谈土工织物在水利防护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5期
8 彭攀;熊涛;;土工织物的功能及特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9 赵炳新;;双管加筋的高模量土工织物的计算模型与分析方法[J];工程兵工程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10 刘建军;土工织物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石河子农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学平;付英华;;土工织物在崂山水利工程中的应用[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常淑明;张民兵;;土工织物布首次在呼市黄河险工段的应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张彤宇;李振;董树本;沈爱生;;土工织物耐久性能分析[A];全国第六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张弛;;大型土工织物充灌袋在天津港围埝工程中的应用[A];全国第六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闫长位;孙素芳;贾德栓;;土工织物在沙颍河岸坡防护及抢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王殿武;崔中兴;仵彦卿;曹广祝;;防护工程土工织物保土性准则试验研究[A];全国第六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刘建华;郭忠印;;公路土工织物淤堵试验影响因素正交分析[A];全国第六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李左芬;;用土工织物做中间层的罩面施工法[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上册[C];2005年
9 季大雪;肖成志;;土工织物和土工格栅加筋若干差异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周辉;方大勇;李川;陈小文;刘志光;;大型土工织物充填袋筑堤中软土地基变形速率的控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于志强;土工织物耐久性及堤坝加筋机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商欣萍;土工织物拉伸力学性能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4年
3 刘伟超;土工织物管袋充填特性及计算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佘巍;土工织物拉伸对反滤性能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王凤江;土工织物增强尾矿砂的力学性能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6 周蓉;松散介质约束下土工织物的拉伸力学行为[D];东华大学;2007年
7 唐琳;拉应变对土工织物孔径特征及反滤性能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杨旭东;聚丙烯土工织物的使用寿命预测[D];东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彤宇;土工织物应用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杨艳;土工织物等效孔径测定方法的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3 李延;土工织物的功能分析及其在永定河防洪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4 王琼;土工织物加固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5 吉连英;非织造土工织物的渗透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杨潇潇;黄麻/丙纶水土保持用土工织物的开发[D];西安工程大学;2011年
7 易华强;土工织物反滤系统土体结构稳定性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范滋胜;基于软基的大型海堤龙口合龙技术初探[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60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960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