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压剪作用下节理倾角对类岩石材料破坏模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01 02:45

  本文选题:类岩石材料 + 节理倾角 ; 参考:《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摘要】:采用在水泥砂浆初凝前预埋云母片的方法制作含不同分布形态的充填节理试件,并对试件进行压剪试验,探究压剪复合作用下节理倾角对岩体破坏模式的影响及节理岩体破坏机理。应用RFPA2D有限元程序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进行数值计算。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节理倾角对试件初始破坏时翼裂纹的产生位置和最终破坏形态都有显著影响;不同倾角的节理在不同程度上弱化了类岩石试件的抗剪强度,节理倾角为15°时抗剪强度最小,而60°时最大;节理倾角小于45°时,试件破坏所需剪切位移小于无节理试件破坏时的剪切位移,节理倾角大于或等于45°时大于无节理试件破坏时的剪切位移。
[Abstract]:The method of pre-burying mica sheet before the initial setting of cement mortar was used to make the filling joint specimen with different distribution forms, and the compressive shear test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pecimen. The influence of joint dip angle on rock mass failure mode and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jointed rock mass under compression and shear composite action were investigated. RFPA2D finite element program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model and carry out numerical calculation. Th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joint inclinatio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location and ultimate failure form of the wing crack during the initial failure of the specimen, and the joint with different dip angle weakens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rock-like specimen to different extent. When the joint inclination angle is 15 掳, the shear strength is the smallest, and the maximum at 60 掳. When the joint inclination angle is less than 45 掳, the shear displacement required for the failure of the specimen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non-jointed specimen. When the joint inclination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45 掳, it is larger than the shear displacement when the unjointed specimen is destroyed.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228)
【分类号】:TU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任伟中,王庚荪,白世伟,丰定祥,陈锦清,贾中和;共面闭合断续节理岩体的直剪强度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2 刘远明;夏才初;;非贯通节理岩体直剪贯通模型和强度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10期

3 蒲成志;曹平;衣永亮;;单轴压缩下预制2条贯通裂隙类岩材料断裂行为[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波;张楠;王思敬;陈俊生;;断续节理岩体模型试验及强度分析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2 刘远明;张森;刘杰;夏才初;;不同节理形貌的非贯通节理岩体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3 陈新;彭曦;李东威;吕文涛;;基于两种破裂判据的裂隙岩体单轴压缩起裂分析[J];工程力学;2013年10期

4 Fei Yan;Xia-Ting Feng;Peng-Zhi Pan;Shao-Jun Li;;A continuous-discontinuous cellular automaton method for cracks growth and coalescence in brittle material[J];Acta Mechanica Sinica;2014年01期

5 刘刚;龙景奎;王照华;;断续节理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6 刘爱华;张艺晋;罗荣武;黎鸿;董蕾;;预置节理试样的力学特性及透水能力研究[J];矿业工程研究;2010年02期

7 章广成;胡静;;非贯通单节理岩体裂纹扩展方向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1年04期

8 刘刚;赵坚;宋宏伟;李元海;;断续节理方位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J];煤炭学报;2008年08期

9 卢玉斌;朱万成;;混凝土类材料翼型裂纹模型及RFPA数值模拟验证[J];混凝土;2013年11期

10 康志强;张雪岩;赵景民;张淑卿;;“S”型裂隙岩体锚固效果及应力场分布规律[J];金属矿山;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远明;夏才初;;修正Lajtai岩桥破坏模式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艳;采动岩体裂隙演化规律及破坏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张文泉;矿井(底板)突水灾害的动态机理及综合判测和预报软件开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3 戴永浩;非饱和板岩细观试验与本构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4 李廷春;三维裂隙扩展的CT试验及理论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5年

5 李晓静;深埋洞室劈裂破坏形成机理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郭彦双;脆性材料中三维裂隙断裂试验、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刘远明;基于直剪试验的非贯通节理岩体扩展贯通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章广成;复杂裂隙岩体等效力学参数及工程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9 范雷;鄂西志留系裂隙砂岩岩体结构特征及其力学参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10 彭从文;岩体广义多层结构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正芳;基于随机场理论的裂隙非饱和水力特性研究及其诱发滑坡的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韩信;裂隙介质静、动剪切特性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3 蒋志坚;大理岩高温后力学性质及其细观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丁增志;节理表面形貌研究及在非贯通节理岩体强度准则中的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5 温暖冬;裂隙岩体锚固方式优化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杨磊;岩体三维裂隙拉伸断裂机理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卢士涛;软岩硐室裂隙岩层锚注加固的围岩稳定性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8 张磊;锚杆加固对裂隙岩体力学性能影响的室内试验和数值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王辉;岩石三维表面裂隙扩展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10 罗荣武;预置裂隙试样的力学参数及其渗流特性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明利,唐春安,朱万成;岩石单轴压缩下破坏失稳过程SEM即时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2 黄明利,唐春安,梁正召;岩石裂纹相互作用的应力场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唐春安,刘红元,秦四清,杨志法;非均匀性对岩石介质中裂纹扩展模式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00年01期

4 黄明利,唐春安,朱万成;非均质岩桥对裂纹扩展贯通机制影响的数值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5 朱万成,黄明利,唐春安;混凝土试件裂纹扩展及破坏过程的计算机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6 周群力,佘泳琼,王良之;岩石压剪断裂核的试验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1991年04期

7 黄明利;;非均匀岩石裂纹扩展机制的数值分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关宝树;熊火耀;翁汉民;;裂隙岩体强度的试验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82年01期

9 钱惠国;潘瑞林;蒋爵光;;确定节理岩体抗剪强度的结构影响函数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10 范景伟,何江达;含定向闭合断续节理岩体的强度特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平;裂隙介质静动应力条件下的破坏模式与局部化渐进破损模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茹忠亮;蒋宇静;;弹性纵波入射粗糙节理面透射性能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12期

2 唐志成;夏才初;肖素光;;节理剪切应力 位移本构模型及剪胀现象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3 单文琅;节理面的羽饰构造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2年01期

4 田景元,刘汉龙,高玉峰,郭作美;节理面按产状的模糊聚类及其优势方位的确定[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陆文;肖正学;白红杰;刘克辉;;岩体节理面抗剪强度的方向性模拟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2009年S1期

6 张国新;羽饰构造新知[J];地质科技情报;1986年03期

7 王海滨;徐胜乐;邓彬;;顺层岩体节理单元的数值模拟方法[J];路基工程;2009年04期

8 刘萍;左昌虎;谭先锋;屈金宝;;康家湾矿床节理特征与成矿分析[J];四川地质学报;2011年01期

9 刘远明;夏才初;;等效凝聚力研究[J];岩土力学;2006年S1期

10 殷黎明;杨春和;王贵宾;梅涛;;甘肃北山花岗岩节理表面形态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在泉;张黎明;孙辉;;含天然节理灰岩加、卸荷力学特性试验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沈文德;;节理岩体的有限元分析[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3 宋林;邵珠山;吴敏哲;;爆炸应力波在张开节理处的能量衰减规律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平;吴德伦;;节理爆破的工程实践[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5 范景伟;何江达;;含未闭合断续节理岩体灌浆效果对强度影响的分析[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6 赵文;林韵梅;;节理概率模型应用于块体理论的分析[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7 保长汉;陶振宇;;节理岩体的等效连续弹性模型[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8 李新强;汪小刚;陈祖煜;;裂隙岩体三维节理网络的生成和可视化系统研发[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沈明荣;李华;张雷;;节理粗糙系数(JRC)的定量分析[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10 许忠淮;;考虑地震力作用时岩石边坡稳定性的一些分析[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市减灾委办公室 市民政局 供稿;避灾自救——滑坡与泥石流[N];吕梁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黎明;甘肃北山花岗岩节理水力、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2 刘远明;基于直剪试验的非贯通节理岩体扩展贯通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王刚;节理剪切渗流耦合特性及加锚节理岩体计算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于莉;基于可靠度的裂隙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黎明;加卸荷条件下岩体宏细观破坏机理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茂林;断续节理岩体破裂演化特征与锚固控制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7 许年春;岩体节理多参数反演的反射波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谢冰;岩体动态损伤特性分析及其在基础爆破安全控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9 卫振海;岩土材料结构性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0 唐烈先;RFPA离心机法在岩土工程破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兴政;节理化岩体力学参数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郭靓;节理岩体变形与强度特征的三维数值模拟[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曲广t;基于节理几何参数不确定性的边坡稳定性和可靠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熊炜;基岩山区公路路堑边坡的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谢耀权;逆冲断裂带节理组构及变形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祁宁;碎裂岩体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与防治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7 樊艳云;云南省富宁尾洞铜镍矿区采矿工程地质条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8 齐曲;裂隙岩体的随机分析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杨瑞;节理岩质边坡大变形仿真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10 王玺;考虑节理影响的黄土窑洞稳定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62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962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3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