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下部柱支承四角锥网架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本文选题:正放四角锥网架 + 斜放四角锥网架 ; 参考:《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12期
【摘要】:近些年来破坏性地震造成了很多大空间网架结构中的支承杆件的屈曲、支座处支承杆的断裂等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均有此类情况发生,使得国内外的学者对其破坏机理的研究给予更高的重视。同时,对以往仅考虑上部网架结构本身结构特点而忽略下部支承结构在振动中的偶联影响的分析方法做了重新的审视。对地震作用下考虑下部结构的整体网架结构进行分析,以带有柱支承的正放四角锥和斜放四角锥的两种典型网架形式为例,在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下,对不同刚度下部支承构件的网架结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研究了场地类型条件对于考虑下部柱支承网架结构的影响,分析给出不同刚度支撑在水平地震动反应谱和竖向地震动反应谱作用下对整体网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的具体范围,并提出对于两类常用四角锥网架结构的水平刚度作用系数和修正了原有的竖向地震作用系数。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have caused the buckling of the supporting members in many large space truss structures, and the failure of the supporting rods at the supports, such as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Lushan earthquake. So that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its failure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 the analysis method which only consider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pper grid structure and neglects the coupling effect of the lower support structure in vibration is re-examined. The integral grid structure considering the substructure under seismic action is analyzed. Taking two typical grid structures with column support as examples, two typical grid structures wi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eismic action, the forward square cone and the oblique tetragonal cone are taken as examples.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space truss structure with different stiffness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ce of site type conditions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lower column supported grid structure is also studied. The specific range of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iffness braces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truss structure under the action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ground motion response spectra is analyzed. The horizontal stiffness coefficients for two kinds of commonly used tetragonal truss structures and the original vertical seismic action coefficients are proposed.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集成项目(91315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278152) 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课题(JQ2010-10)
【分类号】:TU3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毅刚,孔祥和;网架结构体系的水平抗震性能[J];工业建筑;199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京红;杜旭冉;郝文秀;刘燕;刘晓华;;斜搁四角锥三层网架的竖向地震响应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2 张毅刚;单层双曲抛物面网壳的抗震性能[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刘京红,杜守军,刘晓华,许增明,李永林;四角锥体系三层网架的动力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范中暄;;网架结构震害分析——9度地震作用的新疆乌恰县影剧院屋盖[J];工程抗震;1992年02期
5 韩运龙;陈兆雄;冯瑜;冯健;蔡建国;;江苏溧水体育馆钢屋盖结构设计[J];钢结构;2010年10期
6 王策;上海易初摩托厂网架抗震分析[J];工业建筑;1999年01期
7 陈岚,张毅刚;双层双曲扭网壳的动力特性研究[J];工业建筑;1999年10期
8 于之绰,陈岚,张毅刚;双层双曲抛物面网壳的地震反应研究[J];工业建筑;2000年03期
9 贺拥军,董石麟;网架结构竖向地震反应的动态样条加权残数法分析[J];工业建筑;2001年03期
10 夏绍全;肖建春;毛家意;;窄扁拱形组合网架桥的静力特性[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洪源;崔佳;龙莉萍;曾强;;双层柱面翼形网壳的竖向地震时程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四)——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毅刚;;大跨度立体桁架的动力特性及其竖向地震内力计算[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3 河北农业大学土木系空间结构课题组;;折板型网架的内力分析和设计[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4 蓝倜恩;钱若军;;新疆乌恰影剧院网架屋盖震害分析[A];第五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0年
5 张毅刚;姜维成;吴金志;;长悬臂空间铰接杆系结构的抗震性能[A];第六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6 樊晓红;钱若军;;网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的研究[A];第六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7 刘锡良;柳锋;;组合网架的动力分析及模型动力试验[A];第六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8 罗凤麟;蔡利雄;黎曦;;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管式网架试验及其在组合网架中的应用[A];第六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9 张毅刚;;网架结构自振特性的脉动分析[A];第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10 陈向阳;关富玲;;折叠网架的动力特性分析[A];第九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振;立式浮放储罐三维地震反应分析及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2 孙建琴;大跨度斜拉立体桁架的静动力非线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杨木旺;大跨度刚性空间结构竖向地震的静力弹塑性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4 张淑云;高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地震灾变响应与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海山;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空间网格结构地震响应分析[D];天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华;刘孝荣;;混合型四角锥网架[J];港工技术通讯;1982年04期
2 李金华;抽空型斜放四角锥网架分析[J];港工技术;1986年01期
3 李永杰;;大跨度四角锥网架分块安装施工数值模拟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13期
4 夏亨熹;;斜放四角锥网架结构的差分解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5 李金华 ,刘孝荣;下弦附加斜杆的四角锥网架[J];建筑结构学报;1983年02期
6 杨世福;斜放四角锥网架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问题[J];铁道建筑;1984年11期
7 堇石麟;樊晓红;;斜放四角锥网架的拟夹层板分析法[J];工程力学;1986年02期
8 欧阳硕主;;对斜放四角锥网架几个主要问题的探讨[J];贵州工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9 王德锋;斜放四角锥网架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J];钢结构;2002年05期
10 房亮;;四角锥网架与抽空四角锥网架结构性能对比[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亨熹;;拟四角锥网架的几何组成分析和受力特点[A];第二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一卷)[C];1984年
2 李怀印;史玉才;;冲压板节点四角锥网架的设计与施工[A];第六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3 朱德民;;93×33M斜放四角锥网架的施工[A];第二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4年
4 严慧;周志隆;;加权残数法分析拟板化的四角锥网架[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5 董石麟;周志隆;;园形平面类四角锥网架的形式、分类及分析计算[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8年
6 冯劲涛;;四角锥网架等高度起坡[A];第二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一卷)[C];1984年
7 陈家福;方行健;吴静生;;空腹半球斜放斜交四角锥网架工程实例[A];第三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6年
8 王剑锋;刘锡良;陈志华;刘智;;新型装配式四角锥网架结构体系的分析和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9 严慧;赵阳;董石麟;;一种新型预制四角锥网架结构的分析与应用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罗尧治;陆金钰;;斜放四角锥网架可动性判定研究[A];第十一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伟建;斜放四角锥网架整体抗火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43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043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