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沥青-水泥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4 21:24

  本文选题:特殊环境 + 快硬硫铝酸盐水泥 ; 参考:《材料导报》2014年S2期


【摘要】:在特殊环境深井巷道开挖和修复过程中,由于巷道围岩极其破碎,围岩松动破碎范围大,直接影响井下安全和高效生产,需要灌浆加固。将快硬硫铝酸盐水泥进行改性,通过一定的复合工艺将它与改性的沥青进行复合。在聚合物乳液和硫铝酸盐水泥组成与其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及凝结时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沥青乳液的掺入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制备出沥青-水泥复合灌浆材料。此材料具有低水灰比、高流动性、柔韧性好、适当变形、界面粘结力强度高,早强、高强、凝结时间短以及环保、生产成本低等优良性能。应用于某些对流动性和凝结时间有较高要求的工程上,可扩大工程选材的范围,并实现裂缝修补灌浆材料绿色环保高性能化。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excavation and repair of deep mine roadway in special environment, because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roadway is extremely broken, and the loosening and breaking range of surrounding rock is large,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safe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underground mine, it needs grouting reinforcement. The fast-hardening sulphoaluminate cement was modifi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modified asphalt by a certain compound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osition of polymer emulsion and sulphoaluminate cement and their rheological proper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etting time, the influence of asphalt emulsion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was studied systematically, and the asphalt cement composite grouting material was prepared. This material has good properties such as low water-cement ratio, high fluidity, good flexibility, proper deformation, high interfacial bond strength, early strength, high strength, short setting tim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so on. It can be applied to some projects with high demand for fluidity and setting time. It can expand the scope of material selection and realize the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high performance of crack repair grouting material.
【作者单位】: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分类号】:TU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曙光;吕林女;何永佳;丁庆军;;低水胶比下工业废渣与水泥熟料的相互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6期

2 吴敏;施惠生;;土聚水泥的聚合反应与土聚水泥的研究现状[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7年03期

3 董萍;;提高水泥熟料分析准确性的措施[J];煤炭工程;2007年06期

4 魏爱琴;张亚平;;影响水泥熟料安定性的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23期

5 焦有宙;李慧灵;赵迎芳;张全国;;粉煤灰与低品位石灰石制备Q相水泥熟料的试验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03期

6 卜景龙;;工业废渣在水泥生产中的利用[J];硅酸盐建筑制品;1993年06期

7 王典芬,Vladmir D.BARBANYAGRE;高硅低温熔融体中形成水泥熟料[J];国外建材科技;1999年01期

8 李橙;刘建国;张俊丽;聂永丰;;2种浸出方法对水泥熟料的适用性比较[J];环境工程学报;2007年09期

9 刘娟;李润东;王雷;于清航;史震天;李彦龙;;利用垃圾焚烧飞灰生产水泥熟料实验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王志伟,卫惠云;低温煅烧水泥熟料种类和反应机理综述[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海君;严云;胡志华;;粉煤灰基地聚水泥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刘鹏;周宗辉;程新;张同生;单立福;;按水泥熟料组成重构钢渣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王秀芳;包亦望;邱岩;刘小根;;水泥熟料的小能量振动破碎理论与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吴铭生;;工业废渣生产水泥的工业性试验[A];2007年水泥技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庆伟;;XRFS水泥熔片法试样制备条件的选择[A];全国第六届X射线荧光光谱学术报告会与X射线光谱分析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培铭;吴丹琳;刘贤萍;;活化粉煤灰对高C_3S含量水泥熟料水化过程的影响[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7 王培铭;吴丹琳;刘贤萍;;活化粉煤灰对高C_3S含量水泥熟料水化过程的影响[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8 张洪滔;陈益民;董刚;吴春丽;;一种黄心水泥熟料中的阿利特的微观研究[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丰曙霞;王培铭;刘贤萍;;煤矸石对水泥熟料水化促进作用及机理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郭聪;杜宝中;;计算机辅助Gran作图法测定水泥中SiO_2含量的方法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贺林 孙阳;重大技术突破的新型JT窑获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N];中国建材报;2007年

2 蔡德华;巢湖市巢东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工程开工[N];中国冶金报;2007年

3 江新;2010年第一季度 张家港水泥出口货值逾700万美元[N];中华建筑报;2010年

4 本报驻安徽记者 查健;区域布局回归合理 东抑西扬亦喜亦忧[N];中国建材报;2011年

5 记者  程颖;我市今年已关闭7家水泥企业[N];平顶山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井曦 袁缨;控制增量 优化存量 加快转型升级 担负起水泥行业的历史责任[N];中国建材报;2012年

7 本报评论员 李贺林;转型升级,唱响科学发展的主旋律[N];中国建材报;2012年

8 第一创业 巨国贤邋徐斌;水泥进入销售旺季值得期待[N];中国证券报;2008年

9 黄莹 整理;积极推进水泥错峰 为行业提供先行借鉴[N];中国建材报;2014年

10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信息和经济运行部副主任 中国建材数量经济监理学会秘书长 周鸿锦;需求不旺 产销量增幅下降 价格下跌 效益下滑[N];中国建材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焦有宙;煤粉炉联产贝利特-Q相水泥熟料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秦守婉;高阿利特含量水泥熟料形成动力学[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迪;重金属在水泥熟料及水泥制品中驻留行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2 张瑞;水泥熟料烧成热力学及动力学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3 陈晓;自修复用熟料粗粉水化特性及其对水泥强度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王悦;重金属离子在水泥熟料中的固化行为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3年

5 郭向阳;掺杂BaO/BaSO_4对高阿利特水泥熟料合成及性能的影响[D];济南大学;2010年

6 高显束;核电工程用水泥熟料矿相匹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洪远远;提钛尾渣制备铁铝酸盐水泥熟料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8 柯凯;水泥熟料中重金属离子掺杂效应及固化行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侯汶杉;基于VTK和随机序列吸附的水泥微观结构构建[D];济南大学;2011年

10 陈湘湘;化学掺杂定向诱导Mg~(2+)离子固溶及对水泥熟料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97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097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a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