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冷机熟料多孔介质直管等效换热模型
本文选题:篦冷机 + 多孔介质 ; 参考:《化工学报》2014年09期
【摘要】:目前对篦冷机熟料多孔介质的研究多采用渗流传热理论,通过达西定律与传热方程联立求解,但模型求解过程复杂,不便于工程应用。本文将圆形截面直管换热理论引入到篦冷机熟料多孔介质单元体的研究中,建立了水泥熟料颗粒大孔隙多孔介质单元体直管等效换热模型。通过直管换热理论的方法和思想求解水泥熟料多孔介质的换热过程,以达到降低求解难度的目的。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求解出熟料颗粒与流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利用自主设计实验设备进行实验,实验数据与模型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直管等效换热模型的可行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theory of flow heat transfer is adopted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porous media of the clinker of the grate cooler . The theory of Darcy ' s law and the heat transfer equation is solved , but the model solving process is complex and inconvenient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 The method and the idea of the direct tube heat transfer theory are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difficulty of solving the problem .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6135)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14203160)~~
【分类号】:TQ17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佘铭钢,刘铮;多孔介质电渗流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Ⅰ) 多孔介质电渗流动的CFD模拟[J];化工学报;2003年08期
2 张浙,杨世铭;多孔介质对流干燥机理及其模型[J];化工学报;1997年01期
3 吴宏伟,陶智,陈国华,邓宏武,徐国强,丁水汀;具有电介质核心多孔介质微波冷冻干燥过程的耦合传热传质的数值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4 袁越锦;杨彬彬;刘相东;;多孔介质恒温缓慢干燥的孔道网络模型与模拟[J];农业机械学报;2007年07期
5 戴萍;姜任秋;沈胜强;;多孔介质干燥孔道网络模型的研究进展[J];干燥技术与设备;2007年03期
6 辛峰,韩森,尹晓红,廖晖,李绍芬;多孔介质中三组分气体扩散的网络分析[J];化工学报;2001年03期
7 朱庆霞,胡国林;多孔介质内部热质传递的等效耦合扩散模型的推导及其应用[J];陶瓷学报;2002年03期
8 刘相东;;干燥过程原理研究概况[J];干燥技术与设备;2004年03期
9 李国能;周昊;钱欣平;凌忠钱;岑可法;;多孔介质内H_2S超绝热燃烧制氢的数值模拟[J];化工学报;2006年09期
10 李栋;王煤;余徽;胡慧杰;;具有非均匀内热源的多孔介质中自然对流传热的数值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敏杰;王煤;余徽;纪平均;许峰;;竖直环形多孔介质封闭腔体内的自然对流传热传质[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2 霍丹群;王永忠;候长军;廖强;;多孔介质生物滴滤塔两相流动特性与微生物膜相互关系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3 纪平均;王煤;余徽;李敏杰;许峰;;竖直套管内多孔介质中的自然强制复合对流传热[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4 孙守峰;高金森;蓝兴英;;CFD方法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铮;;电渗——微尺度固-液相界面传递的高效工具[A];第二届全国传递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楠;丁忠伟;刘丽英;杨祖荣;;膜孔径分布对直接接触式膜蒸馏传质速率的影响[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7 陈德鹏;钱春香;缪昌文;刘加平;;计算混凝土湿热耦合变形的解析-有限元结合解法[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8 朱庆霞;胡国林;蒋方乐;;大规格瓷质砖坯体干燥过程的二维传热传质研究[A];全国陶瓷窑炉和节能技术发展方向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永兵;陈纪忠;阳永荣;;固定床反应器中错流流动的数值模拟[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10 方泽锋;施惠生;;掺煤矸石的硬化水泥浆体早期水化过程的交流阻抗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上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刘相东;多孔介质干燥理论与应用并行[N];中国化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云;多孔介质中流动的格子Boltzmann模拟[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李娟;基于多孔材料成饼过滤技术的液氦净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詹志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水传输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杨艳霞;含光生化反应的多孔介质内流动及传输特性的格子Boltzmann模拟[D];重庆大学;2013年
5 彭好义;石灰立窑代焦型煤的研制及其干燥与燃烧特性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于成龙;聚乙烯醇液固转变在陶瓷无模成形技术中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08年
7 王伟平;大型冷箱内换热器及其配管系统的流体均配与传热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刘仁桓;旋流过滤器分离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芦宁;甲烷在多孔介质中过滤燃烧制取氢气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敏杰;竖直环隙间多孔介质中自然对流传热传质的数值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成鹏飞;填充有多孔介质的T型通道内冷热流体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4 李永玲;甲烷在内置多孔介质卷式反应器内富燃制氢的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丁小明;多孔介质干燥的孔道网络模拟及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6 赵月帅;多孔介质孔隙尺度下流体流动与传热SPH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陈墨;初始非饱和液体物料冷冻干燥过程的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龙建清;基于DSMC方法的多孔介质孔隙规则网络气体传质模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9 张倩;水化学环境变化对多孔介质强度和渗透性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裴文锋;石灰立窑型煤的试验研究及其干燥过程的数值模拟[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17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117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