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摩擦摆隔震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08 11:18
【摘要】:摩擦摆隔震支座由于其良好的隔震性能,在国外被大量应用于各类建筑结构中,而国内对于摩擦摆的研究和应用还相对较少。本文应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Buffalo分校开发的3D-BASIS-ME程序,结合同济大学摩擦摆隔震支座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摩擦摆隔震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数值模拟问题进行了探讨,详细讨论论摩擦摆隔震系统参数的取值方法,并完成了摩擦摆隔震系统的建模分析,数值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隔震系统参数选取合理,3D-BASIS-ME软件能很好地模拟摩擦摆隔震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行为。
[Abstract]:Because of its good isolation performance, friction pendulum isolation support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building structures abroad, but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friction pendulum is relatively rare in China. Based on the 3D-BASIS-ME program developed by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Buffalo) in this paper,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frictional pendulum isolation system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is discus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ed seismic shaking table test of the friction pendulum bearing at Tongji University. The method of select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friction pendulum isolation system is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the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the friction pendulum isolation system are complete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is shown that the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isolation system can well simulate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friction pendulum isolation system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SLDRCE09-B-13)
【分类号】:TU35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建强;丁永刚;李大望;;摩擦摆支座恢复力模型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2 王建强,管品武,李大望;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双向地震反应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强;李静;丁永刚;;水平双向地震作用对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隔震支座位移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2 龚健;周云;;摩擦摆隔震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回顾与前瞻(Ⅰ)——摩擦摆隔震支座的类型与性能[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0年03期

3 周云;龚健;;摩擦摆隔震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回顾与前瞻(Ⅱ)——摩擦摆隔震结构的性能分析及摩擦摆隔震技术的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0年04期

4 郭俊伟;;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在高烈度区高架桥的减震效果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年04期

5 李晓琴;;高架桥梁抗震设计及拉索减震支座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2期

6 葛楠;李凤鑫;王芳;张磊;;多点地震输入桥梁结构设置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效果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4年04期

7 孔德文;范峰;支旭东;孙梦涵;;多维地震动作用下应用摩擦摆支座K8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4期

8 姜婷;王俊峰;李大望;;摩擦摆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及结果分析[J];华南港工;2009年03期

9 党新志;袁万城;庞于涛;贺金海;;自复位拉索减震装置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12期

10 李冰;王少华;邓斌;吴昊;;摩擦摆支座动力响应及隔震性能分析[J];机械强度;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建强;丁永刚;李大望;;摩擦摆基础隔震上部偏心结构地震反应分析[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孔德文;孙梦涵;支旭东;范峰;;应用摩擦摆支座的单层球面网壳地震响应分析[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3 孔德文;范峰;支旭东;孙梦涵;;应用摩擦摆支座的单层球面网壳抗震性能研究[A];第十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孙梦涵;范峰;支旭东;孔德文;;应用摩擦摆支座平板网架的抗震性能初步研究[A];第十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韩强;林亮亮;温佳年;许紫刚;贾俊峰;;多球面滑动摩擦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常峰;桥梁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研究(支座摩擦·限位装置·基础非线性)[D];兰州交通大学;2010年

2 张华英;平移建筑隔震体系分析与性能化设计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炎;铁路减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分析及易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郑明燕;考虑SSI的减隔震简支桥梁(渡槽)建模及地震动力响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亮;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多维地震反应分析[D];郑州大学;2009年

2 攸青言;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奕;曲线连续梁桥耗能减震方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4 杨竹青;车辆制动力作用下飘浮体系桥梁振动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汪质文;金属隔震支座抗倾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刘凯;摩擦滑移减震技术在村镇砌体房屋结构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及减震效果分析[D];重庆大学;2011年

7 刘卫然;摩擦摆隔震结构的非线性时程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8 朱娜;大型隔震与抗震试验模型的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姜婷;基于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的隔震效应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10 巫炜;摩擦摆隔震结构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建强,王利娟;滑移摩擦支座摩擦力模型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2 李大望,周锡元,,霍达,李桂青,王东炜;FPS隔震结构的性态和地震反应分析[J];工程抗震;1996年01期

3 李大望,李桂青,周锡元;FPS隔震结构的水平和竖向振动响应分析[J];建筑结构;2000年07期

4 樊剑,唐家祥;滑移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J];土木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5 李大望,王东炜,周锡元;FPS自治系统及其性态分析[J];振动与冲击;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磊;不同隔震系统的蓄水池性能的比较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04年01期

2 付伟庆;于德湖;柳颖秋;赵文军;王莉;李岩;;磁流变智能隔震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J];世界地震工程;2010年02期

3 熊伟;曾庆豪;尚守平;王海东;周方圆;严家宝;;新型岩土隔震系统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S2期

4 范夕森;苏小卒;张鑫;徐筱筱;胡春华;;组合隔震系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S2期

5 张超;王瑞;林振荣;;橡胶粉隔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1年06期

6 杜永峰;朱前坤;李慧;;加连梁柱串联隔震系统的弹性屈曲[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7 宜晨虹;陈石勇;胡八一;汤铁钢;;爆炸冲击隔震系统实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3年02期

8 秦权;;地震区结构物的实用隔震系统[J];建筑结构;1977年05期

9 Г.А.Зеленкий;Б.В.Раков;В.Н.Тищенко;徐显毅;;隔震房屋的动力学[J];国外地震工程;1982年03期

10 F.G.Fan;G.Ahmadi;N.Mostaghel;I.G.Tadjbakhsh;朱万一;;多层建筑地震反应对隔震系统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东晋;钱七虎;唐德高;;爆炸冲击震动下隔震系统设计的可靠性[A];钱七虎院士论文选集[C];2007年

2 谭天乐;王继国;贾留东;;济南宏济堂西号整体平移及隔震改造施工[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严红莲;;复合隔震系统研究进展综述[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4 葛楠;苏幼坡;王兴国;;椭圆曲线滑道辊轴摩擦摆隔震系统性能的分析计算[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5 李伯松;;爆炸震动作用下仪器设备的防护[A];1998电子产品防护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周坚;;也论橡胶支座与R/C柱串联隔震系统的刚度系数[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7 冯进技;谢清粮;;爆炸条件下构建隔震设计反应谱的频率特征值法[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徐宁寿;李云栋;张亚庭;张鸿;李兆治;梁钟;童迈;;一种新型滑移隔震系统的联想记忆型智能化混合式结构控制[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9 杨伟林;张雪亮;;设备隔震的优化设计[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10 葛楠;苏幼坡;王兴国;;竖向振动对凹曲线滑道辊轴摩擦摆系统影响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首席记者 张苓 通讯员 王继武;西安建大“隔震”技术研究再引关注[N];中国冶金报;2008年

2 通讯员 王继武邋记者 张哲浩;西安建大隔震成套技术引起广泛关注[N];科技日报;2008年

3 铃木光一;应对自然灾害的医院设计[N];健康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熊伟;基于SSI及非线性土体反应的新型分布式隔震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志远;四种基础隔震系统结构地震反应控制效果分析[D];同济大学;2008年

2 许富华;复合式基础隔震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3 念晓飞;阻尼对隔震系统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许炜萍;金属滑移支座隔震系统试验研究及简化模型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5 陈荣华;磁流变组合隔震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欧阳东琪;基于非线性能量反应谱的铅芯橡胶支座隔震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陈军法;钢管混凝土柱隔震系统试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4年



本文编号:2171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171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c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