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粗糙集-理想点法的岩爆预测

发布时间:2018-10-21 15:05
【摘要】:为评价岩爆对施工安全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和理想点法的岩爆预测方法.根据岩爆发生所需条件,选取最大切向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比值、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比值、岩石弹性能量指数3项指标作为条件属性集.以国内外36组已有工程数据为信息库,通过粗糙集理论求解各评价指标权重,建立岩爆预测的粗糙集-理想点法模型.采用该模型对苍岭隧道和锦屏二级水电站探硐两个工程进行岩爆预测,模型准确地预测了各开挖断面所发生的轻微岩爆和中等岩爆,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该模型也可用于类似工程的岩爆预测.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rock burst on construction safety, a prediction method of rock burst based on rough set theory and ideal point method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required for the occurrence of rock burst, the ratio of maximum tangential stress to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ock, the ratio of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to tensile strength of rock, and the elastic energy index of rock are selected as conditional attribute sets. Taking 36 groups of existing engineering data at home and abroad as the information base, the rough set ideal point method model of rock burst prediction is established by solving the weight of each evaluation index by rough set theory. The model is used to predict the rockburst of Cangling Tunnel and Jinping II Hydropower Station. The model accurately predicts the slight and moderate rockburst occurring in each excavation section, and the prediction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feasi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are verified. The model can also be used to predict rock burst in similar project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 优先主题资助项目(2010C130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02216)
【分类号】:TU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胤;姚一豫;于洪;;粗糙集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2009年07期

2 应玫茜;多目标规划的理想点法[J];系统科学与数学;1981年01期

3 吕庆,孙红月,尚岳全,陈侃福,徐国锋;深埋特长公路隧道岩爆预测综合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6期

4 张镜剑;傅冰骏;;岩爆及其判据和防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10期

5 王元汉,李卧东,李启光,徐钺,谭国焕;岩爆预测的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5期

6 徐林生,王兰生,李永林;岩爆形成机制与判据研究[J];岩土力学;2002年03期

7 周青春,李海波,杨春和;地下工程岩爆及其风险评估综述[J];岩土力学;2003年S2期

8 赵洪波;岩爆分类的支持向量机方法[J];岩土力学;2005年04期

9 张勇;潘岳;;弹性地基条件下狭窄煤柱岩爆的突变理论分析[J];岩土力学;2007年07期

10 葛启发;冯夏庭;;基于AdaBoost组合学习方法的岩爆分类预测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彦辉;张乐文;邱道宏;仲晓杰;;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隧道围岩模糊综合评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2 赵志俊;汪明武;王丽君;;岩体质量等级评价的改进集对分析模型[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刘金海;冯涛;袁坚;;基于非线性灰色归类模型的岩爆预测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4 邱道宏;陈剑平;张秉鹤;肖云华;;深埋长大公路隧道岩爆预测及防治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5 何正;李晓红;卢义玉;王心飞;;BP神经网络模型在深埋隧道岩爆预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6 雷松林;郑永来;;基于遗传算法和BP网络的岩爆预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7 郭喜峰;尹健民;李永松;;某超长铁路隧道地应力测量及岩爆预测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8 方崇;代志宏;张信贵;;人工鱼群投影寻踪回归在洞室岩爆预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9 张研;苏国韶;燕柳斌;;基于高斯过程机器学习的岩爆等级识别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10 侯靖;张春生;单治钢;;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引水隧洞岩爆特征及防治措施[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鹏;;牦牛山隧道岩爆的机理分析[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2 杜子建;许梦国;姚高辉;;程潮铁矿深部开采岩爆综合预测研究[A];全国金属矿山采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齐晓轩;纪建伟;韩晓微;原忠虎;;基于FCM的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在汽轮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A];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汪明武;李丽;金菊良;;岩爆预测的改进集对分析模型[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5 张照太;杨建山;陈竹;;深埋隧洞TBM施工岩爆特征及现场应对措施[A];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守煜;郭瑜;;模糊可变集合与模型及在岩爆分级预测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李宏;安其美;马元春;;深埋洞室地应力状态与岩爆相关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李宏;安其美;王海忠;毛吉震;;“V”型河谷区原地应力测量研究[A];第一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胡德福;张志强;梁毅;臧万军;;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岩爆预测研究[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熊孝波;桂国庆;郑明新;许建聪;王宝军;赵其华;靖洪文;马淑芝;;基于可拓方法的深埋长大隧道岩爆预测研究[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绍杰;深部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基础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立鹏;锦屏二级水电站施工排水洞岩爆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王旭宏;大同矿区“三硬”煤层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闫永敢;大同矿区冲击地压防治机理及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贾修一;基于语义的粗糙集理论和模型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马春德;深部复合型破坏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王宏伟;长壁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机理及防冲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8 王晓东;家庭智能空间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刘盾;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多属性决策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朱红灿;基于优化粗糙集的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莹;不一致决策表的属性约简与规则获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蒋桂莲;基于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颖;基于程序演化的RS高效求核算法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明珠;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沉积微相识别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李津京;煤矿矿井瓦斯风险综合评价算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何黎;基于Adaboost算法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7 徐洲;基于粗糙集的供应链企业之间知识流动影响要素识别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葛萌;基于JAVA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门丽婧;基于粒计算的医学图像增强和边缘检测[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鹏;基于邻域粗糙集的属性约简算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健;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综合评价淮北市地下水环境质量[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4期

2 胡方;黄建国;褚福照;;基于粗糙集的武器系统灰色关联评估模型[J];兵工学报;2008年02期

3 李长洪,蔡美峰,乔兰,王双红;岩石全应力-应变曲线及其与岩爆关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4 徐林生,王兰生,李天斌;国内外岩爆研究现状综述[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9年04期

5 冯夏庭,赵洪波;岩爆预测的支持向量机[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冯夏庭;地下峒室岩爆预报的自适应模式识别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4年05期

7 李忠华,潘一山;煤柱冲击地压的解析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年02期

8 董志高,吴继敏,刘成君;地下洞室岩爆预测计算方法综述[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年02期

9 匡乐红;徐林荣;刘宝琛;姚京成;;基于粗糙集原理的泥石流危险度区划指标选取方法[J];地质力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刘宗田;属性最小约简的增量式算法[J];电子学报;1999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雅琼;袁艳斌;周尤;彭晶倩;;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地矿信息量化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王广月;崔海丽;李倩;;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边坡稳定性评价中因素权重确定方法的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8期

3 董晓娜;段会川;;基于粗糙集的属性约简在地震异常指标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地震;2010年01期

4 肖云华;王清;陈剑平;张鹏;阙金声;;基于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融合算法在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8年06期

5 郝春亮;孙雨;徐从富;张作衡;宋国玺;;粗糙集理论与方法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2011年03期

6 谢正强;张继宝;;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岩体边坡稳定性模糊评价[J];山西建筑;2009年31期

7 匡乐红;徐林荣;刘宝琛;姚京成;;基于粗糙集原理的泥石流危险度区划指标选取方法[J];地质力学学报;2006年02期

8 乔亚玲;李莉华;闫维明;何浩祥;;基于信息熵的震害预测影响因子启发式约简算法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年03期

9 邱道宏;陈剑平;阙金声;安鹏程;;基于粗糙集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洞室岩体质量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张继宝;汪明武;谢慧敏;;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围岩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海玲;王家林;许惠平;;遥感线性体的定量分析和成矿预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邱道宏;括苍山高速公路隧道岩爆非线性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秦胜伍;基于GIS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D];吉林大学;2009年

3 张丽;蓟县老虎顶采石矿复垦工程地质评价[D];吉林大学;2009年

4 赵安平;季冻区路基土冻胀的微观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升;地下水环境健康预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道君;成昆线北段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数据库系统[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85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285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7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