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非连续介质固结理论
[Abstract]:......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滨海与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42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J01B04)
【分类号】:TU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乾;宋林辉;梅国雄;;黏土地基中的基础浮力模型试验[J];工程勘察;2011年09期
2 王洪新;;水土压力分算与合算的统一算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3 王洪新;;水土压力统一计算理论的证明及水土共同作用下的压力计算[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4 李广信;基坑支护结构上水土压力的分算与合算[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5 梅国雄;宋林辉;宰金珉;;地下水浮力折减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9期
6 李广信;;关于有效应力原理的几个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7 徐日庆;张庆贺;刘鑫;廖斌;;考虑渗透性的水-土压力计算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宜和;;基坑工程技术现状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2 马惠彪;;沿海滩涂区建筑物桩基础应用与环境影响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3 林明安;王士革;卢铖昀;;振冲碎石桩在川西河谷地带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4 张海骄;曹字江;张西左;;桩锚支护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廖俊展;黄茂松;李兴照;;某越江通道工程江中风井抗震稳定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6 李宝平;张玉;李军;;桩锚式支护结构的变形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7 王克忠,方锐,候岩峰,蔡美峰;强夯加固湿陷性黄土路基的瞬态动力数值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荣延祥;卢小平;程钢;;大型反应沉淀池沉降变形规律研究[J];测绘通报;2011年05期
9 刘加才,施建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竖井地基平均固结度[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4期
10 曹权;柴寿喜;施建勇;亓乐;王沛;;基于自钻式旁压试验的黏性土孔压变化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诚;郑颖人;唐晓松;;渗流条件下基坑水-土压力不同计算方法的比较[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迎晓;朱向荣;金兴平;周春平;;杭州下沙粉土三轴试验分析[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马富丽;白晓红;王梅;;黄土微观结构与湿陷性的定量分析[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广信;张在明;沈小克;陈雷;刘松玉;魏弋锋;陈云敏;王育人;高大钊;卞昭庆;高晓军;介玉新;;岩土工程篇[A];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研究报告[C];2006年
5 董志良;颜永国;黄建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固结理论在某工程中的应用[A];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戚继荣;刘祖春;;软土基坑土压力计算的理论分析与探讨[A];江苏省地质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3年
7 肖树芳;房后国;何俊;;软土中结合水与固结、蠕变行为[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周希圣;陈裕康;张伟;;SMW围护深基坑逆筑法设计研究与工程实践[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9 邹新军;赵明华;杨眉;;CFG桩施工超孔隙水压力及复合地基固结度计算[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秀娟;贾永刚;;化学胶结对黄河入海泥沙结构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彦旭;压实黄土增湿变形的非饱和土力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徐玉胜;大能量强夯置换法处理深圳地区软土地基的应用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3 江辉煌;砂井处理超软地基的固结计算[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4 朱崇辉;筑坝土料的水利工程性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谋;盾构隧道进出洞土体颗粒渐进破坏模式分析及加固精细化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翟莲;季冻区湖岸构筑物冻害机理及防治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奇;高速铁路桥梁桩基础变形性状试验与工后沉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李青松;加强型袋装砂井综合治理可液化砂土—淤泥质软粘土互层地基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赵健;软土地基强度试验研究及其增长计算理论[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张磊;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永亮;地铁车站基坑桩撑支护体系m法设计参数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纠永志;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饱和黏土一维非线性固结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姜连军;大唐国际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采场边坡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邝奋标;进港路软基路堤施工变形机理与处治技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吴胜军;红粘土路基水分运移规律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马志创;不对称超载作用下基坑内力与变形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7 赵玉勃;庆春路过江隧道基坑围护监测分析与盾构推进土体应力计算[D];浙江大学;2011年
8 严露;真空预压加固软基固结及渗流计算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龙;电阻网法求解固结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陶立为;软土中水位升降引发的固结解析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雪山;;支护结构上水土压力计算微观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2 张第轩;陈龙珠;;地下结构抗浮计算方法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3 宋林辉;梅国雄;宰金珉;;黏土地基上基础抗浮模型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08年06期
4 万力;蒋小伟;王旭升;;含水层的一种普遍规律:渗透系数随深度衰减[J];高校地质学报;2010年01期
5 欧孝夺,易念平,陆增建,曹净;尾矿砂土渗透系数与其埋深之间的关系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宋林辉;刘益;梅国雄;宰金珉;;粘土地基中的水浮力试验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年06期
7 杨晓军,龚晓南;基坑开挖中考虑水压力的土压力计算[J];土木工程学报;1997年04期
8 崔岩,崔京浩,吴世红;地下结构浮力模型试验研究[J];特种结构;1999年01期
9 崔红军,陆士强;基坑围护结构承受的水压力计算理论的试验验证和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年01期
10 方玉树;;基于水压率讨论土中孔隙水压力及有关问题[J];岩土工程界;2007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朋飞;城市复杂环境下地下水浮力作用机理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张第轩;地下结构抗浮模型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晓华;徐长节;蔡袁强;;粘弹性土层中竖向振动放大系数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24期
2 左迎辉;蔡袁强;徐长节;;移动荷载下饱和半空间的动力响应[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23期
3 潘长良;Bo Forsman;;松散矿岩的剪切性质及其理论[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4期
4 何名任;;历届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会议(ICSMFE)简介[J];工程勘察;1984年05期
5 殷宗泽;土力学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6 高文华;万文;陈秋南;阳生权;邓修甫;;土力学省级重点课程建设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7年01期
7 张绪涛;崔诗才;;土力学教学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8 蔡东;李国方;;土力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发展[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年02期
9 张在明;;一本有特色的土力学教材[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10 张正威;;从《土力学》的学科特点谈高职高专土力学的教学方法[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守巨;范永思;张德岗;刘迎曦;;岩土材料导热系数与孔隙率关系的数值模拟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永杰;曹文贵;赵明华;赵衡;;考虑体积变化的饱和土固结排水统计损伤本构模型[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卢肇钧;;土的破坏机理和土力学问题[A];全国首届工程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79年
4 孟庆文;叶启民;;再谈触探土力学[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张玉军;刘坚志;彭瑞东;张文博;;孔隙岩石损伤破坏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卢肇钧;;关于土力学发展与展望的综合述评[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何文龙;杨平;邵光辉;张婷;;土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梁亚雄;;传统教学方法在土力学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体会[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9 熊孝波;贾燕翔;李久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赵旭;张钦喜;许成顺;;对土力学课程助课实践的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李峰;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在兰举行[N];甘肃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又耳;西安理工大学众专家进行初测[N];陕西科技报;2006年
3 王为才;中国地质专家破解几内亚红黏土秘密[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琼;跨断层隧道地震反应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2 郭璇;率独立耗散岩土材料多变形机制的热力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孙丽云;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饱和黏土一维固结试验与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吴世跃;煤层气与煤层耦合运动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5 李志毅;分层及饱和分层地基列车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特性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6 曾远;土体破坏细观机理及颗粒流数值模拟[D];同济大学;2006年
7 梁爱民;非饱和土壤渗透特性及饱和入渗机理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周中;土石混合体滑坡的流—固耦合特性及其预测预报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陆华;冲击荷载下红砂岩流固耦合的动力响应及损伤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10 张引科;非饱和土混合物理论及其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刚;土力学网络CAI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2 王丽;《土质土力学》网络CAI系统设计与实现[D];长安大学;2003年
3 张志军;饱和半空间中Rayleigh波的传播[D];天津大学;2007年
4 纠永志;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饱和黏土一维非线性固结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寇利军;层状饱和半空间中洞室群对弹性波的散射[D];天津大学;2008年
6 张宗峰;饱和沉积河谷对平面P和SV波的散射[D];天津大学;2006年
7 何致宏;变分极限平衡法在土力学极值问题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方小洪;储层参数平面上的预测和空间展布[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9 张强;圆弧形饱和沉积场地对入射平面Rayleigh波的散射解析解[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常在;土的颗粒力学理论及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09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309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