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重庆山地多中心组团城市的有机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6 11:23
【摘要】:重庆山地城市具有多中心组团的城市形态,这种空间结构形态是历史几千年来城市自然演化的选择结果,是在独特的地域文化条件下形成的适宜状态,这一城市形态具有特殊的“有机性”和内在的“自然意义”,研究它的内涵对重庆城市空间的健康合理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对城市规划中“有机思想“的东西方认知、理论发展历程、以及城市实践作了全方位的解读,揭示出“有机城市形态”所包含的根本哲学观与价值取向,以及形式内涵;进而通过研究重庆山地多中心组团城市形态的历史演进与机制,现代特征与构成,揭示出重庆城市形态在历史与现代空间中蕴含的“有机性”基因;并对这种形态结构在现代重庆都市空间发展中的优势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就如何维持城市的有机形态的作了策略分析及展望。全文包括绪论及六大章节。 绪论,由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入手,探讨了研究重庆山地多中心组团城市有机形态的意义。在中国快速城市化浪潮的背景下,重庆必须探寻自身的模式。 第二章,阐释了“城市形态理论”和“有机城市形态”的理论和内涵。首先阐释了人类对“有机性”的内涵认识,然后分析了“有机”思想在东西方城市规划研究历程中的脉络和影响,结合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最后总结出“有机城市形态”所包含的基本价值取向、城市形式要素等,对后文研究奠定了客观的理论依据和概念的标准参照。 第三章,对重庆古代、近代、现代城市形态的演进历程、阶段特征、形成机制作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揭示出重庆山地多中心组团城市形态的演进历程的“有机性”内涵。 第四章,首先从现代多中心组团城市研究入手,分析了相关研究理论和城市案例,阐述了这种城市形态模式的产生过程和特征。然后对重庆现代城市的山地多中心组团形态结构作系统分析,得出重庆城市形态结构是独特的、复杂协同的“有机系统”。 第五章,评价重庆城市的有机形态对于现代都市空间发展的意义。对城市的系统,从宏观、中观、微观的空间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具体阐释了此种形态于重庆现代都市发展的意义。 第六章,分析了高速城市化背景下重庆城市有机形态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维护有机形态的策略,提出利用现代科学理性的规划手段建立可持续的城市系统。 第七章,对本文的不足和创新之处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Abstract]:The mountainous city of Chongqing has a multi-center urban form,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natural evolution of the city ove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is an appropriate state formed under the unique region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This urban form has special "organic nature" and inherent "natural meaning". The study of its connot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healthy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s urban spac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erprets the oriental and western cognition of "organic thought" in urban planning,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of city, and reveals the fundamental philosophy and value orientation, as well as the formal connotation of "organic city form". Then, by studying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mechanism, modern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osition of the multi-center urban formation in Chongqing mountainous region, this paper reveals the "organic" gene contained in the historical and modern space of Chongqing urban form. The advantag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form struc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ce in modern Chongqing are discussed, and the strategy and prospect of how to maintain the organic form of the city are analyzed and prospected. The full text inclu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six chapters. Introduction, from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definition of concept,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the organic form of Chongqing mountainous multi-center city is discusse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 Chongqing must explore its own model. The second chapter explains the theory and connotation of "urban form theory" and "organic urban form". This paper first explains the connotation of "organic", then analyzes the context and influence of "organic" in the course of urban planning research in East and West, and combin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urban planning. Finally, it summarizes the basic value orientation, urban form elements and so on, which lays an objective theoretical basis and standard reference for the later research. The third chapte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process, stag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hongqing's ancient, modern and modern urban forms, and reveals the "organic" connotation of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Chongqing mountainous multi-center urban formation. In the fourth chapter, starting with the study of modern multi-center group citie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levant research theories and urban cases, and expounds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ation of this urban form model. Then, the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form structure of mountainous multi-center cluster in modern city of Chongqing,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form and structure of Chongqing city is unique and complex and cooperative "organic system". The fifth chapter evalu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organic form of Chongqing c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space. To the system of the city, from the macroscopic, mesoscopic, microcosmic space level and the social culture level, explained the meaning of this kind of form in Chongqing modern city development concretely. The sixth chapt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organic form of Chongqing c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speed urbanization,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maintaining the organic form, and puts forward the establishment of sustainable urban system by means of modern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planning. Chapter seven summarizes the shortcomings and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tents that need further study in the future.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美玲;;城市群相关概念的研究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2 李亚梅;;浅谈城市水系对城市发展及生态环境的影响[J];现代农村科技;2011年11期

3 ;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2010年03期

4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沿黄城市带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J];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0年19期

5 ;城市应走多中心发展之路[J];上海建设论苑;1997年06期

6 王勤宏;;全力迎“承接” 奋力谋崛起——江淮汽车抢抓“皖江城市带”发展机遇[J];中国检验检疫;2010年05期

7 唐冠军;;加快发展长江航运 大力支持皖江城市带建设[J];中国水运;2010年10期

8 杨涛;;沪宁城市带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战略思考[J];城市交通;2006年05期

9 ;钟阳胜:希望城市规划学会为城市带来更多规划技术和理念[J];中国建设信息;2006年19期

10 杨科学;杨生玉;;以中卫市中宁县为例谈沿黄城市带发展构想[J];山西建筑;2007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明华;韩荣青;王洪波;;鲁南城市带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A];山东省重点学术研究成果(2008)[C];2009年

2 韩建江;张秋萍;;建设城市带状绿地 美化古都安阳环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李建华;米文宝;;宁夏沿黄城市带城镇群体空间优化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胡刚;;中国沿海城市带构建与管治[A];城市规划决策民主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丽萍;;城市群、城市带与国际城市的形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跃;陈绍友;;重庆市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城市带动农村发展[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储继明;高静芬;;略论城市带征土地管理[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8 蒋伏心;蒋昭侠;张敏;;正视差距找准问题加快发展——“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与“鲁南城市带”比较及启发[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程相占;;城市的文化功能与当代都市文化研究[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谢志清;杜银;曾燕;施雅风;武金岗;;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扩展对区域温度变化的影响[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陈续 李金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严把“两关”[N];光明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吴少男;“黄河金岸”建设:宁夏新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N];华兴时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杨雯;中石化率先布局皖江城市带[N];中国能源报;2010年

4 心宇;安徽出台21项措施支持皖江城市带自主创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郑世凤;“伪皖江城市带”妖股何以狂欢?[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6 记者 靳生;徽商银行助力皖江城市带[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7 见习记者 闫珊珊;吴忠市精心构建柳溪湖滨河新景观[N];华兴时报;2010年

8 马丽;专家出谋繁荣皖江城市带[N];建筑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赵婵莉 任欢;“六条功能线”描绘 “金岸明珠”发展蓝图[N];华兴时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乔素华 纪向钊;舞动“黄河金岸”的北部“龙头”[N];华兴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群;中国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邓海骏;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探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李惠娟;基于城市能力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4 高路;1900—1937年中国社会精英对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道路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明;基于发展能力模糊评价的知识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晓峰;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复合防风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刘涛;英格兰城市政治变迁研究(1485-1640年)[D];武汉大学;2010年

9 郝峧;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王素军;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尹博;重庆山地多中心组团城市的有机形态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张国才;当代城市纪实[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陈宇辉;两易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胡环;低碳视角下的皖江城市带环境效率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3年

5 马小雪;皖江城市带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6 汪正解;安徽省沿淮城市带城镇化途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郭晓云;基于区域营销理论的大连市城市品牌提升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谭婧;武汉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与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9 张晓燕;基于环渤海城市带的交通运输网络结构优化及评价[D];大连交通大学;2011年

10 高利梅;大连城市承载力分析评价[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14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314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9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