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喷射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2 18:49
【摘要】:本课题来至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某矿巷道喷射钢纤维混凝土衬砌项目。大兴安岭是我国著名的山区之一,也是我国少有的一处未开垦的处女地,地区矿产丰富,矿脉庞杂。山岭大致呈东北走向。体质以岩石为主,地质条件较好,是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施工较理想的地质条件。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在巷道支护、隧道初衬等施工中应用会越来越多,因为其即挖即喷的技术优势以及早强性,一方面早期的强度形成可以延缓围岩应力的释放,从而可以充分调动围岩的自承载力,保持原始大地岩体应力的平衡,这样在掘进机掘进的过程中,极大保证了施工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从经济角度考虑,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摆脱了普通钢筋混凝土的支模施工环节,节省了劳动强度和劳动周期,节省了材料和成本,提高了施工进度和节省了施工周期,对于掘进机的掘进速度限制不再那么明显,使掘进机能够连续工作,这种工程状况对于施工进程影响意义重大。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理论基本上是在纤维增强料的基础上运用和发展起来的,由于钢纤维混凝土的多相、多组分和非均匀性,加以钢纤维的短乱向分布,它要比纤维增强料混凝土复杂的多。当前国内外对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是比较多的,然而对于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研究却是空白,对于试验配制的钢纤维混凝土试件也是参考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并掺入一定的钢纤维实现,并没有一种科学严谨的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经验公式及各组分的量化关系,这对于指导实际生产是非常不便的。本文主要针对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研究,其设想是依据普通硅酸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在混凝土中掺加钢纤维,依据实际混凝土施工需要,查阅相关规范资料,得到一般条件下的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本试验共取16组正交条件下配合比,每组12个试件,共制作192个试件。在每组试件中,需要测量其坍落度及密度,并且在养护过程中,每组都要测取3个试件的3d抗压强度,3个试件的7d抗压强度,各3个试件的28d劈裂、抗压强度。利用正交分析法得到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一般力学性能,以及各组分对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各指标的影响。综合各种信息确定关于钢纤维与强度关系的一般经验公式。依据试验数据拟合得到的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计算公式为fcu=Afcec/w-Bfce,其中A、B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得到,分别为0.661和0.426,劈裂强度计算公式为ft=ARfrr+Bfcec/w,其中:A=6.66×10-5,B=3.46×10-2。当选取合适的水灰比,可以依据此劈裂强度经验公式得到钢纤维的掺量,其他各组分可依据普通混凝土的设计方法求得。对于坍落度指标来说,水灰比影响其指标的显著性因素,钢纤维是不显著因素。对于密度指标来说,钢纤维是影响其指标的显著性因素。对于抗压强度指标来说,钢纤维是影响其指标的显著性因素。对于劈裂强度指标来说,钢纤维是影响其指标的显著性因素也是最主要因素。在水灰比影响下,钢纤维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密度指标随着水灰比的提高而提高,劈裂强度和抗压强度随着水灰比的提高而下降。在砂率影响下,钢纤维混凝土的坍落度、密度指标随着砂率的增大而降低,劈裂强度、抗压强度指标随着砂率的增大而降低。在速凝剂影响下,钢纤维混凝土的密度随着速凝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劈裂强度、抗压强度随着速凝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在钢纤维影响下,钢纤维混凝土的坍落度指标随着钢纤维的增大而下降,密度指标随着钢纤维的增大而增大,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指标随着钢纤维的增大而增大。在减水剂的影响下,钢纤维混凝土的坍落度指标随着减水剂的增加而升高,密度指标与减水剂之间关系可以忽略,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指标随着减水剂的增加而升高。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D350.4;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荣;刘涛;张智梅;;钢纤维类型和分布形式对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J];结构工程师;2007年01期

2 慕儒;赵全明;田稳苓;;单向分布钢纤维增强水泥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吴培熙;瞿雄伟;;半金属摩阻制品中钢纤维取向状态对其摩擦性能影响的研究[J];河北工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4 代小明;;钢纤维增强浇注料的应用[J];四川冶金;1990年03期

5 李加种;;增强混凝土钢纤维加工技术及特性[J];新技术新工艺;1992年05期

6 顾澄中;施美玲;林永渭;吴叙勤;;半金属摩阻材料中钢纤维的应用[J];非金属矿;1993年05期

7 王漳水,陈瑛;漫话钢纤维[J];金属世界;1999年05期

8 欧阳辉,伍颖,杨军;钢纤维对混凝土疲劳性能增强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4年01期

9 石飞;应文宗;彭毅;王龙飞;;超短超细钢纤维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对比[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1年06期

10 李政;宋晓明;;钢纤维水泥砂浆力学行为研究[J];科技视界;2013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秉洪;韩水生;;我国钢纤维生产发展的现状与展望[A];全国第五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2 石妍;杨华全;李家正;林育强;王仲华;;钢纤维喷混凝土的室内湿喷试验研究[A];水工大坝混凝土材料和温度控制研究与进展[C];2009年

3 丁沃圻;王国顺;徐克文;袁家殟;黄晓;;异型钢纤维新加工原理的研究[A];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全国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1992年

4 郭晓辉;朱健;阎立新;郭建民;;钢纤维增强砼的动态裂纹扩展[A];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全国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1992年

5 郭晓辉;王显耀;马勇;纪国华;;钢纤维增强砼拉伸损伤本构特性[A];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全国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1992年

6 蒋永生;;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在结构中应用研究综述[A];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全国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1992年

7 ;中文版权目录[A];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全国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1992年

8 丁汉延;戴锦春;;异型钢纤维产品质量分析与控制[A];全国第五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9 徐世生;;钢纤维形式和尺寸对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10 高俊峰;邱洪兴;蒋永生;;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牛腿计算方法的探讨[A];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全国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特约记者 龙凤;纲纤维为房屋“强筋壮骨”[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楠;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构件抗爆性能与损伤评估[D];长安大学;2015年

2 张宏战;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构件受剪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杨萌;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增强、增韧机理及基于韧性的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田稳苓;钢纤维膨胀混凝土增强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1998年

5 谢晓鹏;钢筋局部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板冲切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陈德兴;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含损伤率型本构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巫绪涛;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刘永胜;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侵彻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曾志兴;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及损伤断裂分析[D];天津大学;2003年

10 黄伟;矿井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忻;湿热环境下SFPSC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周长伟;纤维纳米混凝土配合比及力学性能[D];郑州大学;2015年

3 李琛;钢纤维纳米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滑移本构关系[D];郑州大学;2015年

4 杨浩;表面预处理钢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技术及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陈铭超;钢纤维高强陶粒混凝土短柱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6 张欢欢;钢纤维高强陶粒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7 王成;单向钢纤维增强水泥砂浆的各向异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8 林建军;水泥基材料中钢纤维的方向控制及增强效应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9 代超;钢纤维—水泥石基体界面特征及对混凝土宏观性能影响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10 朱长书;钢纤维增强ECC材料的粘结性能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50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350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d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