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框架式湖底隧道抗拔桩受力分析及布置优化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 analysi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force of uplift pile in open excavation lakebottom tunnel, which leads to un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anti-pulling pile.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practice of Fangxing Lake Tunnel in Hefei City, the field tes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uplift pile force are carried out on the bottom of the lake tunnel, and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ti-pulling pile in the bi-directional frame type lake-bottom tunnel are explored, and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anti-drawing pile layout is put forwa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plift pile under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wall of the Fangxing Lake Tunnel bears the pressure, and the pile under the pipe gallery bears a relatively small tensile force, and only the right and left caverns span the middle and lower drawing piles play a better role in the anti-drawing action.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l force and crack-resistance check calculation, the pull-out pile has a certain safety surplus. It is suggested to remove the pile body which has not played the role of anti-drawing under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wall and pipe gallery, so a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uplift piles by 20.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analysis of tunnel structure-pile-soil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system of uplift pile is obviously optimized.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uplift pile is used effectively, and the safety of the upper main frame structure has little change, which meets the structural safety requirements.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资金项目(5120851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24B0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M550424)
【分类号】:TU473.1;TU3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世游;关于“描述抗拔桩荷载-位移曲线的幂函数模型”的讨论[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2 许宏发;对“描述抗拔桩荷载-位移曲线的幂函数模型”讨论的答复[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3 吴传波,凌辉,李熹;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的预测[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12期
4 叶金生,康祝远;抗拔桩荷载传递分析及上拔量允许值的确定[J];安徽建筑;2000年03期
5 周佩沿,雷雄武,梁宇;广州新体育馆中央能源中心及停车场的基础设计与施工[J];广州建筑;2002年04期
6 王明;马长波;;现场抗拔桩的双曲线法承载力预测[J];路基工程;2009年04期
7 侯月波;;抗拔桩在箱梁静载试验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3期
8 沈建明;;抗拔桩承载力取值的探讨[J];岩土工程界;2006年06期
9 杨桦;吴宝杰;;地质雷达在某工程抗拔桩断桩检测中的应用[J];浙江建筑;2008年11期
10 姜平;张程博;;后压力注浆技术在某工程抗拔桩施工中的应用[J];21世纪建筑材料居业;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龙华;;抗拔桩基的设计[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2 鄢文杰;高福平;李小均;;考虑桩土粘结效应的抗拔桩承载力分析[A];2009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许宏发;廖铁平;;抗拔桩单桩经济技术分析[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吴建华;徐晓波;;建筑物抗拔桩设计的若干问题讨论[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5 沈建明;;抗拔桩承载力取值的探讨[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王曙光;刘刚;;抗拔桩的分段配筋设计[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丁佩民;肖志斌;;考虑循环荷载反复作用的抗拔桩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8 王之军;毛志新;刘剑平;;等截面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灰色预测[A];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许宏发;程学新;奚水清;汪耀明;;抗拔桩轴力分布函数和位移分布函数间的关系模型[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崔岩;吴世红;;地铁车站采用抗拔桩抗浮的分析[A];第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王敬 林娜;创新的试验场 素质的检阅台[N];中国航空报;2006年
2 朱盈洁邋通讯员 方洪;以科技创新为先导[N];首都建设报;2007年
3 王天;防水层必须通过桩头[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北京东方雨虹 阮和章;走近奥运工程——水立方[N];中国建材报;2007年
5 东方雨虹 阮和章;国家会议中心[N];中国建材报;2007年
6 方洪;采用多项新技术打造国家会议中心精品工程[N];中国建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晓立;抗拔桩承载力和变形计算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孔纲强;群桩负摩阻力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之军;等截面竖向单桩抗拔承载力试验研究及变形非线性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竞;地下结构抗浮设计中抗拔桩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杜智超;预应力抗拔桩动力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3 杨什生;软土地基中抗拔桩的受力与变形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曾国机;土层抗浮锚杆受力机理研究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5 张洁;桩基及锚固工程的分析计算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丁明;抗拔桩承载和变形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魏强;混凝土灌注桩抗拔承载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屈展;液压挤扩支盘桩原位抗拔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9 刘建平;等截面抗拔单桩承载性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魏祥;扩底抗拔桩的承载力和变形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15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415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