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预应力混凝土梁经硫酸盐腐蚀后的受弯性能试验

发布时间:2019-03-15 16:00
【摘要】:将预应力混凝土梁置于质量分数分别为3.0%,5.0%,10.0%的硫酸钠溶液中腐蚀60d后进行静力受弯试验,对腐蚀后混凝土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构件开裂承载力、构件极限承载力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60d腐蚀后,混凝土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增加,抗压强度变化率在硫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时最低,3%时次之,10%时最大;构件的开裂承载力随溶液质量分数增大而提高;极限承载力-溶液质量分数变化趋势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腐蚀溶液质量分数基本一致.
[Abstract]: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were subjected to static bending test after 60 days of corrosion in sodium sulfate solution with 3.0%, 5.0% and 10.0% mass fraction, respectively.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dynamic elastic modulus and cracking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corroded concrete were studied. The change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members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60 days of corrosi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dynamic elastic modulus of concrete increase, and the change rate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the lowest when the mass fraction of sodium sulfate solution is 5%, the second is 3%, and the largest is 10%. The cracking capacity of member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olution mass fraction, and the variation trend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solution mass fraction i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at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corrosion solution mass fraction.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连云港市教育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8224,51278445,51308490)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3045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资助(2013-K4-17)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KJB560015) 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12149)
【分类号】:TU378.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曹大富;马钊;葛文杰;袁沈峰;张政;;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柱的偏心受压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2 曹大富;葛文杰;郭容邑;袁沈峰;王必元;;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6期

3 王玲;CAO Yin;WANG Zhendi;DU Peng;;Evolu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amage of Concrete under Freeze-thaw Cycles[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2013年04期

4 颜曦;刘照;吴旭;彭卫平;赵雄;;变态混凝土施工中浆液的渗透机理[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福海;冻融环境下桥梁下部结构混凝土抗侵蚀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强圣;冻融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力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战冰,刘伟;如何治理T型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纹[J];吉林建材;2002年04期

2 畅君文,贾辉,姜丽霞;某预应力混凝土梁开裂事故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02年05期

3 钱卫;胡世德;薛伟辰;;全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长期变形计算[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年06期

4 彭国勇;刘会;陈光明;;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的预防及处理[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年06期

5 张波;尤琪;赵顺波;;高性能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毛文哲;袁丽莉;;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年02期

7 贺涛;王金山;;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应用能源技术;2007年05期

8 赵少伟;王铁成;郭蓉;刘猛;;双预应力混凝土梁试验与理论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9 尚仁杰;张强;周建锋;曾昭波;;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8年11期

10 蒋学平;王德明;;预应力混凝土梁鉴定试验及其结果判定[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玉兰;;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弯曲抗裂试验设备的改进[A];预应力混凝土现况与发展——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委员会第一届第三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2年

2 尚仁杰;张强;周建锋;曾昭波;;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强度试验研究[A];第十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继锋;马新峰;;超长无黏接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施工质量控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4 李亮平;林清;周成昀;刘泽宇;罗道荣;陈小佳;张谢东;;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的挠度预控研究[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4年

5 郭晓辉;张新乐;曹海;李砚召;;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6 甘敢;;碎石预应力混凝土梁在中小桥梁中的简便应用[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7 袁建力;朱烨;胡德虎;;预应力混凝土梁弯矩—曲率基本曲线的简捷算法[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郑文忠;谭军;解恒燕;王英;;带过渡区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方法研究[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熊辉霞;张耀庭;司马玉洲;;基于损伤理论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弹性模量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10 叶见曙;鞠金荧;吴文清;;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拓宽的若干问题探讨[A];全国既有桥梁加固、改造与评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少伟;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理论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李瑞鸽;全预应力混凝土梁动力性能研究及有效预应力识别[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肖峗;预应力混凝土梁超载疲劳刚度退化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4 谭军;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刘灿;横向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及预应力损失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进洲;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疲劳力学行为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中南大学;2013年

7 张利梅;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及延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美多泽卓;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梁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周博;预应力混凝土梁开裂后刚度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刘猛;先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静载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袁丽莉;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与参数评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乔墩;横张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原理研究[D];重庆交通学院;2004年

6 程守玉;冲击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国印;后压法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毛伟;腐蚀预应力混凝土梁静动力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郑升宝;横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学院;2003年

10 徐荣;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冻融循环和氯离子腐蚀后受力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40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440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0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