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活性TH灰配制武汉绿地中心C70巨柱混凝土试验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9-04-18 16:31
【摘要】:以武汉绿地中心C70巨柱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分析C70高强混凝土泵送施工及强度发展的技术难点。在对胶凝材料激光粒度测试基础上,开展了浆体性能试验与混凝土试配试验。通过对胶凝体系激光粒度测试,确定了活性TH灰对提高体系密实度的作用;通过浆体性能试验,确定了活性TH灰对改善匀质性的作用;确定活性TH灰掺量为25%时,混凝土的匀质性、工作性与强度发展均较理想。工程应用表明采用活性TH灰配合比泵送施工效率高,各项性能理想,确保了工程质量。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chnical difficulties of pumping construction and strength development of C70 high-strength concrete, taking the concrete of C70 column in Wuhan green space cent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n the basis of testing the laser particle size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 the performance test of slurry and the trial matching test of concrete were carried out. By testing the laser particle size of cementitious system, the effect of active TH ash on improving the compactness of the system was determined, and the effect of active TH ash on improving homogeneity was determined by slurry performance test. When the content of active TH ash is 25%, the uniformity, workability and strength development of concrete are ideal.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active TH ash mix ratio pump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each performance is ideal, which ensures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作者单位】: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基金】: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混凝土配制技术与测试评价体系的综合研究(CSCEC-2013-05)
【分类号】:TU528.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谢友均,刘宝举,龙广成;水泥复合胶凝材料体系密实填充性能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1年06期

2 王军;顾瑞;朱亚杰;任海波;;活性TH粉C50自密实钢管混凝土配制技术与应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4年02期

3 余建杰;郭晓钧;邹杰明;杨维康;;自密实混凝土密实度及表观质量试验研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友均,刘宝举,刘伟;矿物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2 刘宝举,谢友均;矿渣细度及掺量对水泥净浆及胶砂性能影响[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3 肖佳;陈雷;赵金辉;;掺合料对C60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4期

4 方泽锋,施惠生;粉煤灰对水泥浆体的水化及亚微观结构的影响[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3年05期

5 朱宝林;黄新;郭晔;马保国;朱洪波;;水泥浆体中连续粒径粉体的堆积密度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06年01期

6 徐迅;卢忠远;;纳米SiO_2对水泥基材料密实填充性能的影响[J];中国粉体技术;2010年05期

7 何登良;董发勤;邓跃全;张东;;放射性“自吸收”水泥基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5年12期

8 郭伟;秦鸿根;孙伟;杨毅文;;外加剂与水胶比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0年06期

9 王长瑞;姚少巍;高振国;;致密堆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J];国外建材科技;2007年05期

10 黄新,袁润章,龙世宗,马保国;水泥粒径分布对水泥石孔结构与强度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唐天宗;黄新;张存涛;;砂在砂浆中的堆积密度的计算方法[A];第三届全国商品混凝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2006全国商品混凝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黄新;朱宝林 ;郭晔;马保国;朱洪波;;连续粒径水泥-矿粉体系在浆体中堆积密度研究[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晔;唐天宗;黄新;;自流平混凝土骨料粒径优化设计方法[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六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何登良;董发勤;邓跃全;徐光亮;;几种矿物的超细加工及对建材防氡防辐射性能的影响[A];2005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闽;超细活性粉石英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邹伟;高性能再生混凝土耐酸雨侵蚀性能研究及环境协调性评价[D];中南大学;2011年

3 陈杨升;矿物掺合料微细集料效应和形态效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吴震;EPS多孔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焦礼静;矿渣微粉在水泥和混凝土中增强效应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6 毛丹;矿物微粉在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中的颗粒级配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常留红;高聚物与水泥砂浆材料率相关本构模型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8 金雪莉;窑灰与多组份工业废渣混掺作为混凝土掺和料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何登良;防氡防辐射水泥砂浆/腻子/多功能涂料及其复合体的开发[D];西南科技大学;2006年

10 赵鹏;矿渣—水泥体系颗粒群特征及其早期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娜,罗涛;如何消除混凝土表面气泡[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田正宏;白凯国;朱静;;透水模板布改善混凝土表层质量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林震,陈益民,苏姣华,郭随华,张文生,张洪滔;外掺磨细矿渣与粉煤灰的水泥基材料的亚微结构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0年S1期

4 王国杰;郑建岚;;自密实钢管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J];混凝土;2006年03期

5 杜艳静;叶燕华;朱国平;刘霞;;自密实混凝土的收缩性能研究[J];混凝土;2009年07期

6 文国华,张腊春,陈强,杨建民,董海文;钢管混凝土拱肋超声检测及混凝土密度质量评判[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7 王爱勤,,张承志,唐明述;火山灰质材料的填充作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5年05期

8 吴中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与科技创新[J];建筑材料学报;1998年01期

9 张希清,宋少民;消泡剂对清水混凝土表面性能影响的研究[J];建筑技术;2002年09期

10 谢友均,周士琼,尹建,刘宝举,龙广成;超细磨粉煤灰作用效应研究[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8年S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文元;;提高混凝土的匀质性[J];混凝土;1992年02期

2 邢锋;张鸣;丁铸;;新拌混凝土的匀质性对其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07年03期

3 李敏;砼搅拌机质检中的砼匀质性问题[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3年02期

4 朱新峰,邵春山,李筠乐;浅析水泥的匀质性和均匀性[J];河南建材;2002年03期

5 孔丽娟;葛勇;张宝生;袁杰;于继寿;;陶粒对混合骨料混凝土匀质性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4期

6 张凯峰;孟刚;欧阳孟学;吴雄;贺桂田;刘天云;;轻集料混凝土泵送匀质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4年S1期

7 何永荣;;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拌筒转速和混凝土匀质性的关系[J];建筑机械;2007年17期

8 韩素芳;;混凝土强度及其匀质性调查结果分析[J];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1987年05期

9 唐春刚;张侠;;集料干涉对轻质混凝土匀质性的影响[J];中国建材科技;2009年04期

10 江琳;;混凝土拌合物匀质性试验及试验结果分析[J];建筑机械化;198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冯文元;;提高混凝土的匀质性[A];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适用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丽芳;轻集料混凝土匀质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60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460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a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