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棕榈加筋上海黏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0 14:01
【摘要】:采用棕榈作为加筋材料对上海黏土进行直剪慢剪试验,通过改变筋材的加筋率及尺寸研究棕榈对上海黏土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1)与素土相比,加筋土的抗剪强度和黏聚力明显提高,但内摩擦角的变化较小;(2)加筋土的最优加筋率为0.6%;(3)棕榈尺寸为6mm×12mm的抗剪强度优于6mm×6mm和6mm×18mm的抗剪强度;(4)垂直压力为100kPa时,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软化型,随着垂直压力的增加,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硬化型;(5)与素土相比,加筋土残余强度降低幅度减小,土体的抗变形能力提高,同时分析了加筋的抗剪强度作用机制,阐述了棕榈加筋材料在黏土中的作用,棕榈可作为加固上海黏土的一种有效方法。
[Abstract]:The direct shear slow shear test of Shanghai clay was carried out with palm as reinforcement material. The influence of palm on the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Shanghai clay was studied by changing the reinforcement ratio and siz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compared with plain soil, the shear strength and cohesion of reinforced soil increase obviously, but the change of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is small; (2) the optimum reinforcement ratio of reinforced soil is 0.6%; (3) the shear strength of palm size 6mm 脳 12mm is better than that of 6mm 脳 6mm and 6mm 脳 18mm, (4) when the vertical pressure is 100kPa, the stress-strain curve is strain softened,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vertical pressure, the stress-strain curve is strain-hardened. (5) compared with plain soil, the residual strength of reinforced soil decreases and the anti-deformation ability of soil increases. At the same time, the mechanism of shear strength of reinforced soil is analyzed, and the effect of palm reinforced material in clay is expounded. Palm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strengthen Shanghai clay.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基金】:诺华上海实验室科研经费(No.3A-11-307-110)
【分类号】:TU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唐朝生;施斌;高玮;;聚丙烯纤维和水泥对粘性土强度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1期

2 刘晓霞;茅琛;;棕叶纤维性能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06年09期

3 周学明;袁良英;蔡坚强;候新杰;;上海地区软土分布特征及软土地基变形实例浅析[J];上海地质;2005年04期

4 包承纲;丁金华;;纤维加筋土的研究和工程应用[J];土工基础;2012年01期

5 魏丽;柴寿喜;蔡宏洲;李敏;;麦秸秆加筋滨海盐渍土的抗剪强度与偏应力应变[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峰;李辉利;;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界面特性研究现状及展望[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2 李炳跃;刘国强;;加筋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重庆建筑;2009年10期

3 石挺丰;赵炼恒;;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加筋路堤稳定性极限上限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4 张同华;李晓龙;程岚;毛龙;;棕榈纤维的性能及其应用现状[J];产业用纺织品;2010年06期

5 陈卉颖;孙菲;张惠萍;晏雄;;棕榈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J];产业用纺织品;2011年10期

6 刘红军;王保良;于彦泉;;土工合成材料加固路堤边坡机理及工程实际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刘红军,杨东海;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05年03期

8 王凤江;加筋尾矿砂的三轴试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肖衡林,王钊,黄杰;3种不同土工格栅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公路;2002年11期

10 曹雅娴;申向东;胡文利;;聚丙烯纤维加固水泥土的三轴试验研究[J];公路;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朱今凡;徐小武;马田;刘枫;;白山水电站高孔挑流鼻坎裂缝成因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A];寒区水资源研究[C];2008年

2 王海清;毛显中;;关于土工格栅节(结)点的试验研究—抗弯刚度仪的研制[A];全国第六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张同华;李晓龙;程岚;毛龙;;棕榈纤维的性能及其应用现状[A];第十六届全国花式纱线及其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孟庆云;杨果林;;重塑膨胀土直剪试验中的强度特性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李晓军;薛换成;张鑫磊;冯樊;;纤维土抗拉强度测定[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6 武亚军;李文举;张孟喜;;边坡加固中立体加筋土工作特性数值分析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7 李建;唐朝生;王德银;刘宝生;朱昆;唐伟;;纤维加筋土的抗拉强度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蒋小刚;;浅谈承载比(CBR)试验及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梅;云南傣族贝叶档案保护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石茜;稻草加筋滨海盐渍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D];兰州大学;2011年

3 周淮;静载下H-V加筋土挡墙的作用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徐望国;加筋强风化软岩粗粒土路堤填料工程性质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马强;高填方涵洞受力特性及新型格栅减载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汪承志;土工格栅蠕变特性及其加筋结构长期工作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孙宇坤;受盾构隧道施工影响的砌体结构房屋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高江平;网状加筋挡墙结构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9 杨果林;加筋土挡土结构动力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10 杜运兴;预应力CFRP加筋土技术的应用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淑雯;沿海固化双层地基应力与变形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2 王晓蕾;延吉盆地强膨胀软岩强度特性及其本构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孙剑;玉米根茬结构和力学特征及与土壤的摩擦学性能[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冬青;胶结粗粒土应力—应变关系特性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蒋正国;纤维红黏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俞晓丽;高速公路植草边坡根土相互作用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7 杨舒;纤维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8 曹雅娴;聚丙烯纤维硅粉水泥土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9 鲁志新;康临高速公路柔性挡墙稳定性分析与风险评价[D];长安大学;2011年

10 申俊超;大广高速公路信阳境光山段软基处理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鸣真;土壤固化剂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1997年05期

2 刘晓霞,王振永,徐卫林;棕叶纤维的开发研究初探[J];纺织学报;2004年03期

3 曹晓娟,孙明智,孟宪勇;改良土静强度试验及结果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1期

4 朱赞成;华渊;宋卫东;;某公路隧道不同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性能比较[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1期

5 唐朝生;施斌;高玮;;聚丙烯纤维和水泥对粘性土强度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1期

6 李敏;柴寿喜;魏丽;;麦秸秆的力学性能及加筋滨海盐渍土的抗压强度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4期

7 王罡,潘江津 ,张胜利 ,刘鹏;国家大剧院工程C30P16纤维混凝土的研制与应用[J];建筑技术;2004年02期

8 王正宏;;对一种纤维土工程性状的探讨[J];路基工程;1990年01期

9 张旭东,战永亮,张艳美;纤维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01年01期

10 刘惠忠,贾文春;土壤固化剂在渠道防渗中的开发应用[J];内蒙古水利;200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继位;麦秸秆加筋条件与加筋滨海盐渍土的抗压强度研究[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荣基,梁波,杨有海;粉煤灰与加筋粉煤灰的动力强度特性[J];铁道学报;1997年02期

2 赵明阶,王明全;重庆砂岩变形及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沙玲;王国才;金菲力;陈龙珠;;淤泥再生混合轻质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4 谢定义;动荷截下土的强度特性[J];水利学报;1987年12期

5 舒芝琴;;某海区海洋土应力-应变与强度特性初探[J];岩土力学;1987年04期

6 周小凤;张孟喜;邱成春;朱洪;王进;;不同形式土工格栅加筋砂的强度特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7 刘小生,汪闻韶,赵冬;饱和原状砂土的静、动力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1991年11期

8 潘林有,程玉梅,胡中雄;卸荷状态下粘性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1年04期

9 齐剑峰;栾茂田;聂影;范庆来;马太雷;;饱和黏土剪切变形与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陈晓平;黄井武;尹赛华;郑坚昭;;滑带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国藩;宋玉普;彭放;;砼在两压一拉加载下的变形和强度特性[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卷)[C];1990年

2 王子潮;王绳祖;;地壳温压条件下的迁安石英岩强度特性[A];第一届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3 王新辉;钱锋;缪林昌;;海相软土及水泥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廖红建;张新善;李震东;;含水量变化对桩土复合体强度特性的影响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5 李铁汉;;岩体特性与岩体稳定性评价[A];全国首届工程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7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黎冰;动荷载下粘土与EPS颗粒混合轻质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瑞瑞;真三维应力状态下重塑黄土变形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冯涛;黄土三维强度特性及其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73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473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f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