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的静力特性及施工仿真分析
[Abstract]:Chord Dome is a new hybrid spatial structure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upper single-layer reticulated shell and lower cable-bar system.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lower cable-bar system, the stability and overall stiffness of the upper single-layer reticulated shell are strengthened. The system has low requirements for boundary constraints, beautiful shape, novel design and less difficulty in construction than cable domes, so it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project of a gymnasium,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structure of long-span elliptical chord branch domes. The main work is as follows: 1. The static performance of long-span elliptical chord Dome structure i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stat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nd internal force of members under load are compared between chord-supported domes and corresponding single-layer reticulated shells, and the influence of changing rise-span ratio on static performance of chord-supported domes is considered. 2. The nonlinear buckling behavior of elliptical chord-supported domes and corresponding single-layer reticulated shells is compared. Considering geometric nonlinear, material elastoplasticity, initial geometric defects and live load half span arrangement, the effects of the selection of the most unfavorable buckling modes and the change of initial geometric defects on the stable bearing capacity of chord domes are investigated. On this basis, the stability of chord domes with different rise-span ratios is studie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joint displacement and internal force of members under four different construction schemes are compared, 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nsion sequence and tension control stress on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are analyzed. On this basis, a more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scheme is determined. To sum up, the static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of an elliptical chord Dome are deeply studied in this paper,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ingle-layer reticulated shell. The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different construction simulation analysis schemes is discussed.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3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山,包红泽,张志宏,董石麟;弦支穹顶结构的预应力优化设计[J];空间结构;2004年03期
2 陈志华;秦亚丽;史杰;;弦支穹顶结构体系的分类及结构特性分析[J];建筑结构;2006年S1期
3 刘谦;;弦支穹顶结构的预应力优化设计[J];四川建材;2006年01期
4 张增军;马人乐;张哲;;弦支穹顶结构动力反应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6年04期
5 陈志华;张立平;李阳;窦开亮;郭云;;弦支穹顶结构实物动力特性研究[J];工程力学;2007年03期
6 陈为;樊明洁;赵伟;;弦支穹顶结构的弹性稳定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7年25期
7 郭佳民;董石麟;袁行飞;;弦支穹顶结构的形态分析问题及其实用分析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8年12期
8 董石麟;袁行飞;郭佳民;楼道安;吴建挺;;弦支穹顶结构模型张拉成型试验研究(英文)[J];空间结构;2008年04期
9 赵洪金;董宁娟;;弦支穹顶结构体系的研究进展[J];山西建筑;2008年15期
10 王志强;王辉;;大跨弦支穹顶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8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飞;倪建公;罗永峰;;弦支穹顶结构施工力学研究综述[A];第四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刘红波;陈志华;;弦支穹顶结构的节点设计[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洪yN;张峥;丁洁民;何志军;;常熟体育馆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分析与设计[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爱林;黄冬明;刘学春;王冬梅;;2008年奥运羽毛球馆弦支穹顶结构模型施工张拉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郑君华;罗尧治;周观根;;弦支穹顶结构的施工全过程分析[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志华;;弦支穹顶结构体系[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7 陈志华;左晨然;;弦支穹顶结构的非线性分析[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左晨然;陈志华;毕继红;;弦支穹顶结构的线性与非线性分析[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爱林;王敬仁;;2008奥运会羽毛球馆弦支穹顶结构支座约束条件施工仿真分析[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爱林;张庆亮;葛家琪;;2008奥运羽毛球馆弦支穹顶结构多点输入地震分析[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杨崇光 武刚;华冶大连体育馆弦支穹顶结构张拉结果通过论证[N];中国冶金报;2010年
2 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钢结构学会理事长 陈志华;索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二)[N];中国建设报;2012年
3 杨纯红;张穹拉索 成就奥运场馆[N];中华建筑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东;钢铁铸就史上最美羽毛球馆[N];中国冶金报;2008年
5 成辉;绿色 科技 人文[N];建筑时报;2008年
6 盖爽;为奥运场馆建设扫除障碍[N];中华建筑报;2008年
7 马生泓;我们就是干这行的[N];中华建筑报;2008年
8 万兴亚;七年30亿元打造北京科技奥运[N];中国改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学春;新型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体系创新研究与奥运工程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2 刘红波;弦支穹顶结构施工控制理论与温度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张明山;弦支穹顶结构的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郭佳民;弦支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张国发;弦支穹顶结构施工控制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红亮;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的缺陷敏感区域及动力稳定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熊炜;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的静力特性及施工仿真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陈小培;弦支穹顶结构的稳定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秦亚丽;弦支穹顶结构施工方法研究和施工过程模拟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5 银小刚;大跨弦支穹顶结构稳定性及竖向地震响应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史杰;弦支穹顶结构力学性能分析和实物静动力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张庆;弦支穹顶结构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8 李可娜;不同参数对弦支穹顶结构静动力、弹塑性稳定性能的影响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9 郭云;弦支穹顶结构形态分析、动力性能及静动力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窦开亮;凯威特弦支穹顶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及弦支穹顶的静力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78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478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