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碳纤维复合板材修补损伤方钢管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8 17:40
【摘要】:为研究具有不同初始损伤的方钢管梁在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板后的受弯性能,设计3组共6根不同初始损伤的方钢管梁试件,以梁跨中截面底部不同深度的切口表征其初始损伤,对其进行三点受弯静力试验研究。对3组试件的试验过程、破坏特征进行比较,并绘出相应的荷载-挠度曲线,得到修补前后的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以及不同荷载水平下CFRP板上的应变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CFRP板修补损伤方钢管梁能够有效提升钢梁的屈服荷载,但只能有限提高其极限荷载;当初始损伤增大时,CFRP板的修补效果更显著;梁最终破坏模式没有因修补而改变。为了避免CFRP板过早剥离,需要在板端采用机械锚固的方式确保CFRP板与钢梁的共同工作。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bending properties of square steel pipe beams with different initial damage after bonding carbon fiber composite (CFRP) plates, three groups of six specimens of square steel pipe beams with different initial damage were designed. The initial damage was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depth incisions at the bottom of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beam, and the three-point bending static test was carried out. The test process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groups of specimens are compar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load-deflection curves are drawn, and the yield load and ultimate load before and after repair, as well as the strain distribution on CFRP plate under different load levels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FRP plate repair damage square steel pipe beam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yield load of steel beam, but only limited increase its ultimate load, when the initial damage increases, the repair effect of CFRP plate is more significant. The final failure mode of the beam has not been changed by repair. In order to avoid premature peeling of CFRP plate, it is necessary to use mechanical anchoring at the end of the plate to ensure the joint work of CFRP plate and steel beam.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分类号】:TU3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马建勋,宋松林,赖志生;粘贴碳纤维布加固钢构件受拉承载力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3年02期

2 张宁,岳清瑞,杨勇新,胡利强,彭福明,才鹏,赵颜,魏广忠,张运生;碳纤维布加固钢结构疲劳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4年04期

3 郑云,叶列平,岳清瑞;FRP加固钢结构的研究进展[J];工业建筑;2005年08期

4 胡亮;欧阳煜;涂穆发;;碳纤维加固钢吊车梁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完海鹰;郭裴;;CFRP加固钢结构的现状与展望[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杨启斌;;基于FRP的PVC管新型组合结构柱的研究进展[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 蔡洪能;陆玉姣;王雅生;并木宏德;;FRP补强疲劳损伤钢结构裂纹扩展研究[J];材料工程;2006年S1期

4 卢亦焱;吴涛;张号军;;预应力CFRP布加固钢梁的施工技术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5 张瑜;;浅谈我国钢结构住宅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9期

6 戴雍;;FRP加固钢梁的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7期

7 陈华;蒋东锋;黄文波;;碳纤维片材在钢结构加固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10年08期

8 王丽娜;;FRP加固结构的疲劳性能研究简述[J];房材与应用(材料·结构);2005年06期

9 程健;;外贴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8年01期

10 马建勋;宋松林;蒋湘闽;;碳纤维布-钢构件抗剪粘接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曹靖;王建国;完海鹰;;CFRP加固H型钢梁数值模拟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2 郑云;叶列平;岳清瑞;惠云玲;;CFRP加固疲劳损伤受拉钢板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A];FRP与结构补强——'05全国FRP与结构加固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5年

3 阎石;孙威;王丽娜;綦宝晖;;利用CFRP加固钢结构吊车梁静载实验研究与FEM分析[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戎希杰;;纤维材料在结构加固中的综合应用[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完海鹰;葛春林;;碳纤维加固钢梁的有限元模拟[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庄金平;陶忠;韩林海;;FRP加固钢管混凝土柱的应用探讨[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郭晓燕;蒋首超;王奔;郭小农;郑博通;;CFRP增强铝合金焊缝受力性能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九)——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ISSF-2012)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冯鹏;叶列平;孟鑫淼;;FRP加固与增强金属结构的研究进展[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3年

9 吕海波;沙吾列提·拜开依;冯鹏;买尔旦·赛皮丁;张煈华;;GFRP管抗屈曲加固角钢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钮鹏;碳纤维增强压弯钢构件稳定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曹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钢结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冯鹏;新型FRP空心桥面板的设计开发与受力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 彭福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修复金属结构界面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5 贺学军;FRP加固负载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及剥离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陈凤山;海洋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CFRP加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程长征;涂层结构和V形切口界面强度的边界元法分析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王德选;预应力CFRP布加固钢箱梁与混凝土组合梁力学性能[D];东北大学 ;2009年

9 陈养厚;滩海石油老龄平台维修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叶华文;预应力碳纤维板(CFRP)加固钢板受拉静力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梓晖;东濠涌高架桥加固工程中预应力CFRP布的应用与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林;预应力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及动力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永茂;碳纤维布加固损伤钢吊车梁的疲劳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俊杰;碳纤维布加固圆钢管轴心受力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5 童晨财;无粘结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梁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徐佳;建筑钢结构粘结连接节点的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袁菁颖;碳纤维布加固H型钢梁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叶黎明;CFRP板加固钢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1年

9 马雯婉;FRP加固方管受压柱的承载力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骆青业;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技术及空气预热器柔性密封结构的实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郑代华,杨庆生;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现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2 陆胜;牛忠荣;胡宗军;;CFRP加固焊接钢结构力学性能研究[J];钢结构;2008年03期

3 马建勋,宋松林,赖志生;粘贴碳纤维布加固钢构件受拉承载力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3年02期

4 张宁,岳清瑞,杨勇新,胡利强,彭福明,才鹏,赵颜,魏广忠,张运生;碳纤维布加固钢结构疲劳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4年04期

5 庞林飞,邱洪兴,陆?;基于剩余刚度模型的构件疲劳寿命预测[J];工业建筑;2005年S1期

6 石启印;陆鸣;张庆宗;李爱群;惠卓;;碳纤维布加固的钢筋砼吊车梁的抗弯疲劳性能[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1期

7 阎石;韩杨;綦宝晖;张曰果;孙威;;利用CFRP加固钢吊车梁弯曲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幸坤涛;在役钢结构吊车梁疲劳可靠性与安全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继祥;张元元;刘肖凡;;钢纤维混凝土六桩双柱厚承台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9年02期

2 李富民;袁迎曙;;腐蚀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2期

3 苗吉军;毕文萍;刘延春;刘继明;郝勇;;碳纤维布加固足尺混凝土柱偏压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S2期

4 王清湘;阮兵峰;崔文涛;;GFRP套管钢筋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9年06期

5 荀勇;支正东;张勤;;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3期

6 王兴国;陈红强;赫中营;周朝阳;;无粘结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S2期

7 卢亦焱;张学朋;唐志宇;;碳纤维布与钢板粘结复合材料徐变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9期

8 苏少军,,施卫星,朱伯龙,侯焕文,周国鸣;中国金融大厦模型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1996年01期

9 张爱林;王冬梅;张国军;刘学春;;多次预应力拱桁架静力试验[J];建筑结构;2008年02期

10 胡庆红;谢新宇;;深长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鲁彩凤;刘颖;;二次受力对CFRP加固梁承载力影响试验及理论研究[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唐扬;沈祖炎;陈以一;;冷弯薄壁焊接矩形管柱的承载力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3 何庭蕙;;矩形平板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破坏形式及极限荷载等值线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4 李苓;;叠加法推算单桩极限荷载[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5 牛海成;李壮文;孙青岭;;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有限元分析SIGY参数的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6 李义生;白正仙;刘锡良;;各因素对单榀张弦梁结构稳定性能影响分析[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红雨;杨敏;;基坑附近既有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减损的估算[A];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第四届获奖工程专栏[C];2005年

8 徐守泽;曹喜;张韫美;;空间网架结构弹塑性极限荷载的变分不等方程一线性互补方程解法[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9 王铁成;韦灼彬;张小鹏;赵领志;李增志;;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板的非线性分析[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曹平周;谢怀欣;解慧玲;;偏心受压砖柱极限荷载分析[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立群 王高利;ARJ21—700最后一项TIA前静力试验完成[N];中国航空报;2011年

2 郁玉;研究新型结构 提高抗震性能[N];中国质量报;2007年

3 奈度;印度馆:竹子的殿堂[N];文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伟;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损伤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D];郑州大学;2007年

2 李贵炳;碳纤维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与剥离破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赵明华;倾斜荷载下基桩的受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4 吕国玉;无比钢复合墙体受压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蒋田勇;碳纤维预应力筋及拉索锚固系统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6 王革立;岩溶地基嵌岩桩桩基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7 谭军;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胡安妮;荷载和恶劣环境下FRP增强结构耐久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洪雷;石墨水泥砂浆注浆钢纤维混凝土智能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伍永飞;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静力非线性分析程序研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逄成林;轻型木桁架齿板对接节点拉、弯、剪屈服荷载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2 王伟佳;CFRP加固工字钢梁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3 祝夏;二次荷载下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芳芳;普通和预应力FRP加固梁的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葛清蕴;钢管高强混凝土核心柱轴心受压性能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6 刘丽娜;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预裂梁试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07年

7 李鹏;钢筋混凝土板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吕林;CFRP加固震后严重损伤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9 张彬;方钢管柱—工字钢梁节点性能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10 宋显锐;初始荷载下碳纤维布加固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80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480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3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