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挖掘机势能回收系统参数优化与试验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brid electric excavator, a scheme of dynamic arm potential energy recovery based on hydraulic accumulator and power battery is proposed, and the parameters of key components of potential energy recovery system are matched by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recovery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e overall control method of the recovery system is designed, and the matching effect and control method are simulated and evaluated. The experimental platform of hybrid power mining maneuvering arm potential energy recovery system is set up, and the potential energy recovery effect and control performance are studied. The simulation an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tential energy recovery scheme based on hydraulic accumulator and battery is feasible,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stable, the parameter matching effect is good, and the potential energy recovery rate is high.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AA044401)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F04B01) 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0GK200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003511)
【分类号】:TU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何清华;刘昌盛;龚俊;张大庆;赵喻明;;一种液压挖掘机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及控制策略[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1年01期
2 张振兴;;“移花接木”可行吗? 与浙江大学王庆丰教授谈工程机械混合动力技术[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0年01期
3 张彦廷;王庆丰;肖清;;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液压马达能量回收的仿真及试验[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08期
4 林潇;管成;裴磊;潘双夏;;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动臂势能回收系统[J];农业机械学报;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路;孟朝霞;;现代设计方法的先进技术[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鲍燕伟,吴玉兰;开口凸轮机构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J];北京纺织;2005年05期
3 孟宪颐,赵国恩;基于Pro/Engineer分析特征的结构优化设计[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王兴茹,刘明新,王彦英;手机的虚拟概念设计[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王红;方园;边小川;曹斌;;电脑袜机挑针器的动力学分析[J];纺织机械;2011年01期
6 王辉;方园;唐艳;王红;;基于ANSYS/LS-DYNA电脑手套机成圈机件的动力学分析[J];纺织机械;2011年03期
7 方园;王辉;唐艳;王红;;基于ANSYS/LS-DYNA电脑袜机成圈机件的动力学分析[J];纺织学报;2009年07期
8 刘福平;;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最小体积优化设计[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9 杨平;机械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几点心得和体会[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包仲贤,於时才,谢鹏寿,朱爱红,朱昌盛;柔性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诊断[J];甘肃科技;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姜继海;于安才;沈伟;;基于CPR网络的全液压混合动力挖掘机[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小东;张炳力;;混合动力技术与未来汽车的发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2 何继爱;王惠琴;;永磁同步电机空间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5年06期
3 罗玉涛,俞明,陈炳坤,陈统坚;电动车制动能量再生反馈控制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2年05期
4 陈世教,洪昌银,刘琛;现代全液压挖掘机多路阀的功能[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5 王庆丰;张彦廷;肖清;;混合动力工程机械节能效果评价及液压系统节能的仿真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12期
6 刘昌盛;张大庆;蒋苹;谭青;;工程机械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建筑机械;2009年09期
7 潘双夏;王冬云;李贵海;;基于能量守恒和四线法的SOC估算策略研究[J];汽车工程;2007年05期
8 浦金欢,严隽琪,殷承良,张建武,朱正礼;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07期
9 蒋丰年,段京云,朱晓毅;新型能量回收式液压举升系统[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5年01期
10 徐兵,欧阳小平,杨华勇;配置蓄能器的变频液压电梯节能控制系统[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Michael M.Fisher ,Frank E.Mark ,Tony Kingsbury ,Jurgen Vehlow ,Takashi Yamawaki ,赵明 ,温雪峰 ,李金惠;废电子电气产品塑料可持续再生过程中的能量回收(上)[J];家电科技;2005年11期
2 江祖德,王永兴,王兴华,曹志锡,徐方明;活塞式液压能量回收装置运转试验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3 肖俊海;;浅谈医院建筑的暖通节能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0年06期
4 刘龙江;边鑫;孙永芳;;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的设计[J];新技术新工艺;2011年04期
5 黄临生;;日本钢铁工业的能量回收[J];重型机械;1982年03期
6 柯玄龄;梁秀英;;有机工质朗肯循环(ORC)在中、低温余热能量回收中的应用[J];汽轮机技术;1985年05期
7 王立宽,郭志勇;城市客车的能量回收装置[J];城市车辆;1994年04期
8 杨瑜文,,冯明之;烟气能量回收机组的调节控制[J];动力工程;1996年06期
9 王平 ,丁翊武;便携式海水淡化器[J];机电设备;1997年06期
10 徐树风;螺杆压缩机的能量回收[J];流体机械;200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清;王庆丰;林添良;胡宝赞;龚文;;混合动力系统在液压挖掘机上的应用研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周峰;马国远;;公共建筑用热虹吸管能量回收设备夏季工作特性的实验研究[A];庆祝北京制冷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天;王晓辉;;浅谈室内通风与能量回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静;姬园;;浅谈汽车仪表参数匹配[A];第七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吴金妹;陈学永;周宝q;;低频振动攻丝参数匹配的专家系统的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数字化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徐兵;杨华勇;冉隆林;;采用蓄能器的新型液压电梯节能控制系统[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杨昂岳;曾砥平;;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形成和发展[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 教学论文)[C];1995年
8 郭凤仪;杨宁;董讷;;超级电容器应用于电动摩托车研究与实现[A];第18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杨欣;;利用飞轮储能的能量回收型液压升降系统研究[A];第十五届流体动力与机电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梁忠;马国远;;吊装单元式热虹吸管能量回收机组的实验研究[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献身机械电子事业引领创新步伐[N];科技日报;2005年
2 张平 傅秋瑛;年轻的精彩[N];科技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崔玉平;印建安的陕鼓百亿元路径[N];中国工业报;2005年
4 秦夏;陕鼓中标国内外两大TRT项目[N];中国化工报;2007年
5 王梅;以节能技术装备促进钢铁工业发展[N];现代物流报;2006年
6 通讯员 秦夏 首席记者 张苓;我国首套4000立方米以上高炉TRT出口[N];中国冶金报;2006年
7 王梅;提升节能技术装备促进钢铁工业发展[N];中国质量报;2006年
8 记者 申海洋;威柯亮相上海国际节能减排博览会[N];民营经济报;2008年
9 胡荣山;上海海大为港口企业“定做”人才[N];中国水运报;2007年
10 秦夏;陕鼓产值突破30亿元大关[N];中国化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树忠;基于液压式能量回收的挖掘机动臂节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滔;混合动力挖掘机动臂能量回收单元及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肖清;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与参数匹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郑维;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参数匹配方法与控制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郑维;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参数匹配方法与控制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伟;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参数匹配、协调控制与性能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于海芳;混合动力汽车复合储能系统参数匹配与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刘松山;电磁馈能悬架阻尼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卢红影;电控斜轴柱塞式液压变压器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韩文;新型电控液驱车关键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丰立东;基于同步电荷提取方法的能量回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杨兴旺;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与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呼和;增程式纯电动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与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焦磊;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参数匹配及控制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刘建春;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参数匹配与控制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阮越广;电动车辆新型能量回收电机的研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巴特;混联混合动力客车的参数匹配与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陈智家;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与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孙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参数匹配及优化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10 李治萱;DCT混合动力汽车的构型分析、参数匹配及优化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24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24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