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其关键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19-08-09 17:11
【摘要】:城市绿地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生态基础。城市绿地不仅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休闲游憩场所,,还在防止城市扩张、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等方面效果显著。在当今城市环境日益的恶化的情况下,规划建设城市绿地更是缓解各种城市问题的有效手段,我国自建国以来大力发展城市绿化事业,颁布多部法规、标准,指导规范城市绿地建设,并提出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强制性规划内容。我国城市竞相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依照规划发展各地城市绿地,使我国城市绿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对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发展历史、研究进展综述的基础上,明确城市绿地系统相关概念,进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兴平市城市绿化现状及地域空间特色进行了兴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近期建设成为省级园林城市及宜居魅力城市、中期建设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及现代低碳工业城市、远期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及关中平原生态宜居的花园式工业绿城的目标,在中心城区和市域两个层次上进行兴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出市域绿地系统结构,对市域景观系统和生态环境建设进行规划;并提出中心城区绿地的网络化结构,形成城市绿地空间布局框架。同时,进行了中心城区绿地分类规划、树种规划、古树名木规划、防灾避灾绿地规划以及城市绿线的划定与管理规划。 由兴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例引发市域绿地系统、城市绿地分类、城市绿地系统指标及绿道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并一一分析论述。 主要结论如下: (1)确定兴平市城市绿地发展指标。 (2)兴平市市域绿地系统结构为:“一心、双环、两带、三片、多廊、多点”。 (3)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为“一环、三廊、四带、五核、八横六纵、多点”的网络化结构,形成绿地空间布局框架。 (4)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成果只能停留在市域范围的概念性规划布局层面,在具体内容的实施方面,可操作性不强,需结合学科内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进一步完善。 (5)我国现行城市绿地分类、指标有待深入研究完善。 (6)城市绿地系统中需要引入绿道的规划建设,使城市绿地系统更加连贯、完善,功能更加齐全。
【图文】:
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中定义城市建成区为城、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城市建成城市建成区绿地系统。层次绿地系统的关系次绿地系统(市域绿地系统、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城建成区绿地系统)与城市规划空间层次相对应,其中,绿地系统属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系统,而市域属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城市绿地系统。各空间层。
通过对城市绿道进行调查,分析其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作用。1.5 研究对象兴平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中部(见图1-2),位于北纬34°12′50″~34°26′53″,东经 108°17′49″~108°37′7″,东与咸阳市接壤,南与周至县、户县毗连,西与武功县为邻,北与礼泉县、乾县为界。兴平市区位于市域中部,东距西安 40km,咸阳23km,东北距咸阳国际机场 26km,西距宝鸡 129km(见图 1-3)。17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5.2
本文编号:2524908
【图文】:
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中定义城市建成区为城、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城市建成城市建成区绿地系统。层次绿地系统的关系次绿地系统(市域绿地系统、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城建成区绿地系统)与城市规划空间层次相对应,其中,绿地系统属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系统,而市域属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城市绿地系统。各空间层。
通过对城市绿道进行调查,分析其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作用。1.5 研究对象兴平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中部(见图1-2),位于北纬34°12′50″~34°26′53″,东经 108°17′49″~108°37′7″,东与咸阳市接壤,南与周至县、户县毗连,西与武功县为邻,北与礼泉县、乾县为界。兴平市区位于市域中部,东距西安 40km,咸阳23km,东北距咸阳国际机场 26km,西距宝鸡 129km(见图 1-3)。17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亮明;章美玲;;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探讨——以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防灾绿地建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2 严玲璋;;城市绿化树种规划编制原则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S2期
3 刘常富;何兴元;陈玮;赵桂玲;徐文铎;;沈阳城市森林三维绿量测算[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周笑冰;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吴人韦;支持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专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0年04期
6 刘滨谊,姜允芳;论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误区与对策[J];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7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程进;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反规划”之台州案例[J];城市规划;2005年09期
8 俞孔坚;张蕾;;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禁建区及绿地系统——以山东菏泽为例[J];城市规划;2007年12期
9 吴人韦;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J];城市规划;1998年06期
10 俞孔坚,段铁武,李迪华,彭晋福;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J];城市规划;1999年08期
本文编号:2524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24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