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1000核电工程混凝土设计与应用
【作者单位】: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江西中电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TU7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智海;刘宝举;;粉煤灰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锋,冷发光,冯乃谦,李伟文;高性能混凝土骨料数量效应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2期
2 赵文兰;汤寄予;;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3 乔宏霞;何忠茂;刘翠兰;;SO_4~(2-)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4 华建民;高育欣;;温度作用对混凝土墙体早期开裂的影响分析与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5 何娟;;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6 霍世金;尚建丽;;机制砂配制C60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7 马景才;姚继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各国最小保护层厚度对比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8 张文武;王振龙;何兆益;;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预防措施的再认识[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9 李柱凯;刘云;;高钛渣复合微粉的应用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10 丁以兵;;高性能混凝土自养护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巴恒静;苏安双;;环向约束条件下高强混凝土早期开裂[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刘建忠;孙伟;缪昌文;刘加平;;弯曲荷载与盐溶液复合作用下混凝土冻融损伤[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缪昌文;刘加平;刘建忠;;外加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谢燕;吴笑梅;樊粤明;赖小强;赖标来;;混凝土早期温度应力发展及抗裂性能评价[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5 徐德龙;;论水泥工业的科技进步[A];2005年水泥技术大会暨第七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柯科杰;黄仕阶;庄建坤;李桂青;黄耀明;李晓忠;;KJ-JS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性能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与工程应用[A];2007年全国混凝土外加剂新技术、新产品(转让)交流会会议交流资料[C];2007年
7 蒋元海;张裕民;柳刚;祁建华;张铂;;建筑砂浆应用技术的探讨[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功洲;王玲;;煤矿特殊凿井井壁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柯科杰;李桂青;黄仕阶;庄建坤;柯蕾;黄耀明;;聚羧酸KJ-JS高性能减水剂配制C20~C100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与应用[A];2007'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贺智敏;谢友均;刘宝举;;粉煤灰掺量对蒸养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A];2007'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俊强;石灰石粉作混凝土掺合料的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2 李建新;高温重构对钢渣组成、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黎鹏平;胶凝材料组成与钢筋混凝土氯离子腐蚀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婷婷;基于集料功能设计的水泥石界面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姜从盛;轻质高强混凝土脆性机理与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田q;水泥基电磁防护吸波多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于湖生;黄麻纤维用于混凝土增强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8 刘润清;多因素影响下低温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琼;跨断层隧道地震反应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10 石建光;再生骨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国栋;钢筋锈蚀耐久性基础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杨明林;塑性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指标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蔡秀兰;再生细集料混合砂浆配合比及物理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张庆新;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及在冷却塔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09年
5 刘秦;再生废砖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及物理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陈高锋;钢丝网约束混凝土轴压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赵亮平;高温中纤维矿渣微粉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孟丽峰;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强度影响因素及其固化Pb~(2+)的形态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9 赵畅;海洋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彭超;单向荷载、冻融循环及龄期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原通鹏,邓德华,曾志,潘武略;矿物掺合料抗氯离子扩散性能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祖斌;;实施战略整合 适应新一轮核电工程建造需要[J];中国核工业;2006年09期
2 郭\,
本文编号:2531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31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