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砖混结构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

发布时间:2019-09-04 07:03
【摘要】:本文首先综述了砖混结构检测、鉴定、加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出适合黄土地区砖混结构的抗震检测、鉴定、加固的可行方法,然后采用有限元软件对一幢4层的砖混结构校舍进行了抗震的计算,分析了房屋的整体受力,以及在地震作用下构造柱,圈梁,楼地面,墙体的破坏机理,找出合适的抗震加固方法。 砖混结构的抗震加固主要从提高房屋的的承载力入手,加强房屋整体的抗震性能,增设扶壁柱,提高墙面的抗剪性能。本文从一个实际的工程实列入手,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整体模型,分析在地震作用下,砖混结构的受力性能,找出砖混结构的薄弱点,采用抗震加固方法提高加固对象的整体抗震性能。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 1)从砖混结构检测、鉴定、加固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目前砖混结构的检测方法,鉴定理论,加固方法,找出合理的适合黄土地区7°抗震的砖混结构加固方法。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基基础的抗震加固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制定抗震加固方案时,满足优化房屋综合抗震能力,便于施工、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效果应符合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经济合理、施工简便、技术先进。 2)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碳纤维加固法)本文从碳纤维布加固山墙墙面,提高其抗剪,抗裂能力入手,采用有限元建模,研究了碳纤维布加固墙面的受力机理,分析了碳纤维布加固前后墙面的应力变化,得出了碳纤维布加固在提高墙面抗裂性能,抗剪性能方面的改善为以后碳纤维布加固墙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3)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砖混结构的整体模型,分析在地震力作用下砖混结构的模态,频率,周期,研究了砖混结构的受力性能,圈梁,构造柱,楼地面的破坏机理,从而能够目的明确的进行房屋的抗震加固。在本文中通过模型的整体计算发现楼梯间的圈梁在地震作用下是薄弱环节,然而好多的文献当中都忽略了砖混结构楼梯间的重要性,认为建立整体模型更能全面的分析加固对象的受力,是研究抗震加固的有效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39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树枝;;汶川地震灾区学校建筑的震害分析[J];福建建筑;2008年10期

2 胡树森,艾树生;建设工程抗震安全鉴定的实践与探讨[J];工程抗震;2004年01期

3 张敬书,潘宝玉;现行抗震加固方法及发展趋势[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年01期

4 李黎;尹鹏;;多层砌体结构抗震鉴定实例[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01期

5 林树枝;;汶川地震灾区房屋抗震加固及设计的几点建议[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年04期

6 朱彦鹏;黎学锋;;基础局部切除工程中基础的加固处理[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朱彦鹏;刘辉;王秀丽;郑建军;;混凝土中植筋深度的理论与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6年03期

8 汤朝晖;;日本中小学校防灾抗震设计启示[J];建筑学报;2009年01期

9 徐向东;;汶川大地震中小学校舍震害调查[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田晓虹;;阪神大地震后重建给我们的启示[J];社会观察;2008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本东;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鉴定技术及加固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31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31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c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