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围工程中高强有纺土工布加筋垫层变形试验研究
【图文】:
土工布沿经向(垂直于大堤轴线方向)的变形量,结合各观测断面处外棱体的沉降、水平位移资料进一步研究高强土工布的变形规律。(3)通过Plaxis有限元程序建立计算模型,计算堤顶达到设计标高后土工布沿经向的拉应力分布情况来判断高强土工布沿经向的变形规律,比较了实际观测成果与计算成果的符合情况。3.1室内试验进行室内拉伸试验时,将高强有纺土工布沿经向裁成有效宽5cm宽的布条,且将位移传感器和土工布条用夹具夹好置于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试验设定电子万能试验机的速度为5mm/min,试验装配方法见图1。试验时,分别记录加荷5、10、15、20、25、30kN及土工布破坏时传感器的读数(可计算土工布的变形量)、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实测拉伸位移量以及10cm长的土工布条变形量(反算至夹具范围内土工布条的变形量)。图1室内试验位移传感器装配图Fig.1Setupofgeotextiletensiletest3.2现场试验在施工现场一边铺设高强有纺土工布,另一边固定土工布条的夹具SDW-10型位移传感器传感器的电缆500kN/m土工布条试验机的夹具试验机的夹具固定土工布条的夹具
240岩土力学2014年垂直于大堤轴线(高强有纺土工布经向)安装SDW-100型位移传感器(选取的断面的高强度有纺土工布上各安装3只传感器。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大堤轴线处及离开大堤轴线两侧各5m处。每个断面的仪器从外侧至内侧编号为SDW1、SDW2、SDW3。如桩号S12+425断面,编号为S12+425-SDW1、S12+425-SDW2、S12+425-SDW3),在围堤上部加荷过程中,通过PME-E型电位器检测仪对传感器读数,计算夹具范围内土工布的变形量及土工布的变形率。现场试验传感器装配方法见图2(实际现场安装中在传感器及连接杆外部套DN65镀锌钢管,钢管的两端用土工布塞紧防止吹填砂进入套管内阻碍传感器的变形)。图2现场试验位移传感器装配图Fig.2Displacementtransducer4试验成果及分析4.1室内试验成果及分析编号为4225的SDW-100型传感器室内试验的力-位移曲线如图3(a)所示,编号为4226的DSW-100型传感器室内试验的力-位移曲线如图3(b)所示。由图可见,,(1)室内试验时每级加荷情形下通过位移传感器计算的的位移量略小于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实测的土工布条位移量,主要是电子万能试验机夹具在拉伸时有一部分变形计入土工布条的变形所致;(2)当土工布条完全拉紧时,取5kN加荷时SDW型位移传感器的读数为基准值,计算后面各级加荷情形下土工布条的位移量时,通过位移传感器计算的位移量基本与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实测的土工布条位移量一致;(3)室内试验拉伸高强有纺土工布的变形曲线非线性,可以判断现场高强有纺土工布的变形也呈非线性。土工布条配合SDW型位移传感器的室内拉伸试验成果表明,位移传感器测试出的每级加荷情形下高强土工布的变形量与电子万能试验机实测变形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在各级荷载拉伸情形下变形量相差不超过10.0%,说明SDW型
【作者单位】: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分类号】:TU47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建华,李廷芥;土工布加筋基础的沉降和土工布拉力[J];岩土力学;1998年01期
2 刘力奇;聚酯纺粘土工布在垃圾卫生填埋场水平防渗结构中的作用[J];中国建筑防水;2003年03期
3 王培松;;浅谈土工布加固膨胀土地基[J];河南建材;2010年03期
4 卢士森,黄秀宝;黄红麻土工布的开发前景[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5 梁旭;关于“土工布加筋基础的一维非线性模型”的讨论[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5期
6 常方强,涂帆;加筋土挡墙的可靠性分析[J];工业建筑;2005年01期
7 于书凤;王时越;刘国寿;缪云伟;;土工布拉伸强度的测定及其不确定度评定[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5期
8 李连第;;对北京长城饭店工程地下排水系统长期效应的评估[J];工程勘察;1988年02期
9 罗庆裕;蒋柏青;刘泰湖;毛士英;;土工织物加筋土工程应用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1993年04期
10 高升;;土工布在油田沼泽地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石油工程建设;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力奇;;聚酯纺粘土工布在垃圾填埋场建设工程中的作用[A];第八届防水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国寿;王时越;赖正聪;缪云伟;;土工布拉伸强度的测定及其不确定度评定[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王珂;苑小杏;孙青丽;;开展阳台及屋顶花园建设的意义和可行性思考[A];河南风景园林——学术论文集(第三期)[C];2005年
4 于卫;王晓娟;;水利设计与园林设计结合的实例——记北京植物园水系工程[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吴志根;毛根海;刘国华;;一种综合渗透仪的研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方永凯;周芝英;周荣官;;用双向复合地基加固宁波软土地基[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7 赵会杰;王长城;李锐;望运明;;夷陵区太平溪集镇库岸土方填筑碾压、预制砼块护坡工程施工技术[A];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论文集[C];2005年
8 周成;周芝英;;多层土工织物加筋土地基承载力计算与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9 黄万金;刘淑玲;王琦;邹海萍;;土工合成材料在现代卫生填埋场中的设计应用探讨[A];全国第六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朱知辉;许正经;周卫东;;新型整体式塑料排水板的新材料和新工艺[A];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农科热线供稿;土工布的性能和用途[N];东方城乡报;2009年
2 凯迪公司 穆金鹏;排疏板技术解读[N];中华建筑报;2009年
3 牛光全;国外新产品、新技术巡礼[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王芬兰;确保居民家里不积水[N];苏州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韩竞;土工材料:“岩土工程”的革命[N];中国纺织报;2008年
6 穆金鹏;排疏板在奥运工程中的应用(一)[N];中华建筑报;2008年
7 记者 郑向鹏邋通讯员 周清 蒲凌;投资60亿填海造地13.23平方公里[N];深圳特区报;2008年
8 韩竞;为生产基地开辟成长空间[N];中国纺织报;2008年
9 郑兰生;无锡铁辉防水卷材市场走俏[N];中国建材报;2006年
10 兆民;几种冬季施工用材料[N];中国水利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邹德高;地震时浅埋地下管线上浮机理及减灾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张明斌;河床砂卵石介质渗透特性的试验研究及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3 杨迎晓;钱塘江冲海积粉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刘伟超;土工织物管袋充填特性及计算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启晓;智能型土工布胀破性能测试系统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2 袁铁柱;粗粒土的静力特性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郑有宏;土工布导水率测试仪[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4 韩玮;土工布加筋土挡墙的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5 梁彬;粗粒土复杂应力路径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李艳琴;复合土工膜蠕变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郑智能;土工合成材料的耐久性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学院;2003年
8 彭红波;模袋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宋海;小间距加筋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贺志文;土—多层框架相互作用体系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32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32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