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技联合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
【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历史文化风景区地下空间低碳化开发利用的规划理论与实用方法研究——以上海为例》2014-K3-021
【分类号】:TU984.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葳;浅析太原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J];山西建筑;2004年06期
2 ;福州市印发《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搬迁修复保护办法》[J];城市规划通讯;2007年15期
3 张鹰;;“三坊七巷”文化资源的生态型开发[J];中国名城;2009年09期
4 张志斌;张琦;陶韬;;无锡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维护与重塑[J];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08期
5 汤国华;广州下九路、第十甫路、北京路一段 沿街立面的整修效果[J];广东建筑装饰;2000年01期
6 郑析;;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性发展——常州延陵东路历史文化街区概念性城市设计[J];建筑与文化;2004年09期
7 郭沁;吕斌;;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复兴面对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05期
8 吴珂;;弘扬精神 内外兼修 激发活力——浅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J];江苏城市规划;2008年02期
9 罗曦;黄耀志;;历史文化街区视觉污染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3期
10 卢青;构筑历史文化街区的“生命网络”[J];北京规划建设;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春雨;;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及保护研究——以欧洲两大城市及中国上海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汪萍;李文娟;;湘潭窑湾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金春燕;赵要伟;翟剑辉;;历史文化街区之“街道美学”初探——以长春市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贺广瑜;;历史文化街区所处区域的城市设计研究——以小西街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崔利民;周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公众参与——以新疆库车萨克萨克历史文化街区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玮;何梅;熊贝妮;;武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的适应性[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姚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规范性与适应性研究——以扬州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8 陈鼎超;;历史文化街区抗震疏散救援通道规划方法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沈文涛;李晓晓;;整合性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以天津市海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段进;李君;张麒;;改进评估方法 落实整治方式——提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效性的对策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曾婷婷;漳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N];闽南日报;2010年
2 赵辉 吴坚;宜兴三街区确定为历史文化街区[N];宜兴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江继兰 吕天路;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守护城市文脉[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省政协委员 程恩平;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N];友报;2010年
5 国家文物局局长 单霁翔;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延续城市发展文脉[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中国城市规划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王景慧;保存遗产 传承文化 改善环境 造福居民[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杭建;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明年亮相[N];中国建设报;2008年
8 沈芸;捍卫城市的灵魂家园[N];常州日报;2009年
9 常文保 沈芸;杨桥老街受到保护[N];常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李君光 实习生 陈燕;六街区申请历史文化街区[N];北海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娟;基于环境容量的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及其评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余慧;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吴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调查研究工作体系的中日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冯斐菲;让旧城的魅力再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王大为;烟台近代城市建设发展与历史城市保护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周钰;街道界面形态的量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公晓莺;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鲁政;基于空间组构理论的历史城区整体保护策略分析[D];江南大学;2012年
9 张倩;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敏;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建强;导向设计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2 王苏;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中政府行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3 高红秀;青岛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改造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4 刘际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5 段影;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情境策略[D];中南大学;2011年
6 刘中毅;关中县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更新方法初探[D];长安大学;2011年
7 张丹;体验经济下重现历史文化街区活力的保护更新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禹;历史文化街区边界区域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9 侯易;济南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朱文津;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35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35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