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当代纪念性空间设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3 17:20
【摘要】:当人类沉醉于近现代科学技术上的突飞猛进和物质成果时,往往忽视了对精神世界的种种表达手段和沟通方法,这些忽视使人类已经陷入了精神失落的危机中。纪念性空间是一种包含思考、情感和社会功能的场所,它的实质是通过物质性建造达到精神和情感的延续。因此研究与文化和精神密切相关的纪念性空间,对探索当代建筑精神空间的设计和表达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是本文研究的初衷和宏观目标。 本文主要侧重对纪念性空间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以21世纪为时间点将纪念性空间分为传统纪念性空间和当代纪念性空间,之后对两大类空间作品实例进行了分类比较分析,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总结出当代纪念性空间设计的四种新方法,即人本观念的体现、环境整合的观念、抽象的象征以及虚拟手段的应用。 通过对纪念性空间的研究,最终的目标是把纪念性这一空间属性贯穿到当代建筑空间的设计中,给设计人员以灵感和参考点,使建筑设计作品能更好的表现自身特色,传达特定的历史人文气息,让人们从建筑空间中感受到无形的精神力量。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251;TU-0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康;环境的建筑创作构思——“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创作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2 徐迅雷;;生命的纪念与纪念的生命[J];观察与思考;2011年12期

3 都铭;张云;;城市纪念性历史场所改扩建策略——以墨尔本战争纪念堂为例[J];华中建筑;2008年02期

4 姜梅;;无家可归与还乡——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的现象学解读[J];华中建筑;2008年03期

5 姜军;孙清军;;纪念性建筑实体形式创作中的哀悼情感表达研究[J];华中建筑;2011年08期

6 王真真;王南;;基于当代语境的建筑纪念性表达方式探析[J];华中建筑;2012年03期

7 程泰宁;陈溯;刘锦标;;无形·有形·无形:四川建川博物馆战俘馆创作札记[J];建筑创作;2006年08期

8 施燕冬;日本长崎和平纪念馆评介[J];建筑学报;2004年11期

9 何镜堂;倪阳;刘宇波;;突出遗址主题 营造纪念场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设计体会[J];建筑学报;2008年03期

10 杨士萱;华盛顿新建纳粹大屠杀受难纪念馆[J];建筑学报;199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军;建筑纪念性读解[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禹舒;纪念性空间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石景琨;纪念性建筑场景化处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滕美芳;当代纪念性建筑的多元化创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陈舒捷;纪念性公园景观设计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40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40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5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