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湿地与闽南城市居住区功能一体化可行性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4.12;X17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4年22期
2 肖书生;文平;;关注湖北大湿地——荆州市人大党委会《关于加强洪湖湿地保护的决议》出台侧记[J];楚天主人;2005年07期
3 蔡述明;殷鸿福;;关于我国湿地保护的若干建议[J];世纪行;2006年03期
4 马广仁;;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确保湿地健康持续发展[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7年03期
5 金果林;;陈淑珍:为保护“地球之肾”建言[J];中国人大;2008年06期
6 ;2008 年“世界湿地日”大型庆祝活动暨“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湿地科普摄影展在北京举办[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8年01期
7 韩乐悟;;湿地保护立法 艰难破冰会有时[J];今日科苑;2010年19期
8 ;《湿地科学与管理》征稿和征订简则[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5年01期
9 徐建民;李咏;;湿地国际第六届董事大会在浙江绍兴召开[J];野生动物;2008年01期
10 王文平;李莉;应侠;;丹江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飞;郭义博;;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浅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2 唐焰;任青萍;;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与创建和谐社会[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胡德胜;王涛;;上海市湿地保护的法律政策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4 郝玉江;王丁;魏卓;朱江;王利民;张新桥;;天鹅洲长江故道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对策[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淼淼;郑伟;;云贵高原湿地保护的立法思考[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姚先锋;赖震刚;;遥感技术在湿地调查中的应用[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福林;;潼湖湿地水土环境污染特征[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邓卫民;廖敏;;关于郴州地区湿地基础建设的讨论[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9 刘会源;;论博斯腾湖水域及湿地保护[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10 付毅慧;;加强湿地保护 为沈城“壮腰健肾”——关于适时加快我市退化湿地恢复与建设的思考[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建设人性化的城市居住区[N];人民政协报;2004年
2 胡霆;湖北公司一项规范获能源局批准[N];国家电网报;2011年
3 朱磊;安徽成立湿地保护中心[N];中国渔业报;2011年
4 朱磊;安徽成立湿地保护中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童彤;北京最大规模“收复湿地”成功关键在“水”[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6 记者 余遵;安徽成立省级湿地保护中心[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7 记者 凌雁;我区召开湿地保护条例立法后评估专题座谈会[N];宁夏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余荣华;北京呵护湿地再攻坚[N];人民日报;2011年
9 记者 贾慧珍;苗春林 为湿地撑开保护伞[N];包头日报;2011年
10 侯文学;谁来保护湿地保护者?[N];中国海洋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莉颖;城市居住区园林空间尺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姚鑫;城市居住区照明评价与设计标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党睿;基于遥控车载平台的城市居住区照明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5 卢圣;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苏晓明;居住区光污染综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于X;典型平原湿地成因及近10年来植被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邵琛霞;美国湿地补偿制度及其对我国湿地立法的借鉴[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赵志轩;白洋淀湿地生态水文过程耦合作用机制及综合调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沙晨燕;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平;再造湿地与闽南城市居住区功能一体化可行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2 王峥;城市居住区的开放型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李颖秋;中小城市居住区机动车停放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4 刘慧;城市居住区宜居性及其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萌;城市居住区交通静化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高翠;城市居住区停车设施的选择及规划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7 李哲;城市居住区的交流空间设计[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8 孙莹;城市居住区老年人休闲娱乐场所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9 罗贵忠;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10 于娟;寒地城市居住区生态景观设计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40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4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