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考虑加载路径影响的改进Park-Ang损伤模型

发布时间:2019-09-29 17:45
【摘要】:合理准确地评价结构和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是地震工程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Park-Ang损伤模型具有良好的试验基础,近似考虑了首次超越和塑性累积损伤综合作用的破坏机理,在地震工程研究领域应用广泛。该文针对Park-Ang损伤模型不能考虑加载路径的影响、单调加载时损伤指标大于1等问题,根据低周疲劳理论和Miner准则,结合国内外相关试验结果,提出了能考虑加载路径影响的改进模型。利用Kunnath完成的尺寸和配筋构造完全相同仅加载路径不同的系列试验的结果对改进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能比较准确地评价加载位移幅值较小时试件产生的低周疲劳损伤破坏,且对于不同的加载路径,改进模型减小了构件破坏时损伤指标的离散性,提高了损伤评估的准确性。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001911100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486)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jjA3006)
【分类号】:TU352.11;TU3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压扭构件工作机理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2 陈滔;陈娟;黄宗明;;不同加载路径对钢筋混凝土L形柱抗震性能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3期

3 王福建;邱佩璜;徐彬轩;;应用双剪理论计算钢管混凝土需注意的几点问题[J];科技通报;2006年04期

4 杜宏彪,沈聚敏;在任意加载路径下双轴弯曲钢筋混凝土柱的非线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0年03期

5 袁伟斌;金伟良;;离心钢管混凝土弯扭构件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1期

6 梁艳;丁向群;王苗苗;;加载路径对铝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J];门窗;2008年07期

7 康洪震,江见鲸;不同加载路径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8 沈明荣,石振明,张雷;不同加载路径对岩石变形特性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8期

9 吕箴;孙政元;黄乃强;朱永豪;;薄壁管料自由胀形的最佳加载路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10 苏志敏,李远深,肖伟荣;基于有限元的工程结构施工过程的模拟计算[J];云南水力发电;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宏;;加载路径对钢梁滞回性能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郑宏;;加载路径对钢梁滞回性能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徐积善;宫安;;钢管混凝土短柱在压扭复合受力下的试验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4 田华;张素梅;郭兰慧;;方形、矩形钢管高强混凝土双向压弯构件承载力的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立稼;;平面应变状态下岩石凯赛效应的一个力学模型—连续体介质模型[A];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三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92年

6 廖莎;;混凝土叠合构件截面弯矩-曲率关系分析[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7 王东升;司炳君;艾庆华;孙治国;;改进的Park-Ang地震损伤模型及其比较[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有福;韩林海;;矩形钢管混凝土双向压弯构件承载力计算[A];中国钢结构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暨2004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鲁晓兵;矫宾田;王淑云;;饱和脆性岩石在反平面剪切条件下的应变局部化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德才;叶献国;连星;常磊;;基于纤维模型叠合板式剪力墙非线性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德斌;考虑动力效应的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尧国皇;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复杂受力状态下的工作机理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3 杨秀英;钢框架结构火灾反应分析及其模拟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任青阳;膨胀土和砂土弹塑性本构关系数值建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钮忠华;考虑变化轴力的钢筋混凝土截面非线性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2 张雯;变轴力作用下异形柱的抗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陈娟;双轴加载下钢筋混凝土L形柱的抗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4 张志雄;岩石直接拉伸与压缩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赵瑾;几种平面应变加载路径下混凝土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6 史世波;具有统一屈服面的非饱和粘性土弹塑性本构模型[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任鹏;特殊荷载条件下的混凝土梨形屈服面本构关系[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赵兵;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双向压弯构件承载力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9 李亮;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恢复力模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王孝兵;竖向与水平组合荷载作用下大直径长桩承载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544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44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a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