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嵌岩特性对嵌岩桩桩顶纵向振动阻抗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2 14:03
【摘要】:基于平面应变模型和Rayleigh-Love杆模型,建立了成层地基中嵌岩桩纵向振动的计算模型和控制方程,结合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采用Laplace变换技术和阻抗函数递推技术求得了任意荷载作用下嵌岩桩桩顶纵向振动复阻抗的频域解析解,并在桩基础动力设计关注的低频范围内详细讨论了嵌岩特性对嵌岩桩桩顶纵向振动阻抗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上覆土层,动刚度随着嵌岩深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动阻尼则逐渐增大;对于嵌岩桩段半径等于桩半径的嵌岩桩,动刚度和动阻尼均随着桩身截面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嵌岩桩段半径小于桩半径的嵌岩桩,随着嵌岩桩段半径的减小,动刚度逐渐减小,动阻尼逐渐增大;随着岩层特性变好,动刚度逐渐增大,动阻尼逐渐减小。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30920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3T6075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2M521495) 中央高校新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CUG120821)
【分类号】:TU4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佩栋,梁晋渝;国外两栋高层建筑下嵌岩桩荷载传递性状长期观测实例[J];工程勘察;1994年01期

2 王勇强,陈征宙,韦杰;嵌岩桩的荷载传递及沉降分析[J];工程勘察;1998年06期

3 王晋,江树学;码头嵌岩桩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J];水运工程;1998年10期

4 胡学元;具有夹层的嵌岩桩承载力的计算与探讨[J];当代建设;2000年02期

5 陈斌,卓家寿,吴天寿;嵌岩桩承载性状的有限元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6 沈慧勇,李长安,王艳萍;关于嵌岩桩的一些思考[J];岩土工程界;2004年04期

7 叶玲玲,,朱小林;传递函数法计算嵌岩桩承载力[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8 陈依木;关于嵌岩桩承载力的探讨[J];福建建设科技;1999年03期

9 张清河;嵌岩桩极限承载力取值及有关设计问题[J];西部探矿工程;2001年06期

10 赵明华,曹文贵,刘齐建,杨明辉;按桩顶沉降控制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明华;曹文贵;陈昌富;刘齐建;杨明辉;;嵌岩桩竖向承载特性及承载力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2 朱明华;钱非;;上海地区复合地层中嵌岩桩的施工技术研究[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十一辑)[C];2010年

3 程康;张开广;;大桥嵌岩桩基岩水下控制爆破技术探讨[A];湖北省爆破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张忠苗;宋仁乾;张功奖;孙翔;;影响嵌岩桩主要因素的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5 黄生根;曹辉;;嵌岩桩与后压浆技术[A];岩土钻掘技术在资源、环境和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学术论文集[C];2001年

6 黄雨;徐斌;;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嵌岩桩承载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7 邓安福;张四平;许思农;吕镇江;张明义;;垂直荷载下嵌岩桩的受力分析[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8 李伟仪;厉萍;;嵌岩桩设计和施工控制要点探讨[A];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5年

9 宋桂峰;张朝菊;杨高中;;关于嵌岩桩设计的讨论[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傅旭东;;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统计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包卫平;江苏局三队海上特大口径嵌岩桩工程竣工[N];中煤地质报;2007年

2 李东东 王振;为舟山群岛添美景[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汤璇 通讯员  刘如春 刘文祥;工程勘察新添管波探测法[N];广东建设报;2006年

4 李自学;盐田建了超大型集装箱码头[N];中国交通报;2006年

5 浙江成龙建筑有限公司 宋国才 戈文英;大直径灌注桩的设计和构造[N];建筑时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汤璇 通讯员  胡红拴 刘如春;地质工作,为城市发展嶼路[N];广东建设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汤璇邋通讯员 刘如春 刘文祥;管波探测法:复杂岩溶的有效勘察方法[N];广东建设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刘如春 本报特约记者 汤璇 胡红拴;城市越发展,越需要地质工作支撑[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9 钮海东 特约通讯员 刘如春;我省专家发明管波探测法[N];广东科技报;2006年

10 首席记者 包斯文;洋山港二期工程开建将带来需求[N];中国冶金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革立;岩溶地基嵌岩桩桩基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2 刘铁雄;岩溶顶板与桩基作用机理分析与模拟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印长俊;软岩地基中大直径嵌岩桩复合桩基的原型观测与理论分析[D];中南大学;2008年

4 蒋冲;山区高桥墩—桩基结构体系承载特性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胡新发;山地和岩溶地区大直径端承灌注桩质量与缺陷处理效果检测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王建超;轻型码头结构荷载标准与可靠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衡;厚层沉渣嵌岩桩承载性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2 王远祥;嵌岩桩荷载传递及承载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罗卫华;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4 钱华伟;大直径嵌岩桩承载能力分析[D];河海大学;2005年

5 陈海明;大直径嵌岩桩水平承载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宋仁乾;嵌岩桩受力性状及嵌岩深度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张百全;嵌岩桩施工检测技术及竖向承载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8 张有祥;灌注嵌岩桩承载力性状及嵌岩深度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9 李文萍;建筑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刘智勇;昔格达泥岩中桩的承载性状及后注浆技术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48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48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4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