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提高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旅游业慢慢的在全球经济中占有一席地位,并且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的带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地区环境的保护、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契机。在人们开始重视旅游业发展的同时,风景区的规划建设与风景区游客中心的建设也加速推进,游客中心的设计理论研究于是就成了旅游业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游客中心是风景区作为游客接待、景区展示与服务、交通、商业等其他功能为一体的媒介空间,是沟通游客与风景区的中转站。其特点是以风景区作为背景,根据游客的旅游需求作为基础,为游人提供旅游中相关的交通、展示、问讯、购物等相关服务。游客可以通过游客中心快速便捷的了解景区的具体游线与相关景点,也可以在游客中心做短暂的旅途休息与食物补给。可以说,游客中心是游客在旅游途中与风景区相互交流、了解的一个中介平台。 文章通过对建成游客中心实际运营情况的调研和相关案例分析,发现了现状游客中心在建筑设计上存在的相关问题。在规模上有的游客中心过于拥挤有的游客中心长期空置,没有一定的设计标准与参照原则;在建筑功能上缺乏系统性,有的中心功能过于累赘有的又不足以满足基础旅游需求;在选址上没有一定准则,出现部分游客中心选址过于偏离风景区被游客忽略;在建筑风格上中心建筑无法与现阶段高速发展的风景区相适应,没能适当的展示出风景区的地域特性与风景性特色,难以满足现阶段游客对于风景建筑的审美需求。中心主要服务对象是游客,通过对风景区游客数量、游客组成与游客需求的研究,总结出游客特征与游客中心设计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其中,游客中心的功能需服从游客的组成、旅游方式与行为需求,游客中心的规模受风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同时游客中心的建筑风格要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即旅游的需求与审美的需求。 游客中心的设计应合理解决好功能、规模与建筑风格之间的关系。其中,建筑功能是风景区游客旅游需求的功能载体,决定了建筑功能构成、平面组合与功能类型。不同功能类型的游客中心,在其功能表达上有不同的构成方式,相对的空间功能划分比例也会有较大差异。建筑规模是风景区游客数量的体现,其规模大小要与建筑的使用者数量相适应,合理的建筑规模能有效的避免建筑空间超负荷使用或空置的不利情况。建筑风格是风景区游客心理需求的表现,它受风景区环境与地域文化的影响,同时它又与当代的建筑技术与建筑理论发展相关联,因而游客中心的建筑风格应当展现出一定的地域性、景观性与时代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2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绍超;;浅谈色彩与建筑环境的关系[J];广东建材;2008年09期
2 谢凝高;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关系[J];规划师;2005年05期
3 林超利;张兆干;张建新;李小明;刘娜;;游客行为导向的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探——以西双版纳孔明山景区为例[J];河南科学;2009年11期
4 张继平;建筑类型学与地域文化的体现[J];山西建筑;2003年18期
5 张雷;;建筑的功能与美学价值[J];山西建筑;2009年04期
6 庄惟敏;陈琦;张葵;章宇贲;;万物生华 高山仰止——华山游客中心设计[J];建筑学报;2011年10期
7 李世萍;色彩设计中的环境意识[J];武汉纺织工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8 张炜,蔡辉;论建筑环境色彩的配色与协调[J];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张建涛;风景区旅游接待建筑规模探讨[J];新建筑;1997年04期
10 郑东军,黄华;隐喻:对建筑语言的释义[J];新建筑;199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宏瑞;文脉与历史建筑的旅游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文强;南欧现代建筑的地域性探讨[D];东南大学;2004年
3 赵庆红;现代风景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4 王今琪;利用地域特色创造景观个性[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李宇;建筑的材料表现力[D];同济大学;2007年
6 常玮;小型风景建筑创作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胡晓燕;川渝民俗博物馆地域性创作手法探索[D];重庆大学;2009年
,
本文编号:
2550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50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