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工业遗产再利用中的构件分解重组

发布时间:2019-11-02 14:44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进入了一个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加剧的时期。宏观上看,这是一个工业文明社会向后工业文明社会转型与过渡的过程,大量的工业建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被搬迁、闲置、拆除,残留下来的工业遗存纳入到城市范围中。在国外,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是城市更新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各类的工业建筑已经有了较为频繁成熟的改造案例,众多著名建筑大师在工业建筑的改造方面做出来许多杰出的成果,工业建筑遗存经过更新后能够适应各类繁杂的新功能,如商业、展示、办公等等,显示出极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而中国的工业建筑改造除开国外工业建筑改造时遇到的那些难题以外,更有一些中国特点的问题。将此次设计定义为系统设计,设计的成果应当为一套具有一定适应性的生成体系,可以通过改变厂房结构的组合方式新成新的空间结构以回应不同的外部环境条件,用一种相对节约的方式形成一种体系性的成果适应于厂房的大规模生成和改建。对于生成系列性的设计成果有指导意义,为旧厂房改造提供一种灵活快速的新思路。荷兰建筑理论家约翰·哈布瑞肯(John N Habrake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发展了支撑体理论,即,将建筑分成填充(infill)和支撑(support)两个部分,虽然支撑体理论最早是应用在社会住宅的建设研究之中,但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对于工业建筑的改造也是同样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工业厂房遗留下来的结构通常仍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继续发挥其作为支撑体的作用。抽象结构单元,进行形式操作,穷尽单元之间可能出现的所有关系。对结构合理性进行判断,对于结构的合理性有两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及由关键节点带来的结构合理性制约以及由空间意义带来的制约,产生一个对于结构潜力的基本判断。在确定基本操作法则之后,需要给单元体的空间发展一个语法使其能够良性发展,得出一套完整的系统。针对地块选择合适的空间类型,调整相应的变体,最后进行功能填充,围护结构设计等等完成设计的深化。这种各个要素相互脱离的设计方式可以延展到维护的部分,能为具体形式的改造创造与人之间的不同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感性因素对最终的形态进行创作,保留了设计过程中人性化、具有弹性的特点。
【图文】:

工业建筑,美术馆,仓库,工业生产


国内较著名的改造项目有北京798艺术园区,上海m50创意园,南京1865创意园等,旧厂逡逑房改造进入到公众的视野之中,成为当下学界的一个巧点。逡逑图1-1巳塞尔transitlager仓库改造逡逑r}桢义隙义贤迹保澹舶⒛匪勾ぃ模邋澹鳎椋辏纾澹虿挚忮义希卞义,

本文编号:2554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54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5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