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用地分类体系的构成和启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民;程遥;汪军;;为市场经济下的城乡用地规划和管理提供有效工具——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导引[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瑞华;林华;高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质量控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2 乔志敏;;我国农地问题求解[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1年00期
3 陈诚;陈雯;;盐城市沿海的适宜开发空间选择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5期
4 郑伟元;;土地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城乡统筹发展研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1期
5 黄杉;张越;华晨;汤婧婕;;开发区公共服务供需问题研究——从年龄梯度变迁到需求层次演进的考量[J];城市规划;2012年02期
6 郑卫;;我国城市规划冲突管理机制的缺陷——以上海市春申高压线事件为例[J];城市问题;2011年01期
7 魏广君;董伟;孙晖;;“多规整合”研究进展与评述[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1期
8 陈雯;孙伟;段学军;陈江龙;;苏州地域开发适宜性分区[J];地理学报;2006年08期
9 陈银蓉;梅昀;王传明;王绍艳;蒋宏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年05期
10 赵哲远;华元春;杨晓明;卢立欣;徐忠国;;浙江省土地利用规划调控存在的问题及改革途径[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赵哲远;华元春;;浙江省土地利用规划调控存在问题及改革途径探讨[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谭纵波;王卉;;城市用地分类思辨——兼论2012年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3 张菲菲;;新旧“城市用地标准”对建设规模控制的对比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规划实施)[C];2013年
4 李波;郝利霞;宋晓媛;张书慧;侯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保障[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5 李和平;王一飞;;历史地段保护过程中的多主体意识矫正[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4年
6 张军民;罗润飞;孙林;;权力视角下规划区叠置研究——以城市(县城)规划区与镇规划区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规划实施与管理)[C];2014年
7 赵婧达;刘颂;;《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演进与展望[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4年
8 夏雯;金云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城市用地分类新标准影响下的绿地规划导向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宗仁;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结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2 张颖;经济增长中土地利用结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效军;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汤江龙;土地利用规划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5 赵哲远;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张友安;土地发展权的配置与流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陈丽;我国转型时期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均衡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董祚继;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苏高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牛星;区域土地利用系统演化分析与状态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蒋大卫;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要量体裁衣[J];城市规划;1996年05期
2 赵民;汪军;;重构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及控制体系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6期
3 曹传新;对《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透视和反思[J];规划师;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荆参;;美国城市用地近年大幅增长[J];城市规划通讯;2000年02期
2 李乃胜;城市用地体系及指标分析[J];规划师;2001年04期
3 段炼;刘玉龙;;城市用地形态的理论建构及方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2期
4 马同训;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一般要求和做法[J];城市规划;1978年05期
5 刘贵利,顾朝林;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在城市用地评定中的应用——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4期
6 张宙;;城市用地供应失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山西建筑;2008年22期
7 王丽萍;李云亮;;基于分形的港口城市用地形态和结构的时空演化特征——以连云港市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倪玉杰;牛焕强;刘莉莉;;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定的方法与步骤[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王艳丽;李林波;易军伟;吴兵;;基于交通需求的城市用地分类方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蒋大卫;关于《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J];城市规划;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博;许学工;;威海城市用地密度变化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陈昆仑;陈旭;曾克峰;;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用地的扩张分析[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3 张筱林;陈健飞;;深莞惠经济圈城市用地演变与产业发展的关系[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孙钰;李小蓉;;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用地特性的影响——以天津地铁一号线为例[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5 戎卿文;吴子培;张一凡;;轨道交通对沿线城市用地发展影响机制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6 王鹏;董玉祥;;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研究[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7 吴培琦;;关于完善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的若干探讨[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钱紫华;曹力维;;构建山地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初步思考[A];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李梦涵;;城市用地分类的发展与思考[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总体规划)[C];2013年
10 汤晋;殷铭;邓骥中;;美、德两国城市用地分类体系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宁彬;油气网点一体化减少城市用地[N];中国石化报;2014年
2 记者 张奇锋 通讯员 李洁尉;要抑制无限扩张的城市用地[N];广东科技报;2011年
3 刘振国邋贺正;长沙出现城市用地新模式[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4 巴曙松;低成本的土地城镇化不可持续[N];中华合作时报;2013年
5 孙佳岩 记者 谭迎春;“双保行动”加速城市用地项目落地[N];黑龙江日报;2009年
6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低成本土地城镇化不可持续[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年
7 张成吉 本报记者 高岩;保障建设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用地[N];锦州日报;2008年
8 薛兆丰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管制造成的烦恼[N];经济观察报;2013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夏海军;城镇化怎样更有效利用土地[N];安徽日报;2013年
10 张奇;拆迁方式调整利于保护民众利益[N];华夏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科;城市用地蔓延的定量表达、机理分析及其调控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赵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浙江沿海城市用地时空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永胜;陕西省城市用地效益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佳丽;四川省城市用地经济效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3 陈哲;南京城市用地的空间变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筱林;“深莞惠”经济圈城市用地演变与产业发展的关系[D];广州大学;2011年
5 段义斌;基于遥感的宁波城市用地时空演变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6 陈显秀;流动人口对乐清市城市用地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迟文峰;近30年京津唐地区城市用地扩张规模与未来情景模拟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8 权纪戈;南宁1980年以来城市用地演变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9 乔欣;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生态优先原则导入[D];重庆大学;2004年
10 蒋慧娟;武汉市城市用地扩张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59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59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