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秸秆建材燃烧特性及生命周期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4 18:4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大,大片森林被砍伐用于个人家装和经济建设,林木资源正面临采伐殆尽的危险,该现状为我国秸秆建材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此外,秸秆建材以异氰酸酯为胶粘剂,固化后不产生游离甲醛,是很好的绿色环保材料,符合当前政府和民众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成为家具和建筑行业的良好原料,因此,秸秆建材工业将成为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本文以秸秆瓦、秸秆板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重试验台、管式炉烟气试验台、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对秸秆建材燃烧时的失重特性、动力学参数、排放情况及其生产各阶段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将秸秆建材的燃烧特性和环境影响评价与秸秆、一般建材作对比,为秸秆建材的综合评价及秸秆建材工业的环保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利用热重法对水稻秸秆、秸秆瓦和秸秆板在30℃/min加热速率,两种氧气浓度下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氧气浓度对水稻秸秆、秸秆瓦和秸秆板的着火温度的影响较不明显,但会对样品残余重量有较大的影响,氧气浓度的提高有助于燃烧更完全。样品最大燃烧速率对应的温度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秸秆板>秸秆瓦>水稻秸秆,样品最大燃烧速率从高到低的排序都为:水稻秸秆>秸秆瓦>秸秆板。两种秸秆建材都比水稻秸秆更难燃烧。秸秆板的着火温度比水稻秸秆、秸秆瓦和未经阻燃处理的木材的着火温度要高,更难着火。秸秆板的着火时间超过10min,且同在20vol%氧气浓度气氛下,秸秆板的着火时间比相同条件下秸秆原料的着火时间迟约3min左右,根据火灾发生最初的5到10分钟的最佳时间判断,秸秆板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 利用热重法对秸秆瓦、三夹板、石棉吸声板、普通石膏板、矿棉天花板和PVC板在纯氮气和空气气氛中以10℃/min、20℃/min和30℃/min为加热速率进行热解、燃烧失重特性研究。在升温速率为20℃/min空气中燃烧时,秸秆瓦的失重曲线与PVC板最为相似。最大失重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三夹板>秸秆瓦>PVC板>普通石膏板>矿棉天花板>石棉吸声板;最大失重速率对应温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石棉吸声板>三夹板>秸秆瓦>PVC板>矿棉天花板>普通石膏板;固体残留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石棉吸声板>普通石膏板>矿棉天花板>PVC板>秸秆瓦>三夹板。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值从大到小依次为:三夹板>秸秆瓦>PVC板>普通石膏板>矿棉天花板>石棉吸声板。秸秆瓦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值与PVC板和普通石膏板处于同一数量级,而与三夹板、矿棉天花板和石棉吸声板相差较大。对三夹板、普通石膏板、PVC板和秸秆瓦来说,升温速率的增加会明显导致TG曲线有向右(高温方向)移动,最大失重速率也有所增加,并且升温速率对着火时间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的影响较大。当升温速率为10℃/min和20℃/min,,秸秆瓦在10分钟前不会着火。 结合失重规律,利用一级分阶段反应模型对秸秆瓦和五种一般建材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在20℃/min升温速率的空气气氛下燃烧时,活化能从大到小依次为:石棉吸声板>普通石膏板>矿棉天花板>三夹板。而秸秆瓦和PVC板的三个反应过程的活化能相差较大,第二个反应过程的活化能最小。秸秆瓦的前两个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参数比PVC板小,第三个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参数比PVC板略大。氧气浓度的提高,使秸秆瓦的每一个反应活化能略微变小,说明氧气浓度的提高对反应的进行有一定促进作用。 在管式炉-烟气分析实验台上对水稻秸秆和秸秆瓦在三种氧气浓度、五种温度下的气体污染物排放进行了研究。温度对秸秆和秸秆瓦的CO_2的排放浓度峰值的影响较小,CO_2的排放浓度峰值会随着燃烧气氛中的氧气浓度下降而略有上升。CO、NO_x和SO_2排放物浓度的峰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气氛中氧气浓度、物料、排放物种类有关。只有在高温段,水稻秸秆和秸秆瓦CO的排放浓度峰值才会随氧气浓度的降低而上升,燃烧恶化。同一温度下,秸秆和秸秆瓦NO_x的排放浓度峰值随氧气浓度的下降而下降。低温段秸秆和秸秆瓦SO_2的排放浓度峰值在空气气氛下最大,而高温段秸秆和秸秆瓦SO_2的排放浓度峰值在极度缺氧气氛下最大。在同一燃烧气氛下,秸秆瓦粉末的CO_2排放浓度比水稻秸秆粉末略小,NO_x排放浓度比水稻秸秆要小,但CO和SO_2排放浓度比秸秆瓦要高。 利用LCA手段对某年产5万m~3秸秆人造板的生产项目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分析,得如下结论:秸秆人造板项目每生产1m~3的秸秆人造板需消耗212.58kg标煤和0.16kg油,总资源耗竭系数2.18mPR90,总能耗为6228.56MJ,总环境影响潜值为15.03PET2010,此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主要消费的能源是煤炭,对酸化的不利影响最大,对粉尘和富营养的不利影响次之,对光化学臭氧合成的影响几乎可忽略,而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是有益的。
【图文】:

秸秆,聚酯,纤维,工业分析


稻秸秆取自中国江苏省徐州市的农村。秸秆的工业分析和元源研究所和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的实验室共同完成。实验素分析见表 2-1。表 2-1 水稻秸秆样品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Table 2-1 Proximate and element analysis of rice straw工业分析 /% 元素分析 /%MadAadVadFCadHadCadOad13.40 13.13 67.21 6.26 5.05 38.32 55.74 示,水稻秸秆的挥发份含量高达 67.21%,高挥发分含量有利定碳含量很小,仅为 6.26%。挥发分与固定碳含量的显著差远大于固定碳燃烧放热量;秸秆硫元素的含量只有 0.11%,由此可见,秸秆燃烧生成硫化物对环境的污染远低于煤。

气体控制,洗气瓶,打印机,稳压器


第二章 秸秆及秸秆阻燃建材的燃烧特性研究alance system; 2-Thermostatic control; 3-Radiation shield; 4-Sample carrier; ent; 6-Protective tube; 7-gas outlet; 8-Purge gas inlet; 9-Evacuating system; 10 inlet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为:1)最大载荷:0 g~18g;2)分辨率:2ug (up to 0.00001%);3)温度范围:25℃~1550℃;4)升温速率:0℃/min~50 ℃/min;5)温控方式:升温、降温、恒温等;6)控制方式:STA409PC 基本软件包;7)输出方式:配微机系统和打印机;8)炉子能源供应:2.0 KVA;9)电源:230V/50/60 H;10)测定气氛:惰性、还原、氧化、部分腐蚀性气体(不易燃、无毒);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5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璐;肖健;;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5期

2 任仲杰;顾孟迪;;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3 盛莉;;植物纤维墙体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4 赵广杰;罗文圣;古野毅;任强;;阻燃处理木材燃烧残余物的热分解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郭星恺;我国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发展前景展望[J];人造板通讯;2001年01期

6 钱小瑜;;发展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大有可为[J];中国人造板;2010年12期

7 卫佩行;周定国;龙海蓉;;热分析技术在胶合板/木材阻燃性能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人造板;2012年01期

8 刘迎涛;李坚;王清文;;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热性能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杨志忠;热重分析技术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J];东方电气评论;2000年03期

10 谭凤芝;曹亚峰;李沅;曲晗;;利用玉米秸秆制备高吸水树脂[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侯国艳;冀志江;;农作物秸秆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戢娇;新型农作物秸秆复合墙体的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2 冉染;复合秸秆瓦设计与性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3 戴文仪;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特性及燃烧动力学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张璐;稻秸秆和桑皮提取非织造纤维材料的方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5 李源玲;阻燃饰面稻草板生产工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6 姜欢;稻草纤维生产水泥基泡沫保温墙体材料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方林;玉米秸秆原料发酵生产丁二酸工艺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8 宋玉梅;秸秆全利用阳离子吸附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65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65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5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