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框架结构局部柱铰整体屈服机制的控制

发布时间:2020-01-21 13:53
【摘要】:框架结构局部柱铰整体屈服机制允许中柱的柱端和边柱的梁端屈服,要求边柱强度更高以避免发生层间破坏。该屈服机制的强柱弱梁条件不在于使每个节点都满足强柱弱梁的条件,而从结构整体出发要求满足基于层间柱梁强度比的强柱弱梁条件,使节点的强柱弱梁条件得以放松。基于梁铰屈服机制和部分柱铰屈服机制分别设计2组6层框架结构,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实体模型,采用Pushover方法进行推覆分析,对比不同屈服机制的层间位移角响应及构件塑性铰分布响应。结果表明,层间柱梁强度比对屈服机制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具有部分柱铰的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不低于只允许出现梁铰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S.Otani ,T.Okada ,T.Kubo ,S.Nomura ,杨海荣;《AIJ钢筋混凝土建筑设计指南》简介[J];世界地震工程;1995年04期

2 李铁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设计与应用[J];黑龙江纺织;2009年01期

3 黎伟健;;RC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破坏形式的判别[J];山西建筑;2009年11期

4 王需;;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28期

5 刘志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J];甘肃科技纵横;2003年04期

6 杨冬冬;徐虎;;楼板对框架结构屈服机制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6期

7 周慧芳;李黎明;李宁;周军虎;;隔板贯通式梁柱节点静力拉伸性能试验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1期

8 吴华;;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延性探讨[J];安徽建筑;2010年02期

9 叶列平;孙玉平;;日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震设计方法介绍[J];建筑结构;2010年06期

10 Siddhartha Ghosh;Farooq Adam;Anirudha Das;;考虑非线性侧移的钢板剪力墙设计[J];钢结构;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千里;叶列平;陆新征;马玉虎;;现浇楼板对框架结构柱梁强度比的影响研究[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2008年

2 李黎明;陈志华;;方钢管混凝土内隔板节点试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志利;隋杰英;公衍文;;整浇楼板板筋参与梁端负弯矩承载力后框架结构的PUSH-OVER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4 曹万林;董宏英;胡国振;黄选明;张建伟;;不同暗支撑型式的带暗支撑双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第四届获奖工程专栏[C];2005年

5 杨小卫;王亚勇;巩正光;李绍祥;;抗震加固中单跨建筑新增抗侧刚度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6 李杰臣;苏园园;;浅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7 牛斌;李方河;;高层钢结构抗震设计对钢材性能的要求[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曹万林;张建伟;尹海鹏;陈家珑;;再生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研究与应用[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9 潘鹏;曹海韵;叶列平;刘明学;;混凝土框架增设摇摆墙前后抗震性能比较[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10 毋剑平;杨小卫;齐娟;保海娥;;RC框架结构“强柱弱梁”设计探讨[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孔丹丹;张弦空间结构的理论分析与工程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2 徐自国;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楼层层高变化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3年

3 马千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4 杨小卫;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地震破坏机理的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

5 郭伟亮;高层斜交网格筒结构体系力学性能及地震失效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郭庆生;带填充墙钢交错桁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石宏彬;框架结构填充墙影响及强梁弱柱成因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8 阎红霞;楼板和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尹海鹏;再生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志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影响因素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文俊;罕遇地震下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竟媛勤;现浇楼板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有限元分析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4 徐向凯;新规范梁柱设计参数对实现RC框架结构屈服机制的影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5 盛能军;天津西站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张浩;斜交网格筒标准单元子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鲍永健;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李钊;“站桥合一”式车站结构简化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陶萱榕;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勾清媛;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抗震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71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71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4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