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盐酸改性粉煤灰强化混凝除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6 05:50
【摘要】:近年来,我国饮用水源水污染问题逐渐加剧,湖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使得蓝藻水华频发,影响群众供水安全。因此,研究卓效、经济的除藻技术十分迫切。本课题以传统混凝工艺为基础,研究了盐酸改性粉煤灰(Hydrochloric acid modified fly ash,FA-HCl)强化混凝除藻效果,主要考察了投加量、藻密度、胞外分泌物(EOM)、沉降时间、藻类生长期等因素对其除藻效果的影响,优化其除藻条件,分析其除藻机理,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以水华微囊藻悬液为对象,选用不同方法对粉煤灰改性,开展了粉煤灰除藻改性方法的筛选研究。实验表明,单独粉煤灰的藻去除率在10%~15%;对比不同的方法改性后粉煤灰除藻效果:盐酸硫酸高温超声波NaOH,其中盐酸溶液浓度为15.0%,投加量为90 mg/L,FA-HCl的藻去除率达到最佳,藻密度、浊度和Chl-a去除率分别为100%、98.87%和100%。(2)分析FA-HCl强化混凝除藻效果研究发现,投加量为80 mg/L,藻密度A_(680)≈0.1时,FA-HCl的藻去除率达到93%以上;在此条件下,沉降时间为40 min时,藻密度、浊度和Chl-a去除率分别为97.67%、97.89%和100%。藻类由迟缓期生长至衰亡后期时,DOC值由10.02 mg/L增长至85.91 mg/L;当投加量一定时,对比不同生长期藻去除率发现,对数期藻去除率达到最大值,藻密度、浊度和Chl-a去除率分别为97.09%、98.67%和100%;衰亡期藻去除率下降至40%左右,表明较少的EOM可以极大的促进混凝,过量的EOM会阻碍混凝。(3)由响应面分析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发现,FA-HCl强化混凝除藻最优工艺条件:投加量、沉降时间和EOM分别为113 mg/L、50 min、11 mg/L,其中UV_(254)模型显著性影响因子依次为:FA-HCl投加量沉降时间EOM,Chl-a模型显著性影响因子依次为FA-HCl投加量EOM沉降时间。(4)分析FA-HCl混凝除藻机理发现,酸改性后粉煤灰表面空洞增大,增加了其比表面积;对藻絮体形态分析表明,FA-HCl除藻生成藻絮体较粉煤灰大且密实,且有粘结、团聚现象;对Zeta电位分析表明,处于衰亡期前藻细胞混凝过程中有明显压缩双电层现象;生长至衰亡期后藻细胞表面分泌大量的EOM,使得藻液中电负性越强,在相同改性粉煤灰投加量下,过量的EOM抑制了絮凝作用,使得混凝剂除藻效果降低。
【图文】:

状况分析,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


第一章 绪 论1.1 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危害1.1.1 水体富营养化现状近年来,由于过量的N、P、K 等元素排放至环境水体中,以致蓝藻等浮游生物的过度滋生,水质不断恶化,造成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这种现象称之为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1]。由于在富营养化水溶液中不相同藻种的颜色各异,故其在水面上出现颜色有所差异。海水中的富营养化被称为“赤潮”或“红潮”(Red tide),而在湖库中被称为“水华”(Algal bloom)。跟据《2016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调查数据发现[2],2016 年,,在我国地表水 1940 个评价、考核、排名断面里面,其中Ⅰ、Ⅱ、Ⅲ、Ⅳ、Ⅴ和劣Ⅴ类水质分别占 2.4%、37.5%、27.9%、16.8%、6.9%和 8.6%。我国重要湖泊及水库的综合富营养状况分析(主要水质污染指标为NH4+-N、TP、COD 和 BOD5)分别见图1.1 和图1.2[2]。由此表明,我国环境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逐渐加剧。

状况分析,水库,蓝藻,水华


图1.2 2016 年我国重要水库的综合营养状况分析由于环境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严峻,致使我国湖库中水华的频繁爆发[3]。近年来,我国频繁爆发重大水华事件见表 1.1[4]。由此可知,水华的突发已严峻威胁到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为确保群众用水的安全,保护饮用水源水的供水安全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从而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防止饮用水源水中藻类的过度繁殖,已成为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难题。表1.1 我国近年来重大水华事件时间 地点 名称 影响与危害2005.7 南京,玄武湖 蓝藻 散发嗅味,严重影响湖内景观2007.6 无锡,太湖 蓝藻 主要自来水厂停产,群众饮水受阻2008.2 湖北,汉江 硅藻 部分乡镇的自来水厂停产,群众饮水受阻2009.6 安徽,巢湖 蓝藻 湖内大量蓝藻集聚,影响水厂供水安全2009.8 武汉,官桥湖 蓝藻 湖水浑浊,散发出腥臭味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9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警声,王中秋,王淑英;改性粉煤灰的制备及应用实验[J];吉林电力技术;1999年06期

2 钱运华,金叶玲;改性粉煤灰填充橡胶的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04年06期

3 于晓彩,王恩德,徐微,辛哲;改性粉煤灰处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杨林锋;翟建平;郑波;盛广宏;;酸改性粉煤灰去除污水中磷的试验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6年03期

5 张信;岳钦艳;张金智;;改性粉煤灰去除水中磷及吸附机理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7年04期

6 张鸿波;刘庆华;;改性粉煤灰与炭黑并用对硫化胶性能的影响[J];矿产综合利用;2010年03期

7 刘义刚;;改性粉煤灰性质及其封堵油层大孔道效果[J];海洋石油;2010年03期

8 张普;乔俊莲;王国强;胡颖慧;雷青;;改性粉煤灰的制备及对藻类的去除效果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1年06期

9 陈思;;改性粉煤灰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05期

10 魏先勋,楚凯锋,翟云波,李方文,张德见;改性粉煤灰脱除二氧化硫的实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向仰州;刘方;魏嵬;周琳莉;韦秀文;;应用均匀设计法配制改性粉煤灰净化养鸡废水[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2 卢忠远;安金鹏;徐迅;严云;;沸石改性粉煤灰基地聚物水泥固化放射性废物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谷月霞;隋卫平;李涛;;改性粉煤灰负载壳聚糖处理模拟铬(Ⅵ)废水的研究[A];2009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相会强;;改性粉煤灰去除抗生素废水中磷酸盐的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进;李亚峰;姚敬博;;改性粉煤灰处理染料废水的试验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曹书勤;缑星;张平;马青;;分光光度法研究改性粉煤灰对有机磷的吸附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相会强;;改性粉煤灰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方瑜;舒月红;潘碧峰;杜加银;陈红雨;;碱法改性粉煤灰处理铅酸蓄电池厂硫酸雾试验研究[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9 相会强;刘芬;;酸洗废液改性粉煤灰的制备及应用[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相会强;郑焕振;胡宇庭;张杰;;改性粉煤灰去除抗生素废水中色度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商品粉煤灰及磨细矿渣加工与应用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李铁兵;我省建筑外墙外保温将推广改性粉煤灰新型建材[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华晓宇;基于活性焦改性协同脱除二氧化硫和汞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小东;混合改性粉煤灰对电镀废水中低浓度Ni~(2+)的去除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江腾飞;聚合物改性粉煤灰的合成及其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美玲;固废基吸附剂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张凡;微波—酸改性粉煤灰吸附再生废润滑油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5 王硕;粉煤灰填料的改性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李曦同;假晶转变合成氨基改性介孔硅材料及其对铅(Pb~(2+))的吸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慈金娜;三种改性玉米秸秆对水中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8 时文;兰炭的改性及其对废水中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9 王洋洋;臭氧—粉煤灰联合氧化体系中粉煤灰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10 韩冬雪;壳聚糖改性蛭石絮凝除藻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01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01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1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