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西安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与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13:40
【摘要】: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人与地之间的桥梁和载体。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与周边的地域环境和文化圈层产生良好的互动,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灵魂所在,八百里秦川承载了厚重的关中文化,孕育了许多特色鲜明的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是西安地区社会变迁、历史文化的缩影。近年来,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加剧了西安市传统村落的破坏程度,村落的空间形态、生态环境、文化物种均受到不可逆转的损毁,西安市传统村落的保护迫在眉睫。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正逐渐受到建筑与规划学界的重视,其科学发展的系统价值观可以作为连接传统村落空间、生态、文化三者的纽带,使传统村落得到整体性的保护。因此,本文基于文化生态学基本概念的研究,借鉴文化生态学的系统论、共生论、多元论与生态进化论,构建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文化生态学研究框架,认为传统村落是由文化生态基质及文化生态群落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其所包含的生态环境、文化和空间形态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协同作用维持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正常运转。本文选取了西安市传统村落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村落——平原型的南豆角、黄土台塬型的北堡寨村、山地型的老县城村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西安市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环境、文化物种类型、空间形态特征及三者之间的关联性。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归纳总结出西安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外来文化物种对传统文化物种的冲击,导致某些传统文化物种趋于消亡,文化生态群落逐渐衰败,文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以及对村落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缺失。基于此,本文从维持文化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出发,提出了西安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利用策略,对其以系统性、共生性、多元性、活态性的原则进行村落保护,提出了凝炼强化文化丛特征、构建完善文化生态链、空间引导重塑文化簇的三大策略。以期延续西安市传统村落文脉、延续整体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提升村落活力、树立科学可行的保护价值观,保证村落的永续健康发展。
【图文】:

文化生态学,传统村落,村落,文化生态


村落进行研究,系统地解析文化生态及文发掘传统文化深层次内涵,进一步唤起社意识,树立科学的、包容的、开放的保护安市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希望可以引导西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对西安市传统村落保村落的健康永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文化

范围,村民,西安,副省级市


第一章 绪论结构形态,具体包括村落的周边环境、总体空间格局、线性空间、点状空间形态是村民与地域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当意识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行为方式和社会心理在地域空间上的折究范围及对象究范围文研究范围为西安市行政范围,西安为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区域市,全国中心城市,全市下辖 11 区 2 县, 总面积 10108 平方公里。西安.40 度~109.49 度和北纬 33.42 度~34.45 度之间,,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图 1.2)。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燕;陈晟;曹玮;曹昌智;;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1期

2 李和平;张邹;;文化生态视角的历史街区保护——以重庆金刚碑历史街区为例[J];城市建筑;2011年08期

3 武启祥;韩林飞;朱连奇;陈方杰;;江西婺源古村落空间布局探析[J];规划师;2010年04期

4 张洪波;;文化生态学理论及其对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09年10期

5 纪江明;葛羽屏;;长三角区域都市文化生态圈构建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8年07期

6 王娟,王军;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村落选址及其风水景观模式[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蔡凌;建筑-村落-建筑文化区——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层次与架构探讨[J];新建筑;2005年04期

8 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邓辉;卡尔·苏尔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与实践[J];地理研究;2003年05期

10 孙兆刚;论文化生态系统[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白宁;张豫东;段德罡;;有限干预理念下石船沟传统村落空间更新初探[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庞博;;陕西调查全省古村落分布情况[N];中国文物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东;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笛;云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2 李盛君;多自然保护区格局下历史村庄保护利用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3 赵航;关中地区历史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4 李敏林;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郁山古镇空间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5 冯书纯;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张s

本文编号:2615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15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6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