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黄沙制备高石英质红外瓷质仿古砖工艺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6 17:14
【摘要】:本文研究了利用腾格里黄沙制备一种高石英质红外功能仿古砖的配方及相关技术,通过粒度分布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差热分析以及热膨胀系数测定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利用储量巨大的黄沙制备高石英质的红外功能仿古砖的性能和机理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黄沙可以作为陶瓷生产中天然矿物原料的替代原料与其他矿物调配进行烧制,通过合理的配方调整制备了各项性能良好的建筑陶瓷仿古砖,配方中的黄沙含量高达70%~90%,烧成范围在1120℃~1180℃,烧成温度1140℃~1180℃吸水率为0.5~5%,抗折强度30-55Mpa,红外发射率为0.80-0.87的红外功能仿古砖。(2)黄沙的颗粒特性对仿古砖坯体的成形不利,通过引入不同泥浆解凝剂和坯体增强剂改善了泥浆的流动性和干坯强度,最终确定坯体添加剂为0.2%的CMC和硅酸钠(1:1),成形压力30Mpa时干坯强度达到1Mpa。(3)西矿陶土的引入对泥浆的流动性和坯体成形性能以及制品的烧结性能改善有利。(4)黄沙天然的化学组成可以替代石英制备仿古釉,其天然较高含量的Fe2O3、Ti02有利于釉面呈现仿古色,作为釉中替代原料加入量达到了40%,釉面色调自然。(5)影响仿古砖红外发射率的因素除烧成温度外,还与其主晶相的晶格膨胀、晶格畸变有关。在烧成范围内,红外发射率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晶格膨胀和畸变率的大小影响红外发射率。(6)实验表明显微结构主晶相为高石英质的仿古砖,只要控制合适的晶粒大小和烧结状态,材料的热学和抗热震性也能满足建筑陶瓷的要求。用黄沙制备兼具红外功能的瓷质化仿古砖,不仅有助于人体的健康,还为建陶行业寻找可替代原料开辟了新途径,对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和沙漠资源的有效利用有积极的意义。
【图文】:

仿古砖,装饰效果


一。一。的一片白到易洁与美观,从多维图案与艺术性元素的拼花铺贴和配搭,到日趋完善的色逡逑彩展示与产品配套系统的空间应用,随着使用范围和使用群体的需求不断扩大,防滑、耐逡逑磨、防污、自洁、抗菌、抗静电、光变幻等功能化的应用,使建陶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质逡逑的飞跃。逡逑

扫描图,化学组成,原矿,颗粒


(1)黄沙矿物组成及颗粒分析逡逑.逦主要原料黄沙的化学组成和扩物组成分别如表4-1和图4-1所示逡逑表4-1黄沙化学组成逡逑Table邋4-1邋The邋chemical邋composition邋of邋yellow邋sand逡逑组成逦Si02逦AI2O3逦Fc203逦Ti02逦CaO逦MgO逦Na20逦K2O逦灼减逦总量逡逑含量逦80.52逦9.43逦1.42逦0.44逦1.72逦0.43逦1.79逦1.78逦1.8逦99.33逡逑(101)逡逑.逦?-石英逡逑(1寒0)逦} 长石逡逑V-娃灰石逡逑1逦?逦I逦■逦I逦I逦■邋-邋-,邋-邋f■逦I逦■逦I逡逑10逦20逦30逦40逦50逦60逦70逡逑黄沙原矿-XRD逡逑图4-1黄沙XRD分析逡逑Figure邋4-1邋XRD邋diagram邋of邋yellow邋sand逡逑黄沙的化学组成上看,Si02的含量达到80%W上,AI2O3的含量在9%左右,从烙剂逡逑组成看,CaO、化20、&0的含量相对较赢均在1.7%左右;此外化学组成中Fe203逡逑和TK)2的量达到1.86左右,从黄沙原矿的XRD图3-1可W看出黄沙的主晶相为石英,逡逑还有少量的钢、巧长巧等容矿物,该与文献所述一致。逡逑对黄沙的颗粒性质进行了分析如图3-2所示,从黄沙的颗粒扫描图可W看出,,颗粒逡逑分布和大小分布均匀。颗粒大小大体在lOOum左右,较大颗粒和较细颗粒的只占很少一逡逑部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Q174.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加双,沙建荣;玻化砖生料透明釉的研制[J];山东陶瓷;1997年02期

2 段翰林;高石英瓷坯中方石英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87年04期

3 ;赋予泥土新生命——做好仿古砖 大鸿协助您[J];佛山陶瓷;2004年03期

4 米文宝,廖力君;宁夏沙漠旅游的初步研究[J];经济地理;2005年03期

5 卢琦,吴波,杨有林;21世纪荒漠化研究与治理方略[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年01期

6 孔东升;王勤礼;许耀照;;钱学森沙产业理论指导下的河西走廊沙产业实践[J];河西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何京;;仿古砖市场现状及发展[J];陶瓷;2005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小琴;高发射率红外辐射陶瓷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16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16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3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