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地产开发项目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17:51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地产开发推动着城市化进程,传统地产开发理念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影响。暴雨后许多城市内涝渍害等问题,迫使我国一些城市探索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将是“十三五”规划中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将能有效解决一些城市的内涝问题、水资源短缺问题,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社会效益,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然而在实际的地产开发项目中,海绵城市理念的落实不够彻底,设计、施工、管理、融资运营等方面不够成熟。本文针对海绵城市理念下地产开发项目,从技术策略和运营策略两个方向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地产开发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区别于传统地产开发理念,提出海绵城市理念下地产开发的技术策略,包括设计技术、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这三个方面。其次,对新旧地产开发项目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技术策略的应用进行研究,分别研究武汉新建项目径流目标实现的途径,镇江某改造项目的投资与收益,针对性提出在设计和技术方面的建议。并通过对比后的综合分析,提出海绵城市建设要在新建项目和旧城改造相结合,全面布局的观点。然后,通过海南三亚海绵城市PPP项目,对海绵城市理念下地产开发的融资、管理、运营策略进行了探讨。并对新建项目和旧城改造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运营策略。最后,结合本文对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地产开发策略的研究和我国海绵城市地产开发的现状进行展望:海绵城市地产开发的前景广阔,现阶段处于起步和推广阶段,为了让“海绵城市”取得理想效果,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步推进,全面布局;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把握重难点,实现雨水径流控制目标;在运营融资方面引入社会资本,并在政策上给与支持;培养相应专业人才,为落实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地产开发提供指导。
【图文】: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地产开发项目策略研究


低影响开发Fig.1-1LowImpactDevelopment

布置图,常德,水循环,汽车


(1)常德汽车营地常德市柳叶湖汽车营地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地处湖南北部,武陵山下,史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是湘西北旅游走廊的重要驿站。常德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带,,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常德市年降水量 1200-1900毫米。该汽车营地的设置是为了弥补东南地区汽车旅游层面现状的空白。汽车营地全区采用海绵城市系统组织,在全区低洼地设置渗透塘,可以蓄留、渗透雨水,兼做景观休闲用途。在主要道路边设置植草沟,拥有更好的雨水净化作用和景观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婧;;PPP模式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36期

2 焦中志;王晓朋;刘建美;赵爱华;李红玉;;海绵城市建设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26期

3 耿潇;赵杨;车伍;;对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01期

4 杨红庆;肖杰;;PP模块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5 秦颖;鞠磊;赵世强;;流域水环境治理PPP模式应用研究——以南宁那考河项目为例[J];工程经济;2016年12期

6 张锦兵;于鹭;秦艳;;重庆某物流园雨水回用设计[J];重庆建筑;2016年11期

7 赵琦;;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考[J];上海建材;2016年05期

8 周利睿;耿飞;许迎春;葛运亭;林平;解建光;;透水铺装技术的发展现状[J];低温建筑技术;2016年07期

9 楚岭伟;;浅谈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6年25期

10 仝贺;王建龙;车伍;李俊奇;聂爱华;;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J];南方建筑;201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沛永;张新鑫;;美国High Point住宅区低影响土地开发(LID)技术应用的案例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邓翊;海绵城市项目融资模式选择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2 陆芸;绿色屋顶的生态效益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3 弓亚栋;建设海绵城市的研究与实践探索[D];长安大学;2015年

4 斯晓慰;施工合同不完全性的成因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白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PPP模式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6 赵亮;城市透水铺装材料与结构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张姝姝;屋顶花园的环境改善效应研究及改良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21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21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7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