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多重视角下开放式住区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20:4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区的建设必须适应不断发展的居民需求,才能与时俱进。由于过去的社会经济结构、分配方式、规划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居住区规划模式以封闭式为主。但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增大、贫富差距增大、居住空间分异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传统大型封闭式住区模式面临改革。因此,2016年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开放式居住区的规划建设。论文首先从国家出台的《若干意见》第十六条入手,结合中国传统居住模式、邻里单位理念、新城市主义等理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基于杭州的三个案例(杭二棉居住区、翠苑居住区、绿城桂花城小区),分析了建国后居住模式发展的三个阶段,并总结其中的演化逻辑。其中,各类居住区建设的社会经济背景、居住区规划特点(包括规模、边界、交通、等级结构等方面)是分析的重点。其次,对开放式住区的内涵进行解析,包括与社区和街区的逻辑关系、尺度规模与边界特性决定的开放度。并从两个方面,即传统封闭式住区的问题、开放式住区的优势,来分析开放式住区规划在现阶段的必要性。最后,针对开放式住区规划是否能够推广,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了开放式住区规划当前面临的困难,从制度、空间、文化三个层面提出了未来可行的路径。并选取杭州市亲亲家园居住区为案例,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寻找开放式住区规划建设的可行之道。
【图文】:

路线图,住区规划,图片,硕士学位论文


技木路线图(图片

里坊,“里”,坊门


而且在空间上相邻,同时在街区体系范围内具有社会的同质空间的公共氛围是由空间内部各个因子的相互作用下才达到的,,不主体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街区的规划设计时要重点为需求。逡逑住理论与规划理论逡逑国传统居住模式(里坊、街巷)逡逑统城市居住模式就是“里坊”与“街巷”这两大体系。其中,里坊制,是中国古代都城和乡邑规划的基本单位,也是古代居住管理制度的朝至唐朝时期。里坊制把全城划分为若干形态封闭的“里”作为居住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和衙署占据全城最墙保护起来。“里”和“市”外围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全城实行宵禁。“六街古绝行人歇,九挏茫茫空有月”便是当时夜敲街鼓600下后开坊门,日落敲街鼓600下后关坊门。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住区规划应衔接城市环境[J];中国建设教育;2010年Z2期

2 陈建丽;;浅谈城乡住区规划存在的问题[J];安徽建筑;2016年06期

3 潘建云;;论城市设计视角下的住区规划[J];江西建材;2017年07期

4 韩秀琦;赵爽;;开放式住区规划理念与案例分析[J];城市住宅;2017年06期

5 刘洪燕;;基于城市设计的住区规划设计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5年25期

6 袁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绿色住区规划设计——思考与展望[J];住区;2016年02期

7 李冰;;探究城乡统筹进程中的“新农村”住区规划[J];中国房地产业;2015年Z2期

8 赵溪源;向铭铭;顾林生;;从市民诉求看住区规划推广街区制的挑战与思考——以成都地区为例[J];城市地理;2017年18期

9 郐艳丽;赵洪才;杨贵庆;张兵;于静;李恩山;刘海燕;冯婷;刘铁军;王欣平;王蔚蔚;张亮;郑婧;朱兆虎;;农村住区规划技术研究[J];建设科技;2014年Z1期

10 苏金龙;;基于节能思想的生态住区规划设计[J];建筑节能;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立元;;市场经济下住区规划[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张树东;朱京海;单颖;;基于环境技术集成的环境友好型住区规划研究——以大连大有恬园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颖;;住宅群落——探索一种新的住区规划设计理念[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杜娟;;健康城市引发的住区规划思考[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崔征;吴凡星;;家庭结构变迁下的农村适老型住区规划研究[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C];2018年

6 吴锦绣;徐小东;傅秀章;石邢;;数值模拟分析技术与设计的互动在绿色住区规划设计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建筑设计信息流——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旭;;基于低冲击开发理念的生态住区规划与设计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董玮玮;;住区与城市的“交互性”设计[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详细规划)[C];2012年

9 曲少杰;曾辑南;;城市住区的生态策略[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杨建辉;;无锡市住区空间模式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驻嘉兴记者 陈建芳;嘉兴入选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N];杭州日报;2017年

2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窦以德;顺应时代发展的住区规划设计[N];中国建设报;2010年

3 刘太格;新加坡大型住区规划与设计[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4 项秉仁;住区规划还得“大局为重”[N];建筑时报;2001年

5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韩秀琦;住区规划应衔接城市环境[N];中国建设报;2010年

6 傅汉强、李超;优秀住区规划设计五要素[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7 沈福煦;住区规划及居住质量[N];建筑时报;2002年

8 贾玺 本报记者 王耘;改变用水陋习 增强公众文明意识[N];绵阳日报;2010年

9 特派记者 周寒飞;“2007中国居住创新典范”奖揭晓[N];三峡日报;2007年

10 记者 何建昆;我国举行第四届环境与健康宣传周活动[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亚锋;适于城市住区规划的室外热环境实测与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崔光勋;日本集合住宅体系的类型演变与设计策略[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s

本文编号:2622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22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5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