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明清什刹海公共水系景观历史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3 20:35
【摘要】:古都北京因水而建,是一座古老而文明的城市。从公元前1045年建城起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自金中都作为政治中心建都以来,经元、明、清等四朝建设迄今为止也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处于城市中心的什刹海,作为一处有着悠久历史、天然广袤的水面一直保留到现在,尤其是北方这样一个水资源较少的内陆城市,凸显得更为珍贵,为北京城市中心提供了一处优美的城市景观,改善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并发挥着相应的城市水利功能,并且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如较高工艺水平的建筑、名园、水利设施、古树名木、民风民俗、诗词创作等都是我们宝贵的遗产。城市保留越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城市景观风貌的建设就更具特色,这些特色古都风貌也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主要地区。同时为了能继续发挥什刹海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就要深入的认识它的过去,了解它在历史上是怎样一步步的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对于什刹海以后历史特色景观的保护和塑造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主要选取明清为研究的时间节点,以什刹海地区公共水系的景观演变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明清时期什刹海水系的形态演变进行梳理,分析其演变的原因以及后来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对明以前的水系演变作为基础进行简单的了解;其次从风景园林专业的角度对明清时期山水空间格局的演变进行研究,主要对明清时期的空间格局、空间层次以及山水空间视觉进行分析;对什刹海周边因水而生的典型景观要素进行研究分析,包括农业景观、植物景观的形成和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进行研究,与什刹海息息相关的典型建筑园囿的布局研究;最后在对景观演变梳理以及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对什刹海地区典型山水景观的恢复进行一次设计尝试。为以后什刹海地区的整治与保护提供一个有益的思路方向,以促进千年古都的建设和开发。
【图文】:

水系分布,资料来源,作者,白莲


水泛滥成灾,威胁中都安全后又堵塞了。至金泰和五年(1205年)金章宗下诏逡逑征用大量的军夫重新开凿闸河,此次所开凿的闸河就是金中都到通州的运河,而逡逑且开挖了以白莲潭为起点水源的河槽流入中都北护城河内(图2-1),汲取了前逡逑两次失败的教训,不再选用卢沟含沙量比较高的水,转而改用白莲潭流动的清水,逡逑运河开通成功,通过白莲潭顺利将粮食转运到中都城内,保证中都内人民生活的逡逑需要,是国家的农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逡逑15逡逑

关系图,元大都,关系图,大都


又以合适的位置确定了南北城墙的方位[3]。大都城从1267年开始动工兴建,,逡逑到1290年全部建成,共耗费24年,一座经过测量规划的雄伟壮丽、布局整齐的逡逑大都城矗立在北京城(图2-2)。逡逑逦逦逦邋\逡逑[s7r-T|逡逑|逦液大皇逡逑池邋内邋城逡逑0逦1逦2逦3公里逡逑1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新佳;;对符合现代城市的园林景观发展趋势的思考[J];花卉;2016年20期

2 吴会娟;甘代军;;地方性与全球性:语言景观的时代表征与激荡[J];长江丛刊;2016年35期

3 林心斌;;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趋势的一些探讨[J];花卉;2016年24期

4 叶淑娟;高宇;;现代养老院中康复景观的思考[J];报刊荟萃;2017年10期

5 许磊;荆福全;;论园林景观与色彩之间的联系[J];明日风尚;2017年19期

6 邬小岚;;景观发展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11期

7 张毅川;乔丽芳;姚连芳;余春林;;郑州黄河滩地景观发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6年06期

8 Г.Е.Гришанков;Ф.Н.Милъков;孙维杰;;景观成分与景观形成因素[J];地理译报;1988年04期

9 刘志强;;节约型社会的景观发展对策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10 周颖悟;;新型城镇化下的村寨景观发展模式探索——以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村寨为例[J];安徽建筑;201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伟菡;;对北京市环二环城市绿道景观发展变迁与建设的探讨[A];2015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园林绿化建设——2015年北京园林学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5年

2 杨小瑞;;小区园林景观发展方向的探研[A];工程技术发展论文集[C];2015年

3 徐亚如;戴菲;;与“绿道”相结合——中国乡村景观发展的新趋势[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C];2015年

4 张书驰;薛晓飞;;浅谈欧洲景观变革的动力——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对景观变革影响的因素[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5 李杰;;论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地位及其理念创新[A];工程技术发展论文集[C];2015年

6 张新然;金云峰;;景观设计策略——基于公共性视角的文化设施景观设计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4年

7 陈琪玲;;响应自然特征的瑞典地域性景观营建思想及途径解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论文集[C];2016年

8 池浩;;乡镇景观规划模式及设计方法研究——以哈尔滨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润泽 编译;亲临其境学习景观史[N];中国花卉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杨铭;景观开发热背后的价值取向和生态隐忧[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张红红;把好工程安全质量关 打造绕城景观发展线[N];榆林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厉亦平 整理;场所·空间·艺术[N];美术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晁帆;“景观数字化”开启园林4.0时代[N];中国花卉报;2018年

6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主任 常青;建筑:“此地人”的文化生态场景[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晓光;景观象征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秦嘉远;景观与生态美学—探索符合生态美之景观综合概念[D];东南大学;2006年

3 童芸;中国当代可持续景观营建的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4 伍国正;永州古城营建与景观发展特点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张靖;传统文化语境下现代景观的传承与嬗变[D];天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金金;空间与政治:岳庙文化的景观人类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2 刘丹;明清什刹海公共水系景观历史演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年

3 赵飒;许昌市水系景观营建特色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7年

4 邵梦蝶;都市社区生产性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5 夏杰琴;“数字景观”在纪念性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6 金禾;景观与建筑的关联性设计[D];重庆大学;2016年

7 孙美芳;株洲神农城植物群落景观调查与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8 孟琳昕;扬州旅游景区语言景观调查研究[D];扬州大学;2017年

9 何海燕;碧桂园节约型景观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10 张媛;城市旧工业生活区景观提质改造设计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26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26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e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