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重庆主城区5种生境类型下的36种木本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木本园林植物的物候特征和当年生花枝的形态性状进行研究。5种生境类型包括城市商业街、道路、校园、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共观测样地30处。首先,对各样地的木本园林植物物候进行观测,分析显蕾期、开花始期、开花盛期、开花末期、芽开放期、展叶始期、展叶盛期、落叶期、果熟期、花期长度、生长季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生活型间、不同生境类型下、不同园林修剪模式下园林植物物候的差异,探讨各环境因子与木本园林植物物候之间的关系,以揭示植物物候对于环境改变的响应策略;其次,采集植物的开花枝条作为研究样本,测量枝条上的茎长度、茎直径、茎干重、叶片数量、单叶面积、单叶干重、花朵数量、花干重、花瓣干重、花蕊干重和比叶面积等形态数据,分析各形态性状间的相关性,比较分析不同生活型、不同生境类型以及不同园林修剪模式下植物花枝性状的差异,探讨各环境因子与木本园林植物花枝性状间的关系,以体现植物花枝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对策机制;最后,分析植物物候特征与花枝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为具体研究植物对生态适应策略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提供一定的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5种生境类型下的木本园林植物物候有显著差异。其中,城市商业街与道路无显著差异,校园与城市商业街无显著差异,城市商业街、校园、郊野公园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城市商业街的开花时间较早、展叶时间较早、落叶时间较晚、果实成熟较早、花期长度较长、生长季较长;郊野公园的开花时间较晚、展叶时间较晚、落叶时间较早、果实成熟较早、花期长度较短、生长季较短。(2)5种生境类型下的木本园林植物部分花枝性状有显著差异。其中,道路的花干重、花瓣干重和花蕊干重显著低于其余生境类型。茎长度、茎直径、茎干重、叶片数量、单叶面积和单叶干重在5种生境类型中无显著差异,城市商业街与其它生境类型相比,叶片数、单叶面积、单叶干重更大,叶面积更小。(3)2种管理模式下木本园林植物部分物候期有显著差异。其中,自然状态下,植物的开花时间显著较早,开花时间显著较长;修剪状态下的开花时间较晚,开花时间较短。芽开放期、展叶始期、展叶盛期在两种管理模式下的差异不显著。因此,自然状态下,开花较早且花期更长。(4)2种管理模式下木本园林植物部分花枝性状有显著差异。其中,自然状态下,植物的花朵数量、花干重、花瓣干重、花蕊干重、单叶面积、单叶干重、茎长度、茎直径显著较大,叶片数量显著较小;修剪状态下的花朵数量、花干重、花瓣干重、花蕊干重、单叶面积、单叶干重、茎长度、茎直径显著较小,叶片数量显著较多。比叶面积、茎干重在两种管理模式下的差异不显著。因此,自然状态下。花朵更大,观赏效果更好。(5)不同的环境因子对木本园林植物物候与花枝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温度、建筑面积、硬质铺装面积的增加会促进植物较早开花、较早展叶,延迟落叶,延长花期和生长季,海拔和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起到相反的作用;温度、湿度、海拔因子对花枝性状影响不明显,建筑面积占比指标对花枝性状影响较大,且建筑面积占比越大,单叶干重、花干重等越大。(6)木本园林植物物候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木本园林植物显蕾期、开花始期、开花盛期和开花末期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且开花物候与展叶物候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落叶期有负相关关系。植物开花提前时,花期延长,主要由于开花始期的提前。生长季延长,主要通过落叶期的延后起作用。与常绿灌木、常绿乔木和落叶灌木不同的是,落叶乔木的开花物候与展叶物候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原因在于落叶乔木中先花后叶植物在开花和展叶时的权衡。(7)木本园林植物花枝性状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木本园林植物茎长度、茎直径、茎干重间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单叶面积、单叶干重、花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比叶面积呈显著负相关。但叶片数量、花朵数量与其他性状相关性较低,说明叶数和花数在小枝性状中是较为独立的性状。在不同生活型的木本园林植物花枝性状分析中,大体趋势一致,但常绿乔木在茎与叶间的相关性较强,在茎与花间的相关性较弱,常绿灌木在茎与花间的相关系数最高。(8)木本园林植物物候与花枝性状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木本园林植物物候与花枝性状相关性显著,当茎干较重时,表现出开花、展叶的提前,落叶的延迟、果熟期的提前和花期、生长季的延长。同时,叶片数量、单叶面积和单叶干重增加时,开花提前,花朵数量较少,花干重、花瓣干重、花蕊干重增加。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688;TU9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峰;靳洁;侯宏红;赵博;曹家豪;李筱姣;;川西风毛菊花期资源分配随海拔的变化[J];植物生态学报;2015年09期
2 武瑞鑫;钟梦莹;潘多;邵新庆;李超群;刘月华;位晓婷;张德罡;;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恢复措施对披针叶黄华繁殖构件及资源分配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5年01期
3 张茜;赵成章;董小刚;马小丽;侯兆疆;李钰;;高寒退化草地不同海拔狼毒种群花大小与叶大小、叶数量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15年01期
4 李姝;蒋泽波;;植物种群构件的理论概述及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36期
5 王静;常青;柳冬良;;早春草本植物开花物候期对城市化进程的响应——以北京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4年22期
6 丁建林;韩越;包维楷;向双;;岷江百合的生物量分配对策及其海拔效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4年02期
7 罗海江;;基于卫星遥感的北京城乡植物物候差异[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10期
8 张茜;赵成章;马小丽;侯兆疆;李钰;;高寒草地狼毒种群繁殖分配对海拔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13年02期
9 仲舒颖;葛全胜;郑景云;戴君虎;王焕炯;;近30年北京自然历的主要物候期、物候季节变化及归因[J];植物生态学报;2012年12期
10 赵玉红;魏学红;苗彦军;其美;扎旺;;藏北高寒草甸不同退化阶段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繁殖分配研究[J];草地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辉;青藏高原东部马先蒿属繁殖对策随海拔的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王一峰;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属植物生态与生物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胡瀚文;城市景观格局对城乡梯度上植物物候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冰;不同环境条件下钝裂银莲花(Anemone obtusiloba)的繁殖对策[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朱;城市化对春季开花植物物候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兆华;露蕊乌头花特征对人工选择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0年
5 杨乐;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植物春季叶物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开;八种落叶树种的当年枝形态学特征与生物量分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
本文编号:
2629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29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