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循环代谢的城市街区空间生态化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1 21:08
【摘要】: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气候恶化、资源浪费等“城市病”相继出现,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紊乱。同时,20世纪70年代,生态学理论的介入使得生态城市成为应对城市生态危机的关键手段,世界各国展开了大规模的生态城市建设。由于生物学和生态学对设计学科的影响,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开始从本质上发生了改变,主流的学术借助生物学“代谢”的概念解决城市生态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的内在机制。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当今生态城市研究的空间背景与依据。本文旨在以资源代谢的视角,以城市典型的功能街区单元为研究对象,整合“街区空间生态化”空间与技术模式,构建街区尺度上的形态及代谢模型。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与依据、研究目的、主要的内容,分析了选题的研究意义及论文研究相关的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现状,并列举了研究的框架与方法。第二章构建基于资源循环代谢的城市街区生态系统的认识框架,通过对相关科学理论基础的研究,基于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关系而提出“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并依据城市生态系统自身属性而提出城市生态单元的结构层级,基于构成城市功能和形态的基本单位的街区为基本切入点,重点阐述城市街区生态系统的概念、内涵与要素特征。第三章研究城市街区资源循环代谢的机理特征,依据城市生态系统的属性而提出以循环代谢原理为基础,研究水分、能源、养分、垃圾等资源在街区生态单元内“输入—转化—再利用—输出”的代谢过程并建构循环代谢流程图,依托适宜技术建立资源代谢的支撑体系。第四章城市街区资源代谢优化与空间生态化实验研究。选取四种不用功能的街区类型,建立合适的模型,统计各类型中资源代谢的物质流和路径,分别对水分、养分、能源循环进行代谢结算。研究街区在挖掘资源潜力、引入生态基础设施的条件下,资源代谢要素、空间形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之间的平衡配量关系。构建以资源代谢为原理,以能源循环、水循环、垃圾再生利用为表征,空间形态与生态技术相结合的“街区空间生态化”的理论模型。第五章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的研究成果,针对论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图文】:
危机年来,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污水、工业废水排放到天然的江河湖泊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工厂停产发展。生活用水浪费,雨水未经搜集,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颗粒物浓度增加,产生雾霾。城市空气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对于能源的需求油的量超过了消耗的点“石油峰值”(变得更加困难和昂贵。因次,能源紧缺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19 世纪,马克思的《资本延伸至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描述“社会生态关系”,,即人类社会与物质交换[2]。现如今,“代谢”的相关概念已渗透至环境工程学、产业域而形成跨学科的概念。针对城市生态问题,美国生态学家 Abel Wo出“城市代谢”(Urban Metabolism)的概念,用于一个典型的美国城水、食物、能源和废弃物的代谢过程及其反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13
【图文】:
危机年来,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污水、工业废水排放到天然的江河湖泊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工厂停产发展。生活用水浪费,雨水未经搜集,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颗粒物浓度增加,产生雾霾。城市空气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对于能源的需求油的量超过了消耗的点“石油峰值”(变得更加困难和昂贵。因次,能源紧缺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19 世纪,马克思的《资本延伸至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描述“社会生态关系”,,即人类社会与物质交换[2]。现如今,“代谢”的相关概念已渗透至环境工程学、产业域而形成跨学科的概念。针对城市生态问题,美国生态学家 Abel Wo出“城市代谢”(Urban Metabolism)的概念,用于一个典型的美国城水、食物、能源和废弃物的代谢过程及其反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丽娜;马俊杰;;国内外城市物质代谢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15年10期
2 王腾飞;;基于生态低碳理念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开发策略研究——以瑞典绿色生态街区为例[J];城市;2015年09期
3 宋涛;蔡建明;杜姗姗;倪攀;丁悦;;基于能值分析的北京城市新陈代谢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01期
4 韩冬青;;城市形态学在城市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J];建筑师;2014年04期
5 臧鑫宇;陈天;王峤;;生态城市设计研究层级的技术体系构建[J];《规划师》论丛;2014年00期
6 刘耕源;杨志峰;陈彬;;基于能值分析方法的城市代谢过程研究——理论与方法[J];生态学报;2013年15期
7 臧鑫宇;;生态城街区尺度研究模型的技术体系构建[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4期
8 黄烨R
本文编号:2635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35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