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管内衬修复技术在北京污水管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20:33
【摘要】:城市排水管道是市政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地下生命线”,承担着污水排放和雨水排除的重要任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管道逐渐老化,并暴露出一些严重问题,如结构老化、管路腐蚀严重、城市建设对排水管线的影响、管网满流超负载运行,管道逐渐不能满足运行的安全要求。对现有的城市管网进行改造修复,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短管内衬管道修复是一项重要的非开挖管道修复方法,主要应用于城区管网改造工程中小管径管道修复施工,该技术可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避免了管道开挖更换。本文主要从工程实际出发,以北京市中心城区管网修复工程中短管内衬法的应用实例为核心,主要论述了三部分内容:(1)短管内衬的施工方案,系统论述了短管内衬修复技术在实际施工中的流程及要求,包括作业空间的气体检测、空间清淤、现场施工(包括牵拉式、顶推式、注浆、端头处理、检测、闭气试验等);(2)短管内衬的关键技术应用研究,论述了在北京中心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中的创新应用与施工方法,包括缺陷和问题管道处理技术、局部塌方小基坑开挖技术和非常规导流技术;(3)短管内衬的质量控制技术,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包括管理技术、检测技术和验收技术等。
【图文】:
第 1 章 绪论2.1.1 现场固化内衬修复技术此技术方法是指,将热固性树脂填充的软衬置于需要修复的管道内壁,热水、热汽或紫外线等加热方式使其固化,形成一种与旧管道紧密连接的层内衬树脂管[12]。目前主要有 2 种施工方法:倒装法和拉入法。翻转法衬里材料需是带有防渗膜的纤维增强软管或编织软管,在施工中在管道口将软管的一端固定[13-14],通过水或气体加压使软管内层翻转至外待修复的管道内壁相粘结,在软衬管布设好之后,迅速开始加热,使其硬成硬质衬里。与待修复管道相比,此技术所形成的软衬管形状与之相同,略小。翻转法施工示意见图 1-1 和图 1-2。
与待修复管道相比,此技术所形成的软衬管形状与之相同,。翻转法施工示意见图 1-1 和图 1-2。图 1-1 翻转法工艺示意图(据广东市政协会,2013)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92
本文编号:2660806
【图文】:
第 1 章 绪论2.1.1 现场固化内衬修复技术此技术方法是指,将热固性树脂填充的软衬置于需要修复的管道内壁,热水、热汽或紫外线等加热方式使其固化,形成一种与旧管道紧密连接的层内衬树脂管[12]。目前主要有 2 种施工方法:倒装法和拉入法。翻转法衬里材料需是带有防渗膜的纤维增强软管或编织软管,在施工中在管道口将软管的一端固定[13-14],通过水或气体加压使软管内层翻转至外待修复的管道内壁相粘结,在软衬管布设好之后,迅速开始加热,使其硬成硬质衬里。与待修复管道相比,此技术所形成的软衬管形状与之相同,略小。翻转法施工示意见图 1-1 和图 1-2。
与待修复管道相比,此技术所形成的软衬管形状与之相同,。翻转法施工示意见图 1-1 和图 1-2。图 1-1 翻转法工艺示意图(据广东市政协会,2013)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维文;;CIPP翻转法在川沙路下水管道修复中的应用技术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年03期
2 吕坤;秦妍;;《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第2部分:气体检测与通风》解读[J];安全;2013年06期
3 舒亚俐;;既有市政给排水管道现状及检测修复综合分析[J];给水排水;2013年04期
4 赵美亮;;非开挖技术在城市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3年02期
5 吴坚慧;;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综述[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8期
6 葛如冰;;CCTV检测技术在排水管渠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10年03期
7 邓志凌;夏金儒;唐勇;;CCTV技术在排水管道状态检测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09年05期
8 宋文;刘艳东;刘刚;;国内外管道修复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18期
9 张书运;;非开挖子母口密封锁扣连接套管管道修复技术研究[J];北京水务;2009年03期
10 许经纶;;螺旋式缠绕制管内衬技术——修复污水管道专用的非开挖技术及实施过程[J];上海水务;200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熊露;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2 雷庭;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3 郑瑞东;上海市排水管道CCTV检测评价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60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6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