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春节园博会与小园圃的造园艺术分析研究
【图文】: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裂的关系(李箭飞等,2006),城市规划中对用地属性、未来发展定位的切影响着园博会选址的判别,因此探究园博会选址与广州城市规划的关系可或缺。自 1960 年代起,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围绕旧城区进行,呈心式”城市结构。1990 年代后内环线及外环线建成,形成围绕中心城区“圈层式结构”1(旧城中心区圈层、新城区圈层、边缘区圈层)。直至 空间发展八字战略的提出和行政区划的调整,,黄埔老工业区复兴、萝岗新兴起及南沙、番禺开发均方兴未艾,在八字战略引导下广州城市“第四圈拓展区圈层)空间形态逐渐明晰(图 2-1)。
图 2-2 第 1-24 届广州园博园选址地点圈层分布(图片来源:笔者自绘)2.2.1 选择旧城中心区圈层公园作为选址地广州园林博览会从 1994 年至 2010 年共 16 届均选址于越秀公园内,公园于1957 年建成,属市级综合性公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广州城市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名副其实的“广州名片”(谢婷婷,2012)。越秀公园面积较大,活动内容丰富,有着深厚的“花文化”传统,1963 年首次举办菊展,此后各种花展及灯展活动应接不暇,并成为其特色名片,春节前行花街、节日逛公园也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广州市民俗传统。这些深厚的“花文化”底蕴为之后园博会的举办提供了经验基础。第 23 届广州园博园分会场的流花湖公园位于越秀区,于 1959 年建成,全园面积 54.43 公顷,水域面积 32.6 公顷,园内基调清新淡雅、恬静自然,是兼具游
【学位授予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哲瑶;;岭南庭园文化景观的隐喻设计——以第二十一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增城园设计为例[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2 林丹丹;;探讨对小园圃施工中的几点体会[J];现代装饰(理论);2014年07期
3 韩蓉;;世界展览花园发展概况及中国展览花园现状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4 佘少丽;翁殊斐;陈炜林;;广州园林博览会的历史成就及可持续发展[J];广东园林;2014年02期
5 朱纯;张永健;洪淑媛;叶树荣;李敦敏;;岭南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议海珠湖公园再造“瑶溪古景”[J];广东园林;2014年02期
6 佘少丽;翁殊斐;陈炜林;;广州园林博览会艺术园圃的造景特色[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4年01期
7 唐秋子;何庆鸿;;第19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在白云公园和增城挂绿广场盛大举办[J];广东园林;2013年02期
8 黎品红;;广州园林博览会小园圃设计制作实例[J];广东园林;2013年01期
9 张晓华;;第十八届广州园林花卉博览会“莲·溪”艺术园圃浅析[J];广东园林;2012年06期
10 陈英梅;;浅谈艺术园圃《蝶恋花》与《水云台》的设计特色[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余莉;;广州市流花湖公园特色景观建设初探[A];中国公园协会2015年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陈露;余炜楷;;产业新城“产城融合”发展机制——以广州科学城为例[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总体规划)[C];2015年
3 王倩雯;;广州市流花湖公园景观资源优化及升级改造规划研究[A];2014年中国公园协会成立20周年优秀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建忠;广州城市蔓延机理与调控措施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茂昆;基于面向对象及Landsat影像的广州市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
2 吴漫琳;论岭南传统园林中的因借[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7年
3 王刚;广州中心城区公园无障碍设施调查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7年
4 李佳;柳州市园博园景观评价和会后利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5 高舒宏;旱景日本庭院设计[D];大连工业大学;2016年
6 徐梦琦;广州市十三个儿童公园卫生间设施应用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7 张超;互动式体验景观在园博园展园中的研究与运用[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8 吕冬琦(Lyu Dongqi);基于乡土景观的园博会设计及会后利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9 林娜;基于儿童心理及其行为特征的儿童公园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廖家升;亚运后广州海心沙的改造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83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83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