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南京大报恩寺复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06:43
【摘要】:本课题来源于导师汪永平教授的南京大报恩寺复原研究课题。大报恩寺是明代皇家寺庙,其建筑等级为“大内式”,在中国历史上地位很高,尤其是琉璃塔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可惜的是寺庙和塔在太平天国的战火中尽毁。大报恩寺琉璃塔在建成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南京城市景观、寺庙有很大的影响。 论文以建筑基点,采取历史图文记载结合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大报恩寺进行研究性复原设计,以再现明南京大报恩寺的真实面貌,文章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前期的历史考证、现存的历史遗址、实例分析与寺、塔的复原设计。 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为绪论。提出总体设想:论文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内容、论文框架等。 第二章为大报恩寺的概述。首先论述了明初南京的政治、经济与宗教文化发展,因为一个寺庙的出现绝不是孤立的,只有把大报恩寺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才能真正地了解大报恩寺的建造原因和发展过程。 第三章主要介绍明初大报恩寺布局。列举出南京同时期、同规模的寺庙,比较他们的平面布局,,得出当时南京大型寺庙平面布局的一些共同特点,与大报恩寺的平面布局相比较,复原布局将围绕这些共同点进行。 第四章介绍大报恩寺遗址的现状。南京市博物馆经过四年的努力,大报恩寺的遗址考古发掘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根据博物馆考古的结果,对大报恩寺的建筑遗址和考古挖掘出的文物进行了简单鉴定分析。 第五章介绍大报恩寺的建筑复原设计。根据建筑设计方案,再结合明代的营造制度,以图片和表格的方式对建筑设计做出一个表述。 第六章主要介绍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复原设计依据与明代南京附近的两个著名的江南楼阁式塔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明代南京楼阁式塔形式与营造特点结合记载,对琉璃塔做复原设计。 第七章主要是补充介绍明代琉璃发展和应用过程。因为琉璃是出现琉璃塔的重要技术前提。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252;TU-87
本文编号:2686554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252;TU-8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经盛鸿,胡华;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的毁灭与重建[J];档案与建设;2002年08期
2 汪永平;;明代建筑琉璃(一)[J];古建园林技术;1988年03期
3 汪永平;;明代建筑琉璃(二)[J];古建园林技术;1988年04期
4 汪永平;;明代建筑琉璃的等级制度[J];古建园林技术;1989年04期
5 刘大可;明、清官式琉璃艺术概论(上)[J];古建园林技术;1995年04期
6 刘大可;明、清官式琉璃艺术概论(下)[J];古建园林技术;1996年01期
7 陈钦龙;;明代南京聚宝山琉璃窑的几个问题[J];江苏地方志;2009年01期
8 汪永平;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复原构想[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Study on the glasswares discovered in the underground palace of the Da Bao En Temple in the North Song Dynasty(AD960 AD1127) in Nanjing,China[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2年07期
10 陈平平;;论明代金陵大报恩寺塔形体的古意特色与传承[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2686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8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