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综合管廊下穿既有铁路顶管法施工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16:51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综合管廊作为一种新兴地下建筑形式越来越得到国家与社会的重视。当今,不同形式综合管廊早已开始纷纷破土动工,由于其具有解决城市道路不断“开膛破肚”造成的“黑色污染”的问题,消除城市“蜘蛛网”式管道铺设的影响,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等特点正日益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顶管法就是其中一种良好的、避免大挖大填、适应复杂地区的暗挖施工技术。目前国内主要对圆形截面顶管施工的研究比较多,而矩形截面研究的比较少,只有中建六局包头成功实施了矩形顶管综合管廊,而且,矩形顶管较圆形截面更充分利用了20%的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了管道路线的数量,所以本文通过研究吉林哈达湾地区下穿铁路矩形综合管廊来研究复杂地区的矩形顶管对铁路相关土层变形的影响。本文采用经验公式和有限元模拟两种方法,通过对9.0m×4.4m和6.0m×5.0m两种矩形截面在3m、6m、11m三种覆土厚度下,在不同性质土层下对两种管廊截面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运用有限元把两种截面从土层沉降变形、成本经济性、空间利用率上进行模拟比较,综合选出11m覆土厚度下9.0m×4.4m截面管廊为最优施工方案,然后再通过推进时和推进止两种工况对下穿长图两条铁轨路基以及长吉高铁桥墩位置土层性质的影响进行分析,做出合理的土层和顶管纠偏控制措施,同时得出以下结论:(1)顶管施工中,三倍管径内的土层影响较大,三倍管径外的土层影响较小,且不同覆土厚度下,覆土层厚度越大,沉降变形也越小。(2)矩形截面尺寸对土层影响很大,尺寸越大,沉降变形越大,同时截面长宽大小不仅对土层横断面、纵断面土层变形影响很大,而且对土层横向水平位移大小、位置影响也存在很大联系。(3)形成卸载土拱的土层,有利于减小土层的沉降,起到加固土层的作用,但土拱的稳定性也与上方铁路荷载、土层性质存在很大关联。(4)顶管施工时,一般情况下,顶管机前方土层隆起,后方下沉,但在实际施工时,受火车荷载与卸载拱的双重影响,铁路路基也会相应的反弹,这就需要在施工时保证顶管各方面参数的准确性。(5)土层损失对土层水平位移影响不大,而其他顶管施工工艺例如注浆压力、摩擦力、附加推力对土层水平位移起决定作用.(6)顶管推进时,火车荷载与推进过程中力有一个相互抵消的作用,而推进停止时,只有火车荷载单独作用,这就使得两侧土层隆起加剧.(7)顶管入口需要在0-3m范围内注浆,减小“背土效应”的影响,出口需要采用红外线描点法避免“扎头”现象,而加大顶管机切削强度,防止“抬头”现象。
【图文】:

管廊


有交结构。而相应的顶管法和盖挖法等。不同的断面形式,埋深深度,尽相同。综合管廊的建设,其施工技术也明显领先于国内,施工事例仅包头[6]一家成功实现,开创了国内矩形顶技术要求很高,尤其是在铁路路基[7]中实施,纵向误的变形控制,如何防止顶推过程中出现“扎头”和“抬要控制的重点。尽管由中建六局成功实施了矩形综地质多为砂砾层和粉砂层(该地层有砾石、大孤石、,工程情况较为单一,不能在不同土层地区,运用广,故以吉林省吉林市哈达湾铁路下穿综合管廊顶环境下进行不同土质,不同尺寸截面,不同埋深下目位于哈达湾地下综合管廊东西干线的东段,起点图 1-1 综合管廊

顶管施工


中在顶管机与原状土层之间加设一个 0.5-1.0m 的混凝土后背墙,这是因层虽经过压实但仍不能均匀承受千斤顶的反力,故混凝土后背墙主要起递千斤顶反力的作用,但正常情况下,在混凝土土墙和千斤顶之间加设-300mm 的槽钢,称之为后背靠,这是因为混凝土土墙其实直接承受几个支撑,,故通过后背靠进一步均匀分散千斤顶的反力作用;枕木作用保证递作用,既保证了垂直在一条直线上受力,也较好的传递受力;架台等稳固主顶装置的作用;导轨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给予顶推过程中一个向作用,二是保证顶铁有一个很好地托架。 不同的顶管施工方式 泥水平衡顶管水平衡顶管[4]施工过程中,泥水仓中时刻保持着含有一定压力的泥水,在图 2-1 顶管施工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90.3;U21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瑞云;刘怀星;;艾丁湖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实例[J];工程技术研究;2018年11期

2 赵琪;;国内外智慧综合管廊建设现状[J];城市建筑;2018年32期

3 徐悦之;;综合管廊运营成本结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年23期

4 郝成印;郝凌霄;;浅析城市综合管廊在前期规划、设计咨询和建设方面的问题思考[J];中国工程咨询;2018年12期

5 张晓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和建设[J];深圳土木&建筑;2016年02期

6 宋尧;;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J];深圳土木&建筑;2016年02期

7 汪浩;;城市综合管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解读[J];深圳土木&建筑;2016年02期

8 钱七虎;;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转变城市发展方式[J];深圳土木&建筑;2017年01期

9 李跃飞;;城市综合管廊一体化工程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思考[J];深圳土木&建筑;2017年01期

10 ;综合管廊[J];中国建设教育;201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安邦;刘应明;;深圳市综合管廊建设发展经验总结[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工程规划)[C];2018年

2 杨臻;翟端端;王俊;;综合管廊规划与其他相关基础设施规划的关系——以《郑州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为例[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工程规划)[C];2017年

3 朱安邦;刘应明;黄俊杰;;关于城市综合管廊规划编制的若干问题探讨——以深圳大鹏新区为例[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工程规划)[C];2017年

4 代普达;王培茗;杨洋;阚吉;;当前我国综合管廊研究综述与发展评述[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工程规划)[C];2017年

5 黄俊杰;刘应明;;强势政策下新型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初探——以《深圳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为例[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工程规划)[C];2017年

6 刘应明;黄俊杰;朱安邦;;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编制体系与方法探讨——以深圳市为例[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工程规划)[C];2017年

7 王浩;毋存粮;景玉婷;;大型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实证研究[A];绿色建筑创新、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第七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8 李立;胡得秀;熊江龙;张艳;张晓晗;;对综合管廊施工环境与人员安全问题的讨论[A];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7年

9 杨帆;周生元;;城市综合管廊集约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2018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C];2018年

10 文果;张联博;肖琪;;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现浇施工技术[A];《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舒薇;把长沙建设得更加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N];长沙晚报;2016年

2 本报记者 戴娟 实习生 杜楚佳;共筑“城市良心”[N];重庆日报;2016年

3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杜梦雅;沈阳市地下综合管廊改善商户窘境[N];沈阳日报;2018年

4 张向东 杜涛;地下投资帝国[N];经济观察报;2015年

5 张晶;北京3条地铁线配套建综合管廊[N];建筑时报;2017年

6 记者 张明;我市全面完成今年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任务[N];通化日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任佳 通讯员 刘诗华 高原;做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领跑者[N];中国建设报;2017年

8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 胡银生;综合管廊兼顾人防需要的创新探索[N];中国建设报;2017年

9 记者 陶阳;沈阳老城区首条综合管廊投入使用[N];辽宁日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史波涛;综合管廊建设高峰后的机遇与挑战[N];首都建设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岳庆霞;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可靠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寇有振;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2 陈静;城市基础性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3 穆晓虎;黄土地层浸水湿陷对综合管廊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4 梅芳;综合管廊巡检测控及其智能调度[D];长安大学;2018年

5 南晓敏;黄土挖填结合场地综合管廊变形破坏安全预警判据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6 杜雪洁;PPP模式下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费用分摊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7 胡继伟;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对地表沉降和邻近建筑物的影响[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8 钱喜玲;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管道火灾模拟及消防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9 李昭阳;天然气管道入综合管廊的风险评价[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10 张雪烨;综合管廊施工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91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91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1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