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深圳市开放型住区外部空间要素构成及优化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7 15:11
【摘要】: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封闭的住区模式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开放型住区的理念与实践,近年来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开放型住区不仅改变了传统封闭居住小区的居住模式,对城市空间的发展也具有重大影响。住区外部空间作为承载居民日常活动的重要载体、与城市空间互动的联系纽带,能够体现开放型住区与城市资源共享的核心价值。在此背景下,建构开放型住区外部空间系统要素的研究框架,研究住区建设领跑国内的深圳市的相关实践并提出设计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要素层面对开放型住区外部空间系统进行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住区外部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中,影响住区开放性的要素为核心构成要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和各类设计导则的研究,可将核心要素归纳提炼为:路网结构、生活性支路、街廓尺度、封闭单元、空间布局、边界形式和业态构成七类要素。深圳市的开放型住区主要分为邻里型住区、混合型住区、街区型住区三类,分别选取三个典型开放型住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各住区外部空间核心要素的特征和使用现状进行调研总结。通过实地调研并分析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开放型住区外部空间要素表现为规模尺度适宜、与城市空间体系融合、布局模式开放、提供多样的空间需求的优点及特征。与此同时,也存在路网结构可达性与安全性不足、空间布局缺乏整体性与层次性、空间及设施品质较差等现状问题,其主要成因是由于我国住区理论及设计规范的滞后,居民、设计师、开发商等群体的不同需求和思路局限所导致。深圳市开放型住区外部空间优化策略以核心要素为主要优化对象,结合深圳住区实践中体现要素开放性的设计方法,针对现状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以下优化策略:提高路网结构安全性与可达性、设置合理的封闭单元和街廓尺度、完善生活性支路的功能与连续性、提升外部空间功能品质、空间布局体现整体性与层次性、业态构成实现多样性。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2
【图文】:

外部空间,住区,范围,住宅建筑


宅建筑看作“点”,研究住区范围内除去住宅建筑内部空间以外的空间,侧重于这一范围内的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本文所研究的范围属于住区范围内的外部空间范畴(图1-1)。开放型住区外部空间是相对于室内空间而言的,是指住区范围内除主体住宅建筑以外的所有实体空间。a)城市层面的外部空间 b)住区层面的外部空间图 1-1 不同层面下外部空间的研究范围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4.1 国内研究概况1.4.1.1 对开放型住区的研究我国开放型住区是针对封闭型住区提出的,“开放”与“封闭”界定了

住区


理论、90 年代的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理论以社会学、心理学及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点,提出了有利于增强住区外部空间活力、促进邻里关系的实践方法,并指导了一系列成功的住区建设实例。1.4.2.2 国外相关实践国外住区的外部空间发展由两条主线所构成:一条是以欧洲国家的城市公寓为主的住区建设;另一条以美国为代表,以独立式住宅从城市到郊区,再从郊区到城市的建设,二者在时间上较为同步。早期的住区外部空间具有合理的尺度,将居住、交通、商业及娱乐等多种功能进行复合。空间形态大都是围合或半围合形式,沿街形成连续建筑界面,中间围合出具有共享性的半私密的社交及绿化庭院[24]。当前西方国家的住区实践是以新城市主义及一脉相承的精明增长和紧凑城市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目前已经拥有了许多成功的范例,如美国丹佛 TheCommons 社区、加拿大福溪东南居住区(图 1-2)。另外,住区外部空间的营造中开始运用生态理念,旨在为居民创造生态宜型空间,注重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延续。如芬兰赫尔辛基 Viikki 实验新区的住区规划、东京世田谷区深泽公营住宅小区(图 1-3)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红;王峥;;开放住区道路交通系统的研究[J];华中建筑;2012年09期

2 陈永茂;过秀成;冉江宇;;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对外共享的可行性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01期

3 叶茂;过秀成;刘海强;罗丽梅;;基于人车共存的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探讨[J];规划师;2009年06期

4 汪彬;;居住区活力的营造[J];山西建筑;2008年25期

5 林仲煜;胡纹;涂英时;赵文凯;;住区交通的人性化思想与设计[J];城市规划;2006年06期

6 朱怿,张玉坤;“街区住宅”的涵义及其规划设计策略探析[J];建筑学报;2005年10期

7 王一;从城市要素到城市设计要素——探索一种基于系统整合的城市设计观[J];新建筑;2005年03期

8 田宝江;居住区外部空间设计层次论[J];城市建筑;2005年03期

9 乔永学;北京“单位大院”的历史变迁及其对北京城市空间的影响[J];华中建筑;2004年05期

10 缪朴;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建筑;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卞洪滨;小街区密路网住区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袁野;城市住区的边界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悦;开放街区式住区规划设计策略探析[D];北京建筑大学;2016年

2 徐春英;中国传统院落模式在城市开放住区景观中的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步惠棣;日常消费需求下的深圳南山街坊式住区商业空间布局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商宇航;城市街区型住区开放性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李立杨;利于邻里交往的单位社区更新模式与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6 李嘉仪;具有多样化共享空间的住区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7 柳洋;苏州城区街道空间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8 张杰;基于资源共享视角下的住区开放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9 崔思达;旧城更新改造中邻里交往空间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10 马小凤;开放型住区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17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17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e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