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宜居生态社区构成系统与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2 00:53
【摘要】:本研究中的“社区”是指以居委会为基础划分的城市最小行政单位。社区作为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其规划设计是解决城市面临环境和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宜居生态社区的概念还比较模糊。本文从特大城市的社区出发,对宜居生态社区构成系统进行研究,旨在将其运用到社区建设的评价和优化以及社区所在片区的统筹规划中。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主要结果及特色如下:首先,将城市的宜居理念和生态原则融合,结合城乡规划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对宜居生态社区的理论体系进行深入探索。其次,对国内外宜居生态社区相关的系统构成进行了研究分析,确立了包括综合安全、环境舒适与节能、经济发展、交通市政及生活服务设施、社会发展和社区管理与居民参与共6个子系统和20个要素的宜居生态社区的构成系统。第三,将宜居生态社区的构成系统应用于评价中。本文构建了基于客观统计数据的宜居生态社区规划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主观评价的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了社区的评价方法和各项指标的权重。第四,将北下关街道的三个典型社区进行评价的实证研究。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各社区的宜居生态建设基本处于“较好”的等级,但普遍面临综合环境有待改善、服务设施缺乏统筹、适老化建设不足、管理共建有待提升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关于社区提升方向的建议。此外,将实证社区的详细评价与实践调查相结合,对各社区的现状建设水平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现存问题和优化建设对策。最后,发挥宜居生态社区构成系统在规划中的引领作用,在北下关地区完成了社区在绿地系统、空间形态、交通、设施及文化等方面的片区统筹规划。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2
【图文】:

下关,社区,街道,城市服务


5.1实证对象的选择逡逑本次宜居生态社区评价的实证研究从北下关街道中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且逡逑建设状况较好的社区作为实证对象(见图5-1)。北下关街道位于海淀区东南部,逡逑是海淀区位于北京三环以内中心区的三个街道之一,地处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中心逡逑区,东至轻轨13号线,南至长河,西至中关村南大街,北至北三环西路,辖区逡逑总面积6.04平方公里。街道下设31个社区,其中包含高校、研究院等教育科研逡逑院所的社区12个、其他社区19个;地区常住人口邋16.7万,其中常住外来人口逡逑3.6万(数据来源:海淀区发改委,2016)。逡逑I逦':逦北三环西路逦?邋^邋\f邋I逡逑n邋■邋碰邋?逦n邋|邋_邋—■邋w邋—>邋n邋I邋■邋?邋i逦?逦J逡逑*邋'I邋T邋^逦r邋:邋一、.逦?逡逑*?:、>、....丨丨逡逑i逦,十'邋M逦^逦,.....十逦._J逦■逦*逡逑I':逦逦r-7-^f-皂君灥路社区逡逑...... ̄邋_邋.逡逑T邋,7邋一邋m邋\逦J逡逑?…4邋-逦=r邋:冗

平面图,北京交通,居委会,管辖区域


科学校)两部分。主校区北以铁道中心为界与铁道科学院毗邻,西以铁道科学院围逡逑墙为界,南边从交大西北门沿围墙延伸,东以交大东路为界。社区占地总面积为逡逑64.5万平方米,其中居委会管辖的非教学区面积为23.4万平方米(如图5-2)。除逡逑学校教学区外,现有住宅楼房24栋,共73个单元门,其中高层楼房5栋。住宅区逡逑为北京交通大学家属区,包括宜园、静园、畅园等,基本为八九十年代建设的楼房。逡逑由于在校生人口众多,北京交通大学社区的人口规模较大,居委会管辖区域的社区逡逑总户数为3044户,常住人口邋7279人,流动人口邋1500人左右,居民代表124人;逡逑北京交通大学在校学生约2.3万人。逦逡逑Wm逡逑图5-2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居委会管辖区域(北京交通大学家属区)平面图逡逑(来源:作者自绘)逡逑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倚靠历史悠久的北京交通大学,文化氛围浓郁。社区利用学逡逑校的资源优势,为广大居民提供幼儿园、小学、中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育馆、逡逑健身房、图书馆、商店、餐厅等多种教育生活服务设施。周边交通便捷,公交站点逡逑和线路密集

平面图,社区,交通枢纽,轨道交通


之间的联系较弱。逡逑头堆社区居委会于2012年成立,其管辖区域内的住宅主要为2005年前后建逡逑成的长河湾小区和少量位于社区西北角的平房(如图5-3)。社区位于北下关街道逡逑东南的三角地带,东北与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隔高梁桥斜街相望,西至动物园路的逡逑高架桥,南侧以长河水道为界,与北京展览馆隔水相对。社区面积约19万平方米,逡逑长河湾小区有住宅楼房20栋,共64个单元门,其中高层楼房1栋;平房区约有逡逑房屋15座。目前,头堆社区登记有1192户,现居住的有1925户,人口总数约3940逡逑图5-3头堆社区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逡逑头堆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优越,紧邻西直门交通枢纽,汇集了轨道交通2号逡逑线、4号线、13号线和多条公交线路,与北京北站相接,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逡逑势,为居民出行和各类商业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社区内的长河湾属高档小区,逡逑以多层住宅为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京庆;叶青;赵强;;美国LEED-ND社区规划与发展评价体系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年06期

2 司亚琨;欧阳志云;崔彤;逯非;郑华;;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发展与应用[J];标准科学;2014年11期

3 蒋慧鸾;年福华;;苏州市生态宜居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年03期

4 李巍;叶青;赵强;;英国BREEAM Communities可持续社区评价体系研究[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4年01期

5 赵强;宋昆;叶青;;国内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对比研究[J];建筑学报;2012年S2期

6 闵雷;熊贝妮;;宜居型社区规划策略研究——以武汉低碳生态社区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2年06期

7 郑童;吕斌;张纯;;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宜居社区评价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9期

8 钱锋;;宜居社区规划设计探讨[J];住宅科技;2011年05期

9 周传斌;戴欣;王如松;;城市生态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建设策略[J];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12期

10 简霞;;城市生态社区评价体系优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晓娟;;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路径和评估指标体系研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叶原源;城市发展理念演进中的综合性宜居社区规划[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戴欣;城市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李丹妮;我国城市宜居社区评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刘秀洋;大连城市社区人居环境宜居性分异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邵侃彦;城市和谐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柴朝华;住宅小区适宜居住性评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51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51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2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