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PDMDAAC中杂质生成消毒副产物NDMA的动力学初探

发布时间:2020-07-16 01:58
【摘要】:我国地表水源水即原水普遍受到污染,其中,微污染原水占有较高比例。我国原水处理一般不使用氯胺而使用氯作为预氯氧化消毒剂,但是,微污染原水中含有氨氮,在加氯条件下,同样可能生成氯胺。生成的氯胺就有可能与原水中存在的含二甲胺基化合物或外加的含有二甲胺基水处理剂作用,生成消毒副产物NDMA。由于NDMA具有强致癌性,相关研究也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在用于微污染原水强化混凝处理的复合混凝剂无机盐/PDMDAAC中,PDMDAAC是一个含二甲胺基官能团化合物,其所含杂质中也有含二甲胺基官能团化合物,比如二甲胺盐酸盐、二甲基烯丙基胺盐酸盐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因此,研究这些杂质与氯胺反应生成NDMA的可能性及规律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进行前期探索实验,接着对NDMA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然后,在NDMA检测限范围内进行NDMA生成探底实验。最后,以PDMDAAC中所含典型杂质为目标,研究这些杂质与氯胺反应生成NDMA的动力学和反应活化能,为我国原水处理过程中预测NDMA的生成提供基本数据。本论文内容主要如下。首先,本文前期探索部分是3 mg/L投加量下杂质与氯胺反应生成NDMA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反应条件如pH值,反应物浓度等对NDMA生成量有一定的影响。为了验证目标杂质对已有文献NDMA检测方法的影响,考察了目标杂质对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和在固相萃取柱上浓缩NDMA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杂质对NDMA在固相萃取柱的吸附基本无影响,NDMA回收率高达98.7%~99.2%;目标杂质对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过程不产生可观察到的影响。其次,针对在我国微污染原水处理过程中实际的情况,为了研究近实际PDMDAAC投加量下所含杂质生成NDMA的可能性,进行了 NDMA生成量探底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目标杂质二甲胺盐酸盐、二甲基烯丙基胺盐酸盐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氯胺反应后生成可以检测到的10 ng/L量级NDMA的最低浓度分别约为0.25、0.50和1.00 mg/L。根据我国微污染原水处理中使用预氯氧化后再用复合混凝剂强化混凝处理的情况,实际PDMDAAC投加量级为2 mg/L,此时,其所含的这三种杂质最大浓度下生成的NDMA的量则远低于10 ng/L。最后,为了进一步了解PDMDAAC中目标杂质与氯胺反应生成NDMA的历程,对杂质与氯胺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隔离法测定得到的反应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再用尝试法求解三种杂质分别与氯胺反应的反应级数、速率常数、速率方程和活化能。结果表明:目标杂质在与氯胺反应过程中,三者与氯胺的反应级数均为一级反应,氯胺的反应级数均为一级。二甲胺盐酸盐、二甲基烯丙基胺盐酸盐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氯胺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在25℃条件下,分别为 7.4012×10-3,1.9811×10-3 和 1.5601×10-3mol-1·min-1;在 15℃条件下,分别为 5.3023×10-3,2.8213×10-3和1.1434×10-3 mol-1·min-1和 在5℃条件下,分别为1.3385×10-3,5.1480×10-4和2.1879×10-4 mol-1·min-1。其中,二甲胺盐酸盐和二甲基烯丙基胺盐酸盐与氯胺反应活化能Ea分别为51.27 kJ/mol和53.57 kJ/mol。以上完成的工作,可为含PDMDAAC的复合混凝剂用于微污染原水强化混凝处理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的实验研究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91.25
【图文】:

流程图,方案设计,硕士学位论文,思路


图3.1方案设计思路流程图逡逑19逡逑

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条件,标液


硕士学位论文邋逦PDMDAAC中杂质生成消毒副产物NDMA的动力学初探逡逑(3)标准曲线绘制逡逑用微量移液枪移取一定量的NDMA标液,逐级稀释配制成系列浓度为100、逡逑200、400、800、1600和3200邋pg/L的标液,进样器取20卟进高效液相色谱仪逡逑进行检测,得到NDMA浓度-峰面积的对应关系,对峰面积和NDMA浓度作图,逡逑得到高浓度(100?3200邋|ig/L)下NDMA标准曲线。逡逑用微量移液枪移取一定量的NDMA标液,逐级稀释配制成系列浓度为10、逡逑20、40、80、160和320邋pg/L的标液进样器取20逦进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逡逑得到MDMA浓度-峰面积的对应关系,对峰面积和NDMA浓度作图,得到低浓逡逑度下(10?320邋|jg/L)邋NDMA标准曲线。逡逑400逦逡逑

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条件


NDMA/CngL'1)逡逑图4.1微量条件(100?3200邋ng/L)邋NDMA标准曲线逡逑40逦逦逦逡逑35-逡逑30邋-逦Z逡逑.v=0.1120x-0.1998逡逑o邋^邋-逦?)逦^逡逑?逦/?邋=0.9998逦/逡逑|20-逡逑■逡逑^逦1邋r逡逑^邋10-逡逑■逡逑5_逦■逡逑0:邋■■逡逑0逦50逦100逦150逦200逦250逦300逦350逡逑NDMA/邋(昭N-1)逡逑图4.2低浓度下(10?320邋|ig/L)邋NDMA标准曲线逡逑23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圆媛;王成坤;汪隽;张晓健;陈超;;含二甲胺结构化合物消毒生成NDMA的特性研究[J];给水排水;2015年05期

2 陈加娜;宾赞;谢晖;刘锦;;固相萃取技术及其在水样分析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4年24期

3 王郑;;我国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2年10期

4 陈茜;张超杰;曲燕;杨墨;周琪;;二甲基亚硝胺及其前驱物在污水处理厂中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5 张跃军;李潇潇;;微污染原水强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精细化工;2011年01期

6 李潇潇;张跃军;贾进洲;;AS/PDM复合混凝剂在秋季长江水脱浊处理中的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张秋菊;郭祖鹏;李明珠;崔世勇;曹林波;;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7种亚硝胺类化合物[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年06期

8 张勇;韩建荣;王春艳;刘志峰;;环境空气中二甲胺的测定[J];干旱环境监测;2008年04期

9 张跃军;李潇潇;赵晓蕾;孙彬;张巧巧;;PAC/PDM复合混凝剂用于夏季太湖水混凝脱浊研究[J];环境科学;2008年08期

10 陈忠林;徐冰冰;齐虹;齐飞;沈吉敏;杨磊;刘婷;;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中痕量亚硝基二甲胺[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08期



本文编号:2757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57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4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