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兰州黄河滩地地貌特征的沿河地域空间风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8
【图文】: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本节通过对黄河兰州段、兰州黄河滩地、生态修复、风貌评价及风貌营建等方面的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了解当前学术相关前沿及发展趋势,为后续论文的研究奠定基础。1.3.1关于黄河兰州段研究本文对兰州黄河滩地沿河地域进行空间风貌的营建,因此对研究主体需要进行全面的研究及分析。针对黄河兰州段这一对象,笔者在知网论文中文文献库的文献分类目录中选定城市规划相关学科,对全部搜索记录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可以得出:1. 图 1-1 所示,对黄河兰州段集中的研究主要出现在 1984 年后,总体趋势呈现递增的状态,小区间内具有小型波动,研究在 2008 年达到发文量的顶点值(13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例》中提出从改善滨河空间环境质量、提高滨河景观品质等角度入手,对兰州滨河空间生态景观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这些研究为本文的研究增添了思路。另一方面,现有成果对于黄河兰州段地貌特征的研究也颇为丰富,以王长燕、鲜肖威等学者为代表,对黄河兰州段河流的水环境、阶地的演化、活动构造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体上反映了近 50 多年来黄河河道大面积萎缩,沿岸诸多滩地已纳入城市用地范围等特征。与此同时,笔者发现关于兰州黄河的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并没有关于滩地空间的研究,证明虽然对兰州黄河相关研究较多,但是针对滩地空间的研究较为薄弱。
1.3.2关于兰州黄河滩地研究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对于兰州黄河滩地的研究相对匮乏。目前韩孟飞,颉耀文等人在《1961- 2015 年黄河兰州段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做出的研究总结,该文章基于 1961 年至 2015 年间的多时相、多源数据资料,利用 GIS 技术提取黄河滩地的边界,还原黄河滩地的历史状态,分析其形态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对本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魏雯在《兰州市城区黄河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研究》、赵峰等人在《黄河兰州城区段湿地现状及保护建议》等文章中通过对兰州市城区黄河湿地资源的实地调查,掌握了湿地的类型、面积以及分布情况,阐释了兰州市黄河湿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提出了后续保护与恢复的具体策略,为本文提供了思路。图 1-3 兰州黄河英文关键词共现网络数据来源:中国知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山虎;;运城地区黄河滩地资源及其开发[J];山西农业科学;1987年09期
2 徐学圣,董其祥;开发黄河滩地的调查与设想[J];农业区划;1988年03期
3 李春荣;;黄河滩地鼠害状况及防治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1988年10期
4 张毅川;乔丽芳;姚连芳;余春林;;黄河滩地林业景观系统构建[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乔丽芳;张毅川;姚连芳;;黄河滩地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黄河郑州段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3期
6 任天应,张乃生;对开发利用黄河滩地的意见[J];自然资源研究;1987年04期
7 常秀岭,黄道明,刘国祥,张庆,王剑峰,赵卫萍,王先科;黄河滩地池塘养殖罗氏沼虾试验[J];水利渔业;2000年03期
8 张毅川;乔丽芳;姚连芳;余春林;;郑州黄河滩地旅游景观建设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6年04期
9 罗君丽;;黄河滩地的权利结构考察——基于产权经济学的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张毅川;乔丽芳;姚连芳;余春林;;郑州黄河滩地生态旅游发展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特约通讯员 王成林;万荣黄河滩地开发项目全面铺开[N];运城日报;2009年
2 记者 王海滨;亩产750公斤 山西运城将水稻种到了黄河滩地[N];科技日报;2017年
3 张新征 武文霞;临猗黄河滩地试种水稻成功[N];山西科技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余向东;向黄河滩地要粮[N];农民日报;2012年
5 祖士保 曹军;王全书对河南黄河滩地开发利用调研报告做出批示[N];黄河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怡冰;基于兰州黄河滩地地貌特征的沿河地域空间风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2 张毅川;郑州黄河滩地生态与景观重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66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66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