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商业步行街的景观空间界面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4 02:30
【摘要】:本文将城市商业步行街作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以对景观空间界面的研究为切入点和创新点。首先从商业步行街及景观空间界面的物理空间角度来阐释其概念、分类和构成要素,其次笔者试图运用文献归纳法、跨学科综合法、实地调研法等对七条商业步行街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作为商业步行街的使用者来体验和观察人的行为需求、归纳总结商业步行街景观空间界面的设计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商业活动场所中人的行为特征和人们对景观空间界面的选择来展开对商业步行街景观空间界面中人行为的研究。接着引出商业步行街景观空间界面的设计要素,具体分析界面的结构、功能、尺度、肌理、秩序,以作为商业步行街景观空间界面设计策略的分析依据。最后展开商业步行街景观空间界面设计的策略研究,从整体空间到单元空间、从空间界面要素中的尺度、功能、形态到与人角色行为相对应的界面设计策略。在研究中结合相关理论、原理、以及对调研结论的借鉴和思考,从界面的物理构成要素(底界面、侧界面、端界面)以及界面的使用对象(消费者、步行者、停留者),探讨出与人心理行为相一致的界面设计策略,以此来满足新的消费社会中人们不断革新的心理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3
【图文】:

示意图,调研分析,直线式,底界面


图 2 直线式底界面调研分析示意图(2)折线式:是底面边界成角度相接,有凹凸进退的平面形式。这种移步异景的间营造方法既能够打造规律的变化形式,也可以打造成不规则的变化形式,方法多种样,平面形式也充满丰富变化。如图 3 为笔者调研拍摄的上海新天地和北京三里屯太里,从其建筑侧立面和街道的底界面来看,其平面形式都更偏向于充满变化的折线式空间的凹凸进退和相互之间的层次感,为行人打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

示意图,调研分析,底界面,折线


图 2 直线式底界面调研分析示意图(2)折线式:是底面边界成角度相接,有凹凸进退的平面形式。这种移步异景的营造方法既能够打造规律的变化形式,也可以打造成不规则的变化形式,方法多种,平面形式也充满丰富变化。如图 3 为笔者调研拍摄的上海新天地和北京三里屯太,从其建筑侧立面和街道的底界面来看,其平面形式都更偏向于充满变化的折线式空间的凹凸进退和相互之间的层次感,为行人打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

示意图,调研分析,曲线式,底界面


图 4 曲线式底界面调研分析示意图线面结合式:顾名思义这种方式是线形与面域相结合的,一种常见 5 所示为笔者调研的北京三里屯和北京前门大街线面结合式的底界面域或相对线性的底界面形态,这种形式充满着灵活的变化节奏和图 5 线面结合式底界面调研分析示意图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谢梦婕;;会展展示设计对品牌消费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年10期

2 李琰;朱松伟;;浅谈城市街道的景观[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3 姜秋婕;;浅谈我国中小城市商业步行街的规划设计[J];上海建材;2010年02期

4 刘群;;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钰;街道界面形态的量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友慧;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坐具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雷向一;商业步行街空间界面的设计与实践[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费菲;商业步行街景观建筑设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4 刘继学;武汉市楚河汉街建设中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吴昊洋;哈尔滨中央大街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6 王佳祥;特色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7 邹瑜;城市商业步行街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费一鸣;苏州城市意象解析[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9 康健;特质街道的空间尺度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10 杨雪;汉正街街巷空间界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68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68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1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